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色與抽象藝術
幾個世紀以來,藍色一直是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的迷人來源。由於難以獲得且價格昂貴,藍色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藝術中很少出現在皇室、宗教人物或其他富裕精英的服裝之外,即使如此,它的使用也相當有限。用來製作藍色顏料的顏料來自半寶石青金石,這種石頭是從阿富汗北部的一個地區以高昂的價格進口的。顏色的稀缺迅速使藍色成為不僅是物質財富的象徵,也是精神性的象徵。即使合成顏料使這種顏色變得更容易獲得, 藍色保持了其作為一種強大、表現力豐富且基本的顏色的地位,在藝術史上扮演了核心角色。因此,在抽象藝術的領域中,顏色因擺脫具象的限制而變得更具力量,藍色創造了一些最偉大的藝術傑作,這一點並不令人驚訝。
藍色裸體
的確,從20世紀初開始,對於許多藝術家來說,通往抽象的道路是用藍色鋪成的。法國藝術家亨利·馬蒂斯在前衛藝術的發展中處於最前沿,他的藍色裸體證明了這種顏色在他作品中的重要性。這些圖像是20世紀早期藝術中最具標誌性的作品之一,由一系列女性裸體組成,雖然部分抽象化,但仍然可以辨認,呈現在粘貼在白色背景上的藍色紙上。馬蒂斯以他所稱的“直接切入顏色”的方式創作,通過為作品選擇單一顏色,將作品簡化為其最強大和基本的形式。
亨利·馬蒂斯 - 藍色裸體,1952
藍騎士
在馬蒂斯的藍色裸體完成不久後,表現主義藝術團體「藍騎士」(德文:Der Blaue Reiter)成立,創始人是藝術家弗朗茲·馬克和瓦西里·康丁斯基,後來保羅·克利、阿列克謝·馮·雅夫連斯基和奧古斯特·馬克也加入了這個團體。這個團體源於這對藝術家對藍色和馬與騎士主題的共同著迷,在其短暫的存在期間創作了多件重要的藍色靈感作品。康丁斯基對藍色的終生熱愛基於他所看到的藍色的情感潛力和精神能力。對康丁斯基來說,藍色越深,「越能喚醒人類對永恆的渴望」。事實上,深藍色的色調在這位畫家的許多強有力的作品中都能看到,賦予這些圖像一種神秘的感覺和深刻的情感,這正是藝術家所希望傳達的。
弗朗茨·馬克 - 大藍馬,1911年
伊夫·克萊因
在20世紀後期,藍色再次成為焦點,這要歸功於法國畫家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的作品。克萊因的職業生涯以對顏色純粹形式的執著為特徵,他在1947年創作了第一批完全單色的畫布,推動了藝術創作的極限。這些作品最初是以全範圍的顏色創作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藝術家越來越專注於尋找一種特定的超藍色調,他相信這種顏色能夠捕捉純粹空間的質感。一旦他開發出完美的色調,稱為IKB或國際克萊因藍,他便為這種顏色申請了專利,並繼續創作約200幅以該色調繪製的畫布,甚至還將裸體模特兒塗上這種顏色,指示她們在畫布上滾動,以創造抽象且極具表現力的作品。
伊夫·克萊因 - IKB 191, 1962
羅傑·希奧恩斯與藍色抽象藝術
在克萊因創作他的第一幅IKB畫布的半個世紀後,藍色在突破界限的非具象藝術領域中依然引領潮流。對於當代藝術家羅傑·希奧恩斯來說,倫敦的一個前市政公寓成為了他藍色傑作《癲狂》的畫布,這幅作品是通過用硫酸銅溶液覆蓋這個小單身公寓而創作的。驚人的藍色晶體隨後在空間的每一個表面上形成。這件作品在2009年被提名為泰特獎,展示了藍色在當代藝術中的持久力量。
無論是靈性或物質財富的象徵,悲傷或力量,空間或空虛,藍色無疑在歷史上一直是藝術家的靈感來源。這種曾經珍貴的色調在抽象藝術的歷史上留下了持久的印記,雖然已經民主化但並未稀釋,其基本的力量和表現潛力激發了從蒙德里安到馬列維奇、康定斯基到克利,以及畢卡索到波洛克的藝術家們。
特色圖片:羅傑·希奧恩斯 - 癲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