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耶尔·保罗·卡尔佐拉里与发生的(抽象)艺术
皮尔·保罗·卡尔佐拉里 时隔40多年首次回到那不勒斯,在当代艺术博物馆多娜雷吉纳(即博物馆MADRE)举办了他整个职业生涯的盛大回顾展。展览名为《如蝴蝶般的绘画》,由阿基尔·博尼托·奥利瓦和安德烈亚·维利亚尼策展,展出了70多件作品,时间跨度从1960年代到现在。卡尔佐拉里于1943年出生在意大利博洛尼亚,被认为是当代贫穷艺术运动中最重要的活跃代表之一。然而,他的艺术创作远远超出了与这一标签相关的任何感知限制。实际上,他在美学上有些特立独行。这个事实在他职业生涯早期就得到了证明,当时卡尔佐拉里被纳入了1969年首次在伯尔尼举办的展览《当态度成为形式》,该展览随后在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上由普拉达基金会重新展出。除了卡尔佐拉里,该展览还包括了其他一些难以定义的杰出艺术家,如埃娃·赫斯和约瑟夫·博伊斯。正如其标题所暗示的,这不仅是一次探索贫穷艺术的诗意物质关切的尝试,而是标志着这些概念艺术家开始利用他们的实践来面对一个至今仍然紧迫的存在主义问题:意义和理性与用于创作艺术的材料和过程一样流动和短暂。《如蝴蝶般的绘画》是一个与卡尔佐拉里重新接触的机会,看看他最近 concocted 的新实验,以及他在近年来召唤出的古老谜题,并再次尝试通过他的作品与我们自己建立联系。
奇怪的关系
《如蝴蝶般的绘画》在博物馆的多个画廊和不同层面展开,然而它仍然有一种拥挤展览的奇怪感觉——尽管房间和作品之间有很多空旷的空间。但这并不是坏事。正是绘画和物品的个性占据了如此多的空间。以“无题”(2014-15)为例,这是一组九块挂在定制房间墙上的彩绘面板。面板以弯曲的形状从墙壁突出;七块是红色,一块是黄色,一块是白色;每块都包含一部分构图——一场线条和形状的爆炸宇宙。这个作品既令人着迷又让人感到不安。展览方式如此独特,以至于它作为内容浮出水面,而面板的物质存在同时又在争夺注意力。与此同时,面板上的绘画构图是极其美丽的。这些元素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是有争议的,使得作品看起来几乎像是一只被困在过小笼子里的野兽。
皮耶尔·保罗·卡尔佐拉里 - 单色蓝,1979年。私人收藏。照片 © 米凯莱·阿尔贝托·塞雷尼
同样,巨大的“单色蓝”(1979)悬挂在一个巨大的房间的巨墙上,然而挂得如此之高,以至于人们不得不仰起脖子才能看到这件作品。舒适地体验这幅画的唯一方法是从远处观看,将其视为建筑的一个关系美学元素,而不是独立的艺术作品。在展览的其他地方,作品们不断相互竞争,争夺呼吸空间。但并不总是如此。偶尔,一幅画单独悬挂在柔和的聚光灯下,像是一种绿洲——一个可以静静欣赏画作而不感到被对峙的机会。这正是卡尔佐拉里擅长的部分。他是中世纪概念艺术与当代关系艺术之间的桥梁;一位艺术家,设法将一种令人困惑和对抗的精神引入到一个经过策划的展览的平静、冥想的氛围中。
皮耶尔·保罗·卡尔佐拉里 - 无题(让位),1972年。私人收藏。照片 © 米凯莱·阿尔贝托·塞雷尼
瞬间的神话
尽管《如蝴蝶般的绘画》涉及了卡尔佐拉里所创作的复杂作品的每一个方面,但展览中最具预见性的作品是他的多媒体作品——或者如策展人所称的“多材料”作品。许多作品展示了雕塑性场景,地面上放置着电机或泵,前面是一幅挂在墙上的画作。凝视这些奇异的组合,容易让人感到夹在某种事情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之间。不可否认,某些动作已经发生,或已被启动,但几乎无法想象原因。作品的动感特质暗示着某种意义或目的——一种暗示着原因的“是什么”。但这也可能只是作品幽默的一部分——一种额外的抽象层次,使观众的眼睛和思维无法简单地将美学现象体验为其具体的本质。
皮耶尔·保罗·卡尔佐拉里 - 大厨房,1985年。里斯本私人收藏。照片 © 米凯莱·阿尔贝托·塞雷尼
这些“多材料”现象让我们从一个混乱的视角去见证它们。我们是在看一件自成一体的艺术作品吗?还是在看一个事件的残余,或者是某个将来会发生的事情的前身?我们感到有些被欺骗,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导致这个“无论是什么”的表现的机制,也没有得知其规划所依据的概念性思维,更不会有足够的时间去见证它的实现,如果这样的事件真的会发生的话。夹在证据和期待之间,我们用眼睛和心灵去享受物质的愉悦。意义丧失了,因此我们接受这种无意义,或者根据我们自己的目的发明自己的意义,而这些目的与艺术家的目的几乎无关。卡尔佐拉里巧妙地将我们困在一种感觉像是瞬间的东西中,但让我们思考:这个瞬间真的存在吗?皮尔·保罗·卡尔佐拉里:像蝴蝶一样的绘画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MADRE博物馆展出,展期至2019年9月30日。
特色图片:皮耶尔·保罗·卡尔佐拉里 - 无题,2014-2015。里斯本私人收藏。照片 © 米凯莱·阿尔贝托·塞雷尼
所有图片仅用于说明目的
由Phillip Barc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