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瑟夫·博伊斯 - 世代的藝術治療者
雕塑家、教師、導師、開創性的環保主義者、政治活動家、自稱的薩滿,以及一位可疑品格的所謂騙子 - 約瑟夫·博伊斯 無疑是一位身兼多職的人。然而,他在全世界最著名的身份是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戰後藝術家之一,並且是一位敢於利用自己的技藝來應對戰後世界所面臨的複雜現實的人。
2021年對於這位德國藝術家的粉絲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因為這一年標誌著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1986)誕辰百年。為了慶祝約瑟夫·博伊斯的遺產,全年舉辦了各種活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展覽名為:約瑟夫·博伊斯:線對線。紙對紙。 此展覽曾在德累斯頓印刷、繪畫和攝影館展出,隨後在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啟動,該收藏將持續展出至2022年3月27日。
一位著名的表演藝術家
約瑟夫·博伊斯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雖然他自稱是一位雕塑家,但在1974年被紐約JFK機場的移民官員著名地詢問他的職業選擇時,他遠不止於此。這次日常的遭遇標誌著一個表演作品的開始,兩名男子在約瑟夫·博伊斯進入美國時將他包裹起來,並將他以救護車運送到曼哈頓的雷內·布洛克畫廊,這裡他的引人入勝的展覽我喜歡美國,美國也喜歡我即將開幕。
當貝伊斯(Beuys)被抬上擔架抵達畫廊時,畫廊已經被改造成一種類似於暫存區的地方,裡面有稻草包、《華爾街日報》的複製品,甚至還有一隻真正的郊狼!在接下來的三天裡,約瑟夫·貝伊斯(Joseph Beuys)與郊狼一起生活,而被囚禁的觀眾則從網狀圍欄的另一側觀望。這只是貝伊斯通過全身心投入他的作品而與之聯繫的一個深刻例子,有時甚至是字面上的投入。
約瑟夫·博伊斯 - 為傑西卡。1980年。© Adagp, 巴黎, 2021年。照片:© 安德烈亞斯·迪森德
對療癒與轉變的著迷
除了他的表演作品外,約瑟夫·博伊斯在其一生中創作了超過10,000幅畫作,這些畫作為藝術家的紀律提供了獨特的洞察。這些畫作中的一百幅構成了約瑟夫·博伊斯:從線到線。從紙到紙展覽的一部分,讓參觀者能夠概覽博伊斯在其職業生涯中的藝術發展。
在欣賞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大部分作品時,無論是他的繪畫、雕塑還是表演藝術作品,他對轉變的興趣變得顯而易見。雖然博伊斯因藝術而放棄了成為醫生的童年夢想,但他希望通過各種改變社會秩序的媒介來促進療癒的願望在他的作品中得以體現,無論是他的雕塑還是講座巡演。
約瑟夫·博伊斯對於轉化和療癒的理念與戰爭、國族主義、法西斯主義、創傷和修復等主題緊密相連,這些主題在他的作品中也佔有重要地位。他並不是從科學或歷史的角度來探討這些議題,而是主要關心如何通過神話敘事來轉化戰爭所造成的破壞和損害。在約瑟夫·博伊斯的心中,納粹分子利用有毒的神話來實現他們的目標,而通過他的作品,他將承擔起重新奪回和淨化這些神話在觀眾心中的使命。
約瑟夫·博伊斯 - 無題。未標註日期 [約1960年]。照片:© 約根·利特克曼
透過觀眾合作推動界限
超越約瑟夫·博伊斯精緻的畫作,他作品的一個共同特徵是他推動了傳統主義者所認為的「藝術」的界限。例如,博伊斯以將一些不太屬於畫廊的物品帶入畫廊而聞名。約瑟夫·博伊斯的雕塑和裝置作品常常由謙遜的日常材料組成,顯然旨在激發觀眾的原始情感反應。從他一些最著名的作品中可以清楚看出,約瑟夫·博伊斯相信每個人內心都有一位潛在的藝術家。因此,他的作品常常以非常普通、稍顯平凡的物品為主題,例如脂肪和繃帶,並以邀請觀眾成為藝術作品合作者的方式進行排列。
此外,約瑟夫·博伊斯堅信他的藝術能夠通過創造性追求來改善社會。這種堅定的信念驅使博伊斯推動藝術界的既定界限,將人類行動融入他的作品中,並在大型雕塑環境中展現,以探索困擾社區的普遍社會問題。
約瑟夫·博伊斯 - 無題。未標註日期。照片:© 約根·利特克曼
簡而言之,約瑟夫·博伊斯被認為是20世紀下半葉最具爭議的藝術家之一。然而,他遠不止於此。約瑟夫·博伊斯利用他的才華提供社會評論,並激勵他的觀眾積極參與創造世界的正面變化。他的前衛作品始終清楚地展示了他堅信藝術家在治癒社會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的信念,就像他童年時夢想成為的醫生一樣。事實上,可以說,通過選擇藝術並像約瑟夫·博伊斯那樣推動邊界,他在改變社會方面的角色遠比他在世時更為重要,這不僅影響了他的生涯,還影響了未來幾代人。
特色圖片:約瑟夫·博伊斯 - 無標題。未標註日期。照片:© 約根·利特克曼
所有照片由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