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象藝術 – 區分支持脫歐者與反對者?
一份最近發表於《英國社會學期刊》2018年的報告聲稱已經識別出抽象藝術與脫歐之間的迷人聯繫。報告背後的科學家假設,支持脫歐的人可能與支持英國繼續作為歐盟一部分的選民在藝術偏好上有所不同。為了檢驗他們的假設,他們走上街頭詢問選民對脫歐的投票情況,然後還請他們在不同的畫作中選擇他們最喜歡的作品。儘管存在無數不同類型的藝術,研究人員做了一個廣泛的概括,讓人們在具象藝術和抽象藝術之間進行選擇。在這項研究中,他們訪問了數千名英國選民。每位選民都被展示了四對畫作。在每對畫作中,有一件作品的主題是“現實的”,而另一件作品的主題則是完全抽象或更“印象派”的。結果顯示,脫歐者和所謂的“留歐者”之間的藝術品味確實存在明顯差異。如果一位選民偏好現實主義藝術,那麼這位選民顯然有高達20個百分點的可能性成為脫歐者。根據《衛報》的一篇文章,這項藝術研究只是最近進行的幾項研究之一,科學家們急於了解典型脫歐選民的特徵。其他一些研究也揭示了關於脫歐者的奇怪事實,例如他們更有可能反對互聯網,並且更可能將女權主義視為一種“社會病”。我們現在要問的問題是,這實際上意味著什麼,或者它是否“現實地”意味著任何事情。
你學到了什麼
進行這項抽象藝術研究的研究人員費心糾正了他們的測試,以考慮所有他們認為可能影響結果的社會因素,包括種族、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政治立場。他們還考慮了某種顏色方案、形狀或歷史時期可能會讓觀眾感到厭煩的外部機會。報告中指出,“每對畫作中的畫作選擇是為了在顏色方案、構圖和主題上大致可比:有兩幅風景畫、兩幅肖像畫、兩幅靜物畫和兩幅描繪大型矩形物體的畫作。所有畫作均為二十世紀藝術家創作。”他們還排除了任何受訪者的意見,這些受訪者表示他們對是否支持脫歐沒有明確的答案。他們沒有做的是將受訪者連接到測謊儀上。考慮到這個政治敏感的話題,可以合理地假設他們訪問的一些選民並沒有如實表達他們對脫歐的感受。誰知道,他們也可能對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藝術撒了謊。
吉莉安·艾爾斯 - 曙光明亮的草坪,2013年。由吉莉安·艾爾斯和倫敦艾倫·克里斯提亞畫廊提供
然而,假設受訪者說的是實話,他們發現的最迷人的結果之一是,對某種藝術類型的偏好可能並不像他們假設的那樣政治化。畢竟,一些自認為自由派的選民違背了預期,報告稱他們投票支持脫歐,並且也偏好具象藝術。其他自認為保守派的人則支持留在歐盟,並偏好抽象藝術。民族主義和審美品味顯然與個人和社會價值觀的關係更大,而不是政治價值觀。但有一個指標確實能預測選民偏好的畫作類型以及該選民對脫歐的感受:他們的教育程度。研究人員表示,支持脫歐的受訪者數量和偏好具象藝術的受訪者數量「大約等於擁有大學學位的人與沒有教育資格的人之間的差異。」
判斷的政治
換句話說,這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更可能喜歡具象藝術,並且更可能支持脫歐。這將對脫歐支持者形成強有力的譴責,並向抽象藝術的愛好者致敬,除非我實際上並不認為情況如此,或者至少這項研究並未證明這一點。看似真實的原因是,進行這項研究的研究者從一開始就設置了一個虛假的選擇,這使人們退回到最原始的心態。他們要求人們必須在兩幅畫中選擇一幅,而不允許受訪者說他們喜歡兩幅畫,也沒有給他們機會解釋為什麼他們更喜歡其中一幅畫。二元決策使人們表現出姿態。有些人直覺上反抗二元選擇。其他人則假裝自信。換句話說,問題本身加強了虛構的部落社會分裂。
馬克·羅斯科 - 橙色與黃色,1956年。油畫,畫布。231 x 180.3 公分。阿爾布賴特-諾克斯藝術畫廊,布法羅,紐約,美國。© 馬克·羅斯科
合理地認為,如果人們被允許在灰色地帶作答,他們的回答會有所不同。用沃爾特·惠特曼的話來說,“我們包含著多重性”。開放式問題往往會引發複雜的回答。因此,我認為這項研究所說的,與其說是英國選民的藝術品味,不如說是這些特定英國科學家在這項單一研究中所使用的策略。對我來說,這項研究和其他類似的研究似乎是為了激發虛假的文化辯論。它們讓人感覺我們根本上是不同的,但實際上我們都只是感到不確定和缺乏信息,並試圖弄清楚我們的想法。利用這種策略在藝術問題上分裂人們是令人厭惡的。在我謙卑的看法中,藝術本身並不具有政治性。從時間的開始,繪畫、雕塑、編織、歌唱、寫作和舞蹈一直是每個人類生活的一部分。藝術是無處不在且普遍的。使其看起來具有政治性的,是當我們給它和彼此附上任意的標籤,然後利用這些標籤來試圖讓我們認為存在著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差異。
特色圖片:霍華德·霍奇金 - 雨,1984–9。© 霍華德·霍奇金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