
是什麼讓人選擇一件藝術品?
藝術具有獨特的個人性,不僅對創作者如此,對觀賞者亦然。抽象藝術尤其如此。藝術是觀者理想、興趣和抱負的延伸與反映。它讓他們以創意的方式映照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藝術能影響情感;每當人們觀看時,藝術能讓人感到快樂、悲傷、憤怒或喜悅。正因如此,許多人在選擇藝術品時,情感往往比其他任何原因更具主導性。
“真正藝術的原則不是描繪,而是喚起”- Jerzy Kosinski
藝術作為表達
一件藝術品就像是一場小型的反叛,它允許買家反映自己最深層的部分,並表達他們的觀點、需求和情感。以這種方式作為圖騰,讓一件作品成為一種表達,展現一個人希望外界如何看待自己。藝術邀請觀者做出自己的詮釋,賦予每件作品對每個觀賞者獨特的意義。特別是抽象藝術,以一種其他更具象的藝術作品無法做到的方式,開放給個人感知。這種開放性和個體性,往往是人們購買藝術品裝飾家居時最吸引他們的地方。
「藝術家的地位是謙卑的。他本質上是一個管道」- Piet Mondrian
Margaret Neill - Groove 1, 2005, 22.8x22 英吋
色彩與構圖
在選擇裝飾牆面的藝術品時,許多人另一個常見考量是顏色。有些人在開始瀏覽前可能已有色彩方案——他們可能尋找一件作品來襯托客廳現有的色調——或者他們可能純粹因為藝術家使用的顏色而被吸引。或者,許多人可能在尋找一件能成為房間裝飾中心的主題作品。主題被認為是關鍵考量。根據藝術愛好者的調查,這是挑選藝術品時的重要決定因素;有62%的參與者同意。主題能在情感層面與你對話——尤其當涉及某個地方、他們或物件時,會喚起感傷情懷。
Jeremy Annear - Paradolia II, 2010, 19.7 x 23.6 英吋
對藝術的熱愛
藝術家本人可能在決策過程中扮演角色;許多人有喜愛的藝術家或畫家,因此喜歡收藏他們的新作品以豐富自己的收藏。同樣地,有些人喜歡成為贊助人,支持藝術及其創作者。這些收藏家對藝術有持久的熱情,只希望藝術家持續創作更多作品。作為回報,收藏家實際上被允許「買入」藝術家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他們的自由、創造力,並將其帶入自己的生活和家中。
「別擔心你的牆上是否有足夠空間或合適的位置擺放。藝術收藏家的定義是擁有比他能掛在牆上的藝術品還多的人」 – IdeelArt
Fieroza Doorsen - 無題, 2014, 13.4 x 18.9 英吋
投資與預算
人們選擇特定藝術品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其潛在價值。如果從投資角度來看,轉售價格可能會成為影響因素——儘管這個決定通常首先由買家對作品的喜愛所主導。IdeelArt 建議:「藝術可以是投資,但這應該僅次於愉悅感。」預算可能在決策過程中扮演角色。在特定價格範圍內搜尋是選擇一件作品而非另一件的常見原因。儘管如此,專家們一致認為,由於許多人是用心而非理智購買藝術品,價格的重要性較低。購買過程中有許多因素需要考慮,然而藝術品如同買家個人一樣獨特,因此對於「是什麼讓人選擇一件藝術品?」這個問題沒有明確答案。最終,最終選擇取決於個人。
精選圖片:Jessica Snow - Triple Stack, 2014, 12.2 x 29.9 英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