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宮迎接喬安·米羅作品的大型回顧展
在10月3日,巴黎的大皇宫將開幕米羅,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回顧展,檢視喬安·米羅的作品。自從這家博物館44年來首次如此榮耀這位現代主義先驅,他在法國首都生活了超過20年。展覽將展出超過150件作品。選擇將包括繪畫、素描、雕塑、陶瓷和插圖書籍。這當然是必然的——米羅是一位真正的多學科藝術家。他將現實世界視為所有創作作品的動力(無論對我們這些觀眾來說,它們看起來多麼抽象)。因為米羅從來不確定靈感會來自何處,他對任何媒介、任何材料和任何技術都保持完全開放,這些都可能在當下吸引他。他的完全開放與他對意外的熱愛有很大關係。他曾說過:“我挑起意外——一種形式,一抹顏色。任何意外都足夠好。我讓材料來決定。”有時候,是畫布上的一粒灰塵引發了一幅畫;其他時候,是沖上沙灘的一根漂流木引發了一件雕塑。如果當時沒有明顯的意外,他會強迫製造一個,比如,通過揉皺一張紙,以便能夠本能地對摺痕作出反應。然而,正如這次回顧展所展示的,從這些意外中產生的作品絕非偶然。即使最初的靈感來自直覺、夢想或一時的興起,米羅的天才在於他對於將那隨機的無意識時刻轉化為具體藝術作品的責任感的嚴肅態度,這些作品無可否認地成為現實世界的一部分。
藝術家的演變
米羅繪畫的嚴肅性被認為源於他童年的訓練。他最初的教育是商業專業。1893年出生於巴塞隆納的他,成長於一個工匠家庭。或許是受到自身經濟困難的影響,他的父母鼓勵他學習商業。他接受了他們的建議,並在學校表現優異。但在接受教育三年後,他遭遇了精神崩潰。未能學習藝術、未能追隨自己真正的召喚所帶來的焦慮,使他無法做任何事情。他輟學了,兩年後終於報名參加藝術課程。然而,他對藝術學習的細節關注程度與他在商學院的表現一樣。他仔細地複製了每一種老師教他的具象風格,然後學習了他能夠了解的所有新興現代主義風格,如象徵主義、立體主義和野獸派。
匿名。喬安·米羅修飾《藍色 II》,馬格畫廊,巴黎 1961。© 米羅繼承基金 / ADAGP,巴黎 2018。
照片米羅檔案的成功
在米羅開始學習現代主義的那一刻,位於大宮的回顧展便開始了。我們看到他1918年的《自畫像》,展現了對野獸派色彩感的擁抱。接下來我們看到1921年創作的《農場》,這幅畫顯示了米羅在空間中物體排列上運用了象徵主義的感性。(這幅夢幻般的鄉村場景充滿了令人難忘的夢幻意象,並參考了多種抽象現代主義的典型元素,如網格、幾何形狀和破碎的平面。)接下來,1923年完成的《室內(農婦)》展示了一種徹底簡化的構圖,平坦的畫面、簡化的形狀,以及人物上誇張的身體特徵。最後,像1924年的《小丑的狂歡》這樣的作品顯示了米羅模仿超現實主義者的視覺風格。所有這些早期作品都源於當時各種著名藝術家的作品,儘管它們並不完全原創,但它們展示了米羅在那個年輕年紀時作為畫家的才華。
喬安·米羅 - 自畫像,1919年。油畫。73 x 60 公分。法國,巴黎。巴黎畢卡索國家博物館。畢卡索繼承人捐贈 1973/1978。
© Successió Miró / ADAGP, 巴黎 2018。照片 Rmn-Grand Palais(國立畢卡索博物館-巴黎)/ Mathieu Rabeau
找到自己的聲音
米羅的突破出現在1926年。經過七年的巴黎生活,他結識了許多其他藝術家和知識分子,包括作家和藝術理論家安德烈·布勒東,他撰寫了超現實主義宣言。米羅並未正式加入超現實主義者,也不完全同意他們所代表的一切,但他確實從他們那裡理解到連結自己夢想世界的價值。他內心的想像世界、夢中出現的奇異影像,以及他在夜晚打盹時看到的天花板上的幻象——這些都是他獨有的,並構成了他奇特的生物形態、抽象風格的基礎。"風景(野兔)"(1927)展示了一隻在夢幻般的風景中變形的兔子;"畫作(蝸牛、女人、花、星星)"(1934)將抽象與具象融合,畫布上有文字清楚地拼寫出構圖的內容;"畫作(鳥類和昆蟲)"(1938)澄清了他視覺世界的童趣,卻又奇異可怕的本質;"藍色II"(1961)將他的視覺語言簡化到最基本的要素:所有這些畫作展示了我們現在與米羅聯繫在一起的獨特個人風格。
如前所述,除了將上述每幅畫作(以及來自這些時期的其他數十幅精彩畫作)聚集在一起外,米羅在大宮殿的展覽還深入探討了他創作的三維面向。在許多情況下,他的雕塑和公共作品中的人物和形狀比他的畫作中更具怪異的存在感。本次展覽中的一個例子是《年輕女孩逃脫》(Jeune fille s’évadant)(1967)。其超性別化的女性身體有兩張面孔——一個悲劇的和一個快樂的——並且頂部有一個即將爆發的水龍頭: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視覺,展現了一個充滿思想、困惑、完全物化的生物。像他所有的作品一樣,這件雕塑無疑是現實世界的一部分。它的抽象特質邀請我們進入一個內省和驚奇的空間,而它的具體性則迫使我們接受日常生活中那些可怕和超現實的事物。米羅在大宮殿的展覽將於2018年10月3日至2019年2月4日展出。
特色圖片:喬安·米羅 - 小丑的狂歡,1924-1925。油畫。66 x 93 公分。美國,布法羅。阿爾布賴特-諾克斯藝術畫廊收藏。當代藝術基金室,1940年。© 米羅繼承 / Adagp,巴黎 2018。照片由阿爾布賴特-諾克斯藝術畫廊提供,布法羅 / 布倫達·比格和湯姆·盧南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