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爾·基爾比留下的東西》
本週傳出丹麥藝術家Per Kirkeby於79歲去世的消息。他的去世對當代藝術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然而同時他的長期粉絲也意識到,Kirkeby一生所奉獻的作品經常涉及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在他2015年於佛羅里達州維羅海灘的Windsor畫廊舉辦的個展目錄中,這位藝術家寫道:“一個物種的歷史並不長……幾個宇宙週。所有的葉子最終都會落下。許多宇宙年過去,樹本身也最終死去。世界將會變成什麼?”他的話可能僅僅是希望與懸而未決、戲劇性的作品一同被思考。然而,它們也對所有生命的短暫性以及目標的短暫性發出了更大的聲明。Kirkeby的另一句話:“藝術的角色是接受事物的崩潰。這是讓新事物出現的唯一方法。”他對我們與自然過程的聯繫——無盡的毀滅與創造的循環——的深刻認識,使Kirkeby成為1980年代在歐洲崛起的主要新表現主義畫家之一。這種認識也幫助他將影響力擴展到那個單一運動的限制之外。他的作品並不關於某一特定的美學立場,也不關於某一特定的媒介或表達方式。它關於人類的感受:關於傳達存在的原始、殘酷和純粹的情感現實。Kirkeby所畫的抽象風景似乎要麼正處於變成新事物的過程中,要麼正處於崩潰的過程中。它們是進化的圖像,並且在事物走向結束時,特別明亮地照亮了事物的奇異之美。
表面即空間
Kirkeby 曾經將自己稱為一種農夫。他說:“我的畫布是那片土地,而我的顏色——也就是顏料本身——是土壤、花壇,及其不同的成分和變化的質地。” 當我們望向鄉村時,似乎確實只有地面和天空——兩個在地平線上相遇的表面。但真正的農夫並不將地面視為一個表面,而是作為通往一個深邃的地下世界的入口;而天空則是一個廣闊的舞台,無盡的氣象劇在此上演。對農夫來說,這一切都是一個相互聯繫的宇宙。同樣,Kirkeby 也不僅將畫布視為一個表面,而是作為通往無盡內在空間的入口。在繪畫時,他打開了那一層,翻轉了構圖的地下世界。他培養了空間的幻覺,反過來又滋養了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的心靈充滿了對生命未知奧秘的瞥見。
Per Kirkeby - 無題,1989年。油畫,畫布。57 × 53 1/4 吋。144.8 × 135.3 公分。邁克爾·維爾納畫廊,紐約,倫敦。© Per Kirkeby
然而,許多人提到他的畫作時,提到的一個矛盾之處是,儘管畫中似乎展現了開放的、幻覺般的世界,但某種東西卻阻止觀眾真正能夠深入這些內在世界。基爾克比曾評論過他作品的這一面,表示他覺得自己的畫作在某種程度上同時具有吸引力和排斥力。他的表達是,當人們試圖進入他的畫作時,會撞到牆上。似乎儘管他希望將畫作打開,像深邃的內在世界,但最終它們更像是窗戶。我們觀眾如此接近它們所包含的複雜、誘人、神秘的宇宙,但我們只能窺視這個私密的空間,卻永遠無法完全進入其中。
Per Kirkeby - 無題,1991年。混合媒材於梅森板上。48 × 48 吋。121.9 × 121.9 公分。邁克爾·維爾納畫廊,紐約,倫敦。© Per Kirkeby
創造即毀滅
柯克比所做工作的相互吸引和排斥的特性賦予了它神秘詩歌的態度。他的色彩調色板同樣詩意——深紅色、棕色、灰色和黑色,與火與硫磺、熔岩和岩石的色彩調色板相同。這並非偶然。在前往哥本哈根的Eks-skolen(實驗藝術學校)之前,柯克比首先獲得了北極地質學的教育碩士學位。他對土地表面下不斷運作的翻騰、沸騰的潛在力量非常熟悉。他希望他的作品能提醒我們自己的死亡,以及我們與自然界中所有生死事物的聯繫。事實上,這是奇怪的美麗,儘管這一切發生在距離7,000英里外的哥本哈根,但他的去世恰好與夏威夷大島基拉韋厄火山的噴發同時發生。
Per Kirkeby - 無題,2013年。混合媒材於梅森板上。48 × 48 吋。121.9 × 121.9 公分。邁克爾·維爾納畫廊,紐約,倫敦。© Per Kirkeby
花點時間在線搜索Kirkeby創作的抽象風景畫,然後再搜索一下最近在基拉韋亞周圍地面上開裂並噴出熔岩的數十個裂縫的空中照片。就好像大地本身在接續這位從地質學家轉變為藝術家的創作。Kirkeby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從未公開談論對死亡的恐懼。他慶祝自己擁有的知識,即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處於不斷的創造性破壞之中。他的畫作以變幻的層次展開,像不穩定的元素在自身內部崩潰,猶如繁茂山坡表面開裂,吞噬樹木和房屋。他的雕塑宣告自己是對基本力量的物理探索,以及地質力量的具現化。Kirkeby創作的每一件作品都表達出一種感覺:在崩潰的過程中,有些東西被懸停在無法回頭的時刻——一個緊張的轉變時刻,凝固在時間的瞬間。現在他已經去世,回顧他留下的東西是美好的——那些崩潰的風景變成新事物的幽靈般的影像,還暗示著我們自身根源中有某種渴望,存在於不斷變化的土地之中。
特色圖片:Per Kirkeby - 無題,2005年。蛋彩畫於畫布上。78 3/4 × 118 吋。200 × 299.7 公分。邁克爾·維爾納畫廊,紐約,倫敦。© Per Kirkeby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