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购物车

您的购物车为空

文章: 双刃画布:双极性与抽象创作之火

The Double-Edged Canvas: Bipolarity and the Fire of Abstract Creation

双刃画布:双极性与抽象创作之火

如果你追溯现代艺术的血脉,你会发现它被一种奇特而强烈的火焰照亮。这正是燃烧在文森特·梵高旋转的天空中的火焰,滴落在杰克逊·波洛克的画笔上,并在马克·罗斯科的色彩领域中跳动的火焰。几个世纪以来,我们称之为“痛苦天才”原型,这一浪漫的观念常被视为传说而被忽视。

但如果这团火焰有一个精确的神经生物学名称呢?如果历史上一些最具革命性的艺术背后的引擎是一种特定的神经生物学气质:双相情感障碍呢?

这种联系不仅仅是轶事。虽然全球估计有0.7%的成年人口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终生患病率通常在1%到2%之间,研究显示在高度创造性职业人群中患病率惊人且不成比例地高。精神病学家南希·安德烈亚森通过对成功作家的严格临床访谈发现,样本中有惊人的43%符合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标准。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视觉艺术家和诗人中的双相情感障碍率远高于平均水平,高度创造性艺术家的研究显示,26%报告经历过情绪高涨(轻躁狂)期。这并非巧合;这表明环性情绪障碍的心智与创造行为本身之间存在深刻联系,尤其是在抽象艺术领域,内在状态常成为主要主题。

然而,科学共识明确指出:双相情感障碍既不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关键在于该障碍的特定阶段:
- 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情绪高涨、思维飞快、精力充沛、睡眠需求减少,关键是认知流畅和宏大、扩展的想法。
- 抑郁发作:极度悲伤、疲惫、缺乏动力和绝望的时期。

要理解这些艺术家的天才,我们必须诚实地看待轻躁狂状态(“高涨”)作为一种强大但危险的神经生物学礼物,尤其是在抽象艺术领域,内在状态成为主要主题。

神经创造火花:倒U型曲线与抽象思维

突破的神经生物学

轻躁狂状态常被视为艺术突破的配方。其特征是认知抑制的解除:大脑标准过滤机制的放松,使得大量未经筛选的想法和意想不到的联系涌现。这是原创性的基石,心灵将破碎的情感与特定色彩联系起来,或在符号与情感之间建立即时的非具象关系。

推动这一切的是多巴胺的激增,这种神经化学物质与动机和奖励相关,带来无尽的能量、强烈的创造冲动,以及那种感觉自己作品极其重要的激动人心的体验。

这种神经状态非常适合抽象艺术。具象艺术家必须处理外部世界,而抽象艺术家则将纯粹的内在体验转化到画布上。躁狂能量成为激烈的笔触;情绪动荡成为冲突的色彩场;思维奔逸成为狂乱的层叠符号。艺术不仅受情绪影响,更是情绪的直接转录。

“倒U型”与受控流动

成功驾驭这种强烈能量的关键在于临床医生所称的双相特质与创造力之间的倒U型关系。该理论认为创造力与情绪障碍之间的联系遵循特定曲线:

1. 轻度至中度症状:轻躁狂症状(如思维快速和高能量)的增加与创造力的有益提升相关。这是“受控流动”的“甜蜜点”。

2. 临界阈值:如果症状加剧过度,当轻躁狂恶化为全面、紊乱的躁狂时,思维奔逸变得混乱,个体失去将想法结构化为连贯创作语境的能力。此时,创造力会下降。

因此,成功的艺术家往往是那些能够恰好在这一阈值上升曲线上运作的人。正如艺术家和作家的生活所记录的那样,在躁狂上升状态中产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高度原创的语言,通常需要在临床稳定期(情绪平稳期)经过大量修订,才能成为连贯的出版作品。

抽象经典:双相气质的先驱

伟大的抽象表现主义者及其先驱们提供了这一强大联系的丰碑式证据,展示了环性气质如何成为20世纪最激进风格转变的催化剂。弗朗西斯·皮卡比亚(1879–1953):循环风格


Caoutchouc (1909) - Francis Picabia - © Public Domain

在抽象表现主义兴起之前,弗朗西斯·皮卡比亚过着一种不断破坏风格的艺术生活。他的职业生涯如同惊心动魄的过山车,从印象派到立体主义,再到达达主义,最后回归具象俗气,体现了一个无法容忍停滞、以轻躁狂般对新奇和颠覆的渴望不断追求新事物的头脑。

在他的轻躁狂阶段,皮卡比亚是典型的挑衅者,创办杂志,撰写宣言,并以惊人的速度创作作品。这种能量推动了他最具创新性的时期。《Caoutchouc》(1909年,见上图)被认为是西方绘画中最早的抽象作品之一。然而,这些高峰期夹杂着较为阴暗的时刻,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可能出现的严重抑郁发作,表现为退缩和转向传统、几乎是俗气的意象。他在风格上的不断剧烈变动,清晰地展示了对新奇的进化驱动力被推向艺术极致的例子。

杰克逊·波洛克(1912–1956):能量的化身


深渊五层(1947)- 杰森·波洛克 - © 2025 Pollock-Krasner基金会

波洛克的“行动绘画”是艺术史上对轻躁狂能量最直观的表现。他将画布铺在地上,滴洒和甩洒颜料,这种方法是精神处于高度、常常是狂喜状态下的身体表演。由此形成的颜料网状结构是这场狂热的凝固记录。

他在1947年至1950年间的高产期,被称为“滴画时期”,始于《深渊五层》(1947年,如上所示),是一次持续的创作爆发,奠定了他的艺术遗产,这一时期以高度专注和彻夜工作为特征。遗憾的是,这种高峰伴随着严重的抑郁发作和酗酒,是创作高潮后的典型崩溃。他的作品成为这种进化能量原始、狂野力量的宏伟范例。

马克·罗斯科(1903–1970):情感的建筑

黑与灰系列(1969-70)- 马克·罗斯科 - © F. Berthomier

如果说波洛克代表了充满活力的巅峰,那么罗斯科则代表了深刻的情感深度。他那发光、悬浮的色块是崇高人类情感的载体。罗斯科的一生是宏伟抱负与深沉绝望之间的斗争,典型的双相情感动态,传记作者认为他可能患有未被诊断的双相情感障碍和严重抑郁症。

在他的轻躁狂阶段,他能够展现出巨大的远见驱动力,同时创作多幅大型画作,被其项目的宏伟所驱使。随着年龄增长,他的抑郁期变得更长。他为休斯顿罗斯科礼拜堂创作的晚期系列,以阴郁的李子色、棕色和黑色为主调,或是在自杀前绘制的黑与灰系列(如上所示),是深沉、不可动摇的忧郁的直接视觉体现,吸收光线而非散发光芒。他的悲剧性结局凸显了这种病症的最终代价。

Joan Mitchell(1925–1992):大自然的力量

Tilleul (1992) - Joan Mitchell - © Joan Mitchell遗产。

作为第二代抽象表现主义者,米切尔将一生的剧烈情感倾注于她的大型手势画布中。她的性情传奇,以敏锐的智慧和强烈的情绪波动著称。她的轻躁狂期表现出几乎暴力的高产,采用身体力行的运动方式创作庞大的多面板画作。

虽然她的作品色彩爆炸且充满活力,但她晚期的作品,如上图所示,常常在鲜艳中呈现中央的黑暗空洞或一串黑色笔触,象征着她艺术表面活力下始终存在的忧郁。她的职业生涯展现了与其多变本性的终生博弈,成功地将其引导成一套强大且连贯的抽象作品集。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1960–1988):都市萨满

与死同行 (1988) -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 - © Estate of Jean-Michel Basquiat

尽管常被归类为新表现主义者,巴斯奎特的作品在其象征性、碎片化的语言中深具抽象性。他的崛起如流星般迅速,产量惊人。巴斯奎特的潜在轻躁狂表现为“书写狂”,即强迫性地写作和绘画。他的画布是密集的重写本,充满神秘的文字、图表和人物,视觉上等同于飞速运转的思维,心灵快速连接各种想法。

他在1981年至1983年间的惊人产量源于突如其来的名声带来的强烈能量。然而,这种超高速的生活方式难以持续。他后期的作品变得更加混乱和阴郁,反映出一个努力维持其辉煌但脆弱平衡的心灵。他因药物过量早逝,是试图管理自己难以承受的内心强度的悲剧性后果。

上图所示的画作《与死同行》,创作于他去世前几个月,被许多历史学家视为巴斯奎特对自己危险道路的预感或反思。标题本身对主题直截了当,毫不掩饰。

当代前沿:双相情感与抽象遗产

在当代艺术界,这种引导强烈、周期性能量的模式依然存在,且常借助现代诊断和治疗的优势。最近最引人注目的案例展示了双相情绪对开创性作品塑造的持久影响力。

抽象延续:萨姆·吉利安(1933–2022)

Lattice 1 (1989) - Sam Gilliam - © Estate of Sam Gilliam

萨姆·吉利安是色域绘画和后表现主义抽象的重要人物,是当代关键代表,2022年去世。吉利安的记录证实,他坚持克服了严重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包括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

吉利安的作品以不断实验为特征,最著名的是放弃了僵硬的画布结构,转而创作悬垂和悬挂的织物。他后期的几何拼贴作品,如《回归格子》系列,通常由从早期版画项目中回收的多色碎片组成。

这个过程与“受控流动”概念完美契合:

- 首先,轻躁狂创作:大量快速创作“早期印刷项目”(原始且充满活力的材料)。

- 然后,情绪稳定控制:施加几何结构和组织,形成最终动态拼贴。

Gilliam 自由精神和反抗期待的意愿贯穿其漫长职业生涯,可解读为将躁狂驱动力成功引导至形式创新的表现。

观念轴心:Isa Genzken(生于1948年)

无题 - 2018 - Isa Genzken - © Isa Gensken

Isa Genzken 是德国重要的在世观念艺术家,其临床历史是公开记录最详尽的之一。传记作者和评论家明确指出 Genzken 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经历躁狂和抑郁期,并曾住院治疗。她的斗争,包括在与 Gerhard Richter 高调离婚后开始的药物滥用治疗,是其艺术叙事的明确组成部分。

Genzken 主要的媒介是雕塑和装置,非抽象,常作为她内心状态的直接地图。她采用广泛且不拘一格的材料,包括混凝土、人体模型、塑料胶带,有时甚至是医院病号服。

她装置作品(如她的塔楼)中混乱的积累、碎片化和常常岌岌可危的结构,是急性期常见的无序且高度反应性思维过程的物理表现。她的作品将临床现实转化为高度充能的后现代艺术材料。

驾驭火焰

艺术的故事不仅仅是图像和风格,更是思想和情绪。通过进化视角看待双相情感障碍,我们可以将视角从纯粹的病理转向潜能。这些艺术家不仅仅是“病人”;他们是古老神经类型的现代体现,将强大而天生的生物力量引入作品。

他们内心燃烧的火焰不是需要熄灭的诅咒,而是需要理解和掌控的强大能量。Pollock 和 Rothko 的悲剧鲜明地提醒我们这团火焰若不受控的危险。然而,他们不朽的遗产证明了这火焰的崇高力量。

Sam Gilliam 的成功和 Isa Genzken 的真诚直率表明,持久天才的关键在于掌握倒U型阈值。能够利用轻躁狂的速度和灵活性,同时保持足够的结构以避免完全混乱,是将强烈生物能量转化为连贯持久作品的艺术家的标志。

对于当代艺术家来说,这种遗产不是负担,而是挑战:问题不再是是否拥有这团火焰,而是如何以及用它创造什么。

作者:Francis Berthomier
精选图片:Boy and Dog in a Johnnypump (1982) - © JM Basquiat 遗产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The Double-Edged Canvas: Bipolarity and the Fire of Abstract Creation
Category:Art History

双刃画布:双极性与抽象创作之火

如果你追溯现代艺术的血脉,你会发现它被一种奇特而强烈的火焰照亮。这正是燃烧在文森特·梵高旋转的天空中的火焰,滴落在杰克逊·波洛克的画笔上,并在马克·罗斯科的色彩领域中跳动的火焰。几个世纪以来,我们称之为“痛苦天才”原型,这一浪漫的观念常被视为传说而被忽视。 但如果这团火焰有一个精确的神经生物学名称呢?如果历史上一些最具革命性的艺术背后的引擎是一种特定的神经生物学气质:双相情感障碍呢? 这种联...

阅读更多
Sinneswelt-ELT57 by Kyong Lee
Category:Art History

感觉的语言:描绘纯粹情感的艺术家们

如果一幅画能直接与你的灵魂对话,而不展示任何可识别的事物,会怎样?如果仅凭色彩和形式就能让你感受到喜悦、忧郁或超越感,其力量能与任何故事媲美,会怎样? 这是推动历史上一些最具革命性的艺术家,并持续激励当代画家的深刻问题。这些有远见的人发现,情感本身可以成为艺术的主题,而不仅仅是灵感来源。 超越个人表达:当情感成为主题 艺术界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常被忽视。许多艺术家是从情感出发作画,将个人的挣扎、...

阅读更多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达米恩·赫斯特:英国最具挑衅性的当代艺术家的终极指南

达米恩·赫斯特是当代艺术中最具争议且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对死亡、科学和商业的革命性探索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世界。赫斯特1965年出生于布里斯托尔,三十多年来不断挑战传统的艺术、美学和死亡观念,创作出一系列持续引发激烈讨论并屡创新高价的作品。虽然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抽象艺术家,但赫斯特的系统性探索——尤其是他的点彩画和旋转画——展现了对色彩、形式和偶然性的严谨投入,与抽象艺术的核心关注点相呼应...

阅读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