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衛·邦伯格的幾何與前衛藝術
熱情是藝術中一種重要的物質。令人興奮的作品是每位觀眾、收藏家、畫廊經營者和策展人所渴望的。雖然一些稀有的藝術作品本身就固有其獨特的興奮感,但熱情最常來自於藝術家。內心深處的某種東西——他們的熱情、他們的好奇心——在作品中自然顯現出來。大衛 邦伯格 可能是20世紀前25年中英國最具熱情的藝術家。他對形式和構圖的實驗是如此前衛,以至於導致他被倫敦著名的斯萊德藝術學院開除。但即使面對這樣的譴責,邦伯格並沒有氣餒,反而蓬勃發展,證明自己是極具創造力的藝術家,精湛的素描家,以及熱衷於尋求新想法的探索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幾年創作的那些大膽的現代主義圖像,提供了對那個充滿希望的時代無拘無束的興奮和活力的獨特一瞥。
大衛·邦伯格是誰?
許多偉大藝術家都受到一種悲劇性的諷刺所困擾。要在藝術市場上取得成功,你必須創作出有趣且可銷售的作品,而要創作出有趣且可銷售的作品,你必須具備創造力、開放性和個性;但又不能過於創造、開放和個性。那些在智識圈中走得太前的藝術家常常會被嘲笑。正如諺語所說:“先驅者被屠殺,定居者致富。”當藝術家與一個更大的運動相關聯時,藝術的銷售性也會得到提升,這樣藝術賣家和買家就能夠將其放在上下文中理解。諷刺的是,真正具有創造力、開放思想的個體主義者往往覺得與那些有明確目標或嚴格美學理想的運動聯繫在一起是不可忍受的。他們覺得宣言是限制性的。他們喜歡保持選擇的開放。因此,許多才華橫溢的創意者被排除在歷史書籍之外,並在貧困中去世,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堅定地保持真實的自我,直到最後仍然保持實驗性,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熱情。
邦伯格就是這樣一位藝術家。當你研究渦旋主義時,你可能會注意到這個運動的創始人是溫登·路易斯,他是20世紀英國藝術和文學中最著名的名字之一。但接著你會看到,這個運動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泥浴》是由大衛·邦伯格所畫。邦伯格從未加入渦旋主義者。他實驗了一些相同的美學概念,並創作了一些看似在同一視覺範疇內的畫作,但邦伯格的興趣遠比渦旋主義者的有限關注要廣泛得多。然而,溫登·路易斯卻因創立渦旋主義而享有終身的名聲。邦伯格,這位非渦旋主義者的渦旋主義最佳畫作的畫家,卻在默默無聞中去世,身無分文。
本質純粹形式
博姆伯格的作品與渦旋主義的共同點根植於形式主義。渦旋主義的美學借鑒了另外兩種現有的現代主義風格。它將立體主義的抽象幾何形狀與意大利未來主義的硬線條和鮮豔色彩結合在一起。這一運動背後的概念是表達運動和現代性。博姆伯格的興趣最初也與城市和機器有關,但他使用渦旋主義風格的意象是偶然的。他並不太專注於達成任何特定的外觀,而是專注於達成正確的感覺。正如他所說,他的願望是“將一座偉大城市的生活、運動、機械,轉化為一種不具攝影性的而是表現性的藝術。”
他創造的視覺語言是基於形式的簡化。他認為,表達主題本質的最佳方式是將其簡化到最基本的狀態。這樣,他希望揭示出關於其本質的某些重要內容。邦伯格的畫作《以西結的異象》,創作於1912年,實現了他所追求的抽象形式簡化、具象活力和表現情感之間的平衡。它結合了他對高度簡化意象的興趣與他猶太家族傳承的傳說,創造出一種既神話又現代主義的美學視野,獨具他的風格。
更強烈的表達
不滿足於他已將形式的簡化推至極限,邦伯格繼續進行實驗。他早期的一位導師,名叫沃爾特·西克特的藝術家,向邦伯格傳授了繪畫主題的「粗糙物質事實」的重要性。這種方法幫助邦伯格發展了他令人印象深刻的寫實繪畫技巧。但這也使他在主觀性方面受到限制。他不僅僅是努力展示主題的精確特徵,他認為表達自己的個人反應同樣重要。
在1914年他展出的系列人物構圖中,邦伯格故意消除了所有「粗糙的物質事實」。在隨展覽附上的藝術家聲明中,他寫道,「我呼喚形式的感知……我完全放棄自然主義和傳統。我在尋找更強烈的表達……在我使用自然主義形式的地方,我已經剝離了所有無關的事物。我看著大自然,雖然我生活在一座鋼鐵城市中。當裝飾發生時,那是偶然的。我的目標是純形式的建構。我拒絕一切不屬於純形式的繪畫。」
大眾的革命
在他對純粹形式的專注上,邦伯格更深入地探討了抽象。在他名為遊行的畫作中,他將一排人形簡化為如此基本的形式,以至於圖像幾乎變成了一種完全的幾何抽象。這些形狀具有表現性質,喚起了一系列聯想,從高樓大廈到棺材。
邦伯格持續演變,分化出一系列類似於被打碎後再拼湊回來的彩繪玻璃窗的畫作。在艙內和柔道的圖像平面被劃分為菱形網格。邦伯格並不是從簡化的形式創造構圖,而是將網格和表面本身作為形式。所產生的圖像在欺騙眼睛和將觀眾拉入幻覺空間的能力上,類似於光學藝術。與他早期的作品不同,這些作品的質量感完全通過形式的、非具象的手段來表達。
彌撒中的聖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邦伯格被徵召入伍。他在步兵部隊的經歷,目睹同事、支持者和家人被機械武器撕裂,摧毀了他對機器時代的迷戀。戰爭結束後,他重新開始畫畫,但採用了更具有機感的、畫家風格的技法。他的新方向使他在當時的藝術界完全被忽視,並被遺忘。
博姆伯格在其餘的職業生涯中一直面臨財務困難,但他廣泛旅行,並且從未停止繪畫。他持續實驗顏料的觸感特質,專注於質感和筆觸的強大情感潛力。無論是繪製抽象畫、風景畫還是具象作品,他始終致力於追求他所稱的「質量中的精神。」他知道,通過顏料的厚度和筆觸的變化,以及對主題最本質形式的開放探索,能夠傳達出主題最真實的表達。儘管面對拒絕和商業失敗,他對繪畫的無私熱情使他獲得了與事物本質品質連結的稀有天賦,並將其轉化為那些否則可能無法看見的人所理解的形式。
特色圖片:大衛·邦伯格 - 遊行,1912-1914,油畫於紙上,貼於面板,28.9 x 68.8 公分,阿什莫林藝術與考古博物館,© 大衛·邦伯格遺產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