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煥基如何在韓國開創抽象藝術
在幾代人中,北韓和南韓首次看似有可能統一為一個國家。為了紀念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中國上海的長江博物館最近開幕了“韓國抽象藝術:金煥基與單色畫”展覽。該展覽旨在向中國觀眾介紹過去一個世紀的韓國抽象藝術趨勢。許多國際觀眾已經熟悉單色畫,這是展覽副標題中提到的藝術運動。單色畫於1970年代中期在韓國成立,已成為當代韓國抽象繪畫的巔峰。單色畫的字面意思是單色。單色畫藝術家利用自然過程和材料創造出喚起與自然聯繫的形式和圖像。他們的作品不一定是單色的;而是柔和、簡化,表達出一兩種色調的本質。然而,即使是已經熟悉單色畫的觀眾,對於本次展覽另一半聚焦的藝術家金煥基可能仍然不太熟悉。金煥基於1974年去世,正當單色畫開始成形之際,但他被認為是韓國抽象藝術的奠基人。他的美學發展與現代韓國文化的發展密切相關:兩者都在日本的影響下開始,兩者都在努力尋找真實的聲音;然後最終,在19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兩者都開始變得自信。金煥基作為藝術家和文化先驅都非常重要。他作為畫家和教育者的努力幫助說服韓國人,抽象藝術可以成為他們的國家遺產的一部分,並且他們可以創造出自信、現代的抽象美學聲音。
成為韓國人
現代統一獨立的韓國會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仍然懸而未決。然而,這在過去一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也是如此。今天活著的幾乎沒有人足夠年長,能夠記得韓國曾經不是被外國勢力控制或分裂成交戰的共和國的時期。金煥基於1913年出生,正好在韓國被日本帝國吞併三年後。當他開始認真專注於藝術時,他並沒有在韓國的學校學習。他的家人把他送到東京,在那裡他從日本大學藝術學院獲得學位。因此,他第一次接觸現代藝術潮流並不是根植於韓國傳統,而是當時在東京流行的國際潮流,如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因為許多最具影響力的日本藝術教師曾經前往歐洲,並親自向一些幫助開創這些風格的藝術家學習。
韓國抽象藝術:金煥基與丹色畫派。2018年11月8日 - 2019年3月2日。寶龍博物館。裝置視圖。照片由國際畫廊提供。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回顧金所畫的最早作品時,它們似乎受到歐洲抽象藝術的影響,遠超過韓國或日本的歷史傳統。但這一切在金於1938年回到首爾時發生了變化。在那裡,他結識了韓國文學和藝術精英的成員,第一次沉浸在對韓國美學歷史的學術欣賞中。他發現的最深刻影響是傳統韓國陶器的外觀和感覺。特別是,他在月壺中找到了抽象的美和意義,這是一種古老的瓷器,因形狀的微妙不一致而聞名,賦予了一種不完美之美的感覺。金對韓國罐子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有時畫出它們的具象圖畫和畫作,有時則將它們的形狀、顏色和表面特質作為抽象作品中的超越特徵。在這些作品中,他看到了韓國人民的歷史和韓國風景的遺產。它們成為了他逐漸發展的個人抽象美學語言的基礎。
韓國抽象藝術:金煥基與丹色畫派。2018年11月8日 - 2019年3月2日。寶龍博物館。裝置視圖。照片由國際畫廊提供。
文化的塑造
韓國的罐子也幫助金在韓戰的創傷時期以及隨後的政治動盪中保持專注。它們向他保證,存在一些根本上屬於韓國的東西,最終將使文化渡過艱難時期。像無數其他人一樣,金在戰爭期間成為了一名難民,在難民營中生活了三年,條件十分艱苦。這段經歷使他更加堅定地決心塑造一種獨特的現代韓國文化。戰後,他在首爾的弘益大學美術學院擔任教職,六年後晉升為院長。他希望在這個職位上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激勵下一代韓國藝術家發展對韓國抽象藝術可能成為的概念。不幸的是,他因機構的抵制以及教學和行政工作使他無法進入工作室而感到沮喪。基於這些原因,金於1963年搬到了紐約。
韓國抽象藝術:金煥基與丹色畫派。2018年11月8日 - 2019年3月2日。寶龍博物館。裝置視圖。照片由國際畫廊提供。
在美國,金獲得了一定的自由。美國藝術界對抽象的全面接受使他更加堅信自己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與此同時,接觸到如此多的國際影響使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感知韓國的美學趨勢。他這一時期的作品是他最自信和最成熟的。他最新的畫作甚至暗示了定義丹色畫的簡化色彩調色板和自然構圖,這意味著他可能被視為該運動的先驅。然而,金是否會這樣說自己則令人懷疑。儘管如此,無可否認的是,他是韓國抽象藝術的奠基人——這一遺產在首爾的黃基博物館得以保存,該博物館專門展示他的作品。最重要的是,這一遺產超越了藝術界,延伸到更廣泛的文化中。金對抽象潛力的承諾為一項持續至今的努力奠定了基礎:想像一個未來,韓國的未來可能再次與其過去統一的時刻。
《韓國抽象藝術:金煥基與丹色畫》在上海的寶龍博物館展出至2019年3月2日。
特色圖片:韓國抽象藝術:金煥基與丹色畫。2018年11月8日 - 2019年3月2日。寶龍博物館。裝置視圖。照片由國際畫廊提供。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