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蒂文·帕里諾,1980年代抽象藝術的壞男孩
藝術家 史蒂芬·帕里諾 從未靠他的藝術謀生。他於2005年去世,因此你可以原諒人們認為最近的新聞報導稱帕里諾正在「享受藝術市場的文藝復興」最多只是誇張。死去的人(希望)不會享受活著的人所享受的東西。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帕里諾在46歲時因摩托車事故去世前創作的作品,自他去世以來其財務價值穩步上升——這或許是他的收藏家所享受的文藝復興。他的作品價值上升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是一位龐克搖滾歌手,而世界也許終於醒悟到龐克精神的價值。或者,這完全可能是因為他的遺產在他去世後由當前代表許多當代藝術市場中最高價藝術家的高古藝術畫廊(Gagosian Gallery)代理。也許高古藝術團隊擅長發掘重要藝術家,或擅長預測收藏家的品味。又或者畫廊只是與一群精英的全球投機者有聯繫,他們的選擇操控著藝術市場的金字塔詐騙。無論如何,如果高古藝術代表一位藝術家,那麼這件作品必定有其獨特之處。畢竟,根據Artnet News的報導,當帕里諾還活著時,他唯一的代表何塞·弗雷雷(José Freire)在Team Gallery只賣出了他的兩幅畫,總共僅為19,000美元,假設其中只有一半進入了畫廊。如今,帕里諾的畫作售價超過一百萬美元。帕里諾真的像人們所說的那樣龐克搖滾嗎?高古藝術是否因為認識到一位死去的藝術家在生前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而利用這一價值差距而顯得龐克搖滾?Team Gallery是否因為在當時沒有人看到帕里諾的價值而堅持支持他而顯得龐克搖滾?這些問題聽起來可能很愚蠢,但對於帕里諾所做的事情幾乎沒有其他可說的。他的作品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它自我表達,並且來自誠實和活力的地方。唯一值得推測的是,記住它的意義何在。
無政府狀態藝術博覽會
帕里諾最著名的作品是一系列塗成黑色的表面,然後他用大錘將其砸碎。評論家們喜歡說這件作品代表了「藝術史的字面解構」,他們聲稱帕里諾這樣做是為了復興繪畫。但也許帕里諾只是單純享受砸東西的樂趣。也許這是他獨特病理的一部分,讓他感到必須摧毀才能創造。或者評論家們是對的,他真的在試圖通過壯觀的方式來復興一個已經死亡的媒介(1970年代的藝術家、教師和評論家們喜歡說「繪畫已死」),就像弗蘭肯斯坦博士一樣。
史蒂芬·帕里諾 - 無標題畫作 #4。創作於2000年。壓克力畫布。39¾ x 39¾ 吋 (101 x 101 公分)。© 史蒂芬·帕里諾。都靈 The Box Associati 畫廊。由現任擁有者從上述處獲得。
我認為最簡單的解釋是最可能的解釋。我認為帕里諾只是表達了他的焦慮。他是一位藝術家,感覺自己有一些真實而個人的東西可以添加到藝術史中,所以他就這樣做了。這並不深奧。事實上,這相當淺薄。也許你認為砸畫是原創的。或者你認為這是衍生的。最終,帕里諾只是喜歡這樣做,並且感覺是誠懇的,所以他繼續這樣做。他幾乎沒有從他的努力中賺到一毛錢,但大多數龐克樂隊也沒有。今天出售他作品的人說他的作品是無政府主義的。但這意味著什麼呢?他們理解什麼是無政府主義嗎?這不是無法無天。更像是同時驗證每一種可能的觀點。無政府主義是政治正確的失控;它只是感覺像是混亂。那麼這就是龐克搖滾嗎?這就是帕里諾所追求的嗎?
史蒂芬·帕里諾 - 魔鬼的日子。於1995年創作。畫布上的琺瑯和石膏。48 7/8 x 48 x 6 ¼ 英寸 (124 x 122 x 16 公分)。© 史蒂芬·帕里諾。米蘭,馬西莫·德·卡洛畫廊。瑞士私人收藏。匿名拍賣,佳士得紐約,2009年5月14日,拍品338。紐約,達梅利奧·特拉斯畫廊。於2010年由現任擁有者從上述處購得。
粉碎國家
當我回顧帕里諾創作的藝術作品——尤其是那些小心塗抹的黑色表面,被砸得粉碎並堆成一堆——我看到的是一顆受挫的人心的果實。我看到一個人,像許多龐克樂隊、達達主義者和其他人一樣,透過汗水、疲憊和悲傷與歡樂的淚水的面紗,觀看當代社會及其扭曲的文化。創造事物以便摧毀它們,難道不僅僅是整個人類歷史的一個戲劇性縮影嗎?其他藝術評論家可能會談論帕里諾所謂玩弄的形式美學——他的黑色單色破碎畫作如何代表超越自身的某種東西,並推斷出各種潛在的意義和寓言。他們甚至可能真的相信帕里諾是在試圖“復興繪畫”。我只是看不出來。
史蒂芬·帕里諾 - 骨骼爆炸 #2, 2001。油漆於畫布上。直徑:81 1/4 吋 (206.4 公分)。© 史蒂芬·帕里諾。
我看到這些被摧毀的黑色畫作堆積在一起,直覺上將帕里諾置於與最早的洞穴畫家相同的美學傳承中。人類學家說那些洞穴畫家是出於宗教或神秘的原因在作畫,但我只是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在牆上畫畫是很有趣的。他們的生活很乏味,創作東西是有趣的,所以他們這麼做了。史蒂文·帕里諾所做的同樣沒有任何神秘之處。生活是乏味的。他在創作東西時很開心,打破東西時也很開心,所以他這麼做了。除了他的作品供應有限之外,沒有任何內在的理由使他的作品價值不斷上升。也許收藏他作品的人認為帕里諾會同情他們或喜歡和他們一起消磨時光。也許我們可以爭辯說,他會想要被高古軒代表,並想參加藝術博覽會。也許他最近在藝術市場最高層次的出現是當代文化潛在深度的徵兆。或者也許這只是我們對革命者的淺薄期望的一個徵兆。
特色圖片:史蒂芬·帕里諾 - 13個破碎面板(獻給喬伊·拉蒙),2001年。工業漆在石膏板上,分為十三部分,整體尺寸可變。© 史蒂芬·帕里諾。照片:塞巴斯蒂亞諾·佩利翁。由帕里諾家族遺產和Gagosian提供。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