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與瑪麗·海爾曼一起看圖片

Looking at Pictures with Mary Heilmann

與瑪麗·海爾曼一起看圖片

看圖片,是瑪麗·海爾曼作品的回顧展,目前在倫敦的懷特查佩爾畫廊展出,展覽氛圍輕鬆、玩味且深刻。海爾曼的作品不僅僅佔據空間;它還賦予空間生命。它將畫廊轉變為一個家。抽象幾何畫;夜晚道路上波浪和線條的具象描繪;在牆上擴展的陶瓷球體;隨意散落的粉彩海灘椅。當你走進展覽的那一刻,你會意識到故事正在被講述。這感覺不再像是你走進了一個藝術展,而更像是你爬進了一位值得信賴的朋友的寬敞樹屋,現在你被邀請去探索她的回憶和夢想。

瑪麗·海爾曼藝術中的敘事與想像

海爾曼的作品關於對話。思想在作品之間、在海爾曼與她的過去和未來之間、在所有這些事物與每一位進入這個空間的觀眾之間進行交流。看圖橫跨了海爾曼職業生涯的五十年。她出生並成長於加利福尼亞,於1967年在伯克利獲得碩士學位。1968年,她搬到紐約市,受到同業藝術家的歡迎,與理查德·塞拉及其他傳奇人物交朋友,並在同樣傳奇的聚集地Max’s Kansas City閒逛。對女性雕塑家的厭女情緒激勵海爾曼開始畫畫。她回憶道:“我並沒有學習油畫的技藝;我是在過程中學會的。”

由約瑟夫·阿爾伯斯創作的新印刷品,他於1888年出生於德國博特羅普,於1976年在康乃狄克州的新哈芬去世。

瑪麗·海爾曼 - 中華街,1976年,油畫

博物館 聖 大學 威爾特 豪瑟 展覽 美國 海爾曼 紐約 加州 繪畫 臉書

瑪麗·海爾曼 - JJ, 1986, 壓克力和水彩畫於畫布上

瑪麗·海爾曼,白教堂展覽 2016,展覽視圖

採取更多敘事氛圍

這個深思熟慮的展覽探討了海爾曼作為藝術家的整個演變。它以抽象的後畫派作品開始,如北冕座(1970年)和唐人街(1976年),這些作品參考了極簡主義和約瑟夫·阿爾伯斯的色彩研究。隨著海爾曼作為畫家的信心增強,我們看到她的作品開始呈現出更具敘事感的氛圍。她的標題變得更加個人化,具象元素開始在抽象圖像中出現。這種演變在鬼椅(1989年)中被深刻捕捉。從遠處看,這幅寧靜的白色畫布上有著大塊紅色和黃色,似乎像是對皮特·蒙德里安幾何網格的朋克搖滾改編。但當近距離觀察時,幾乎透明的白色椅子的微妙形象出現在鮮豔的紅色和黃色矩形之間,這是對海爾曼因艾滋病而失去的朋友的致敬。

博物館 聖 大學 威爾特 豪瑟 展覽 美國 海爾曼 紐約 加州 繪畫 臉書

瑪麗·海爾曼 - 法蘭茲·韋斯特,1995年,油畫

博物館 聖 大學 威爾特 豪瑟 展覽 美國 海爾曼 紐約 加州 繪畫 臉書

瑪麗·海爾曼 - 藍白方格,1997年,油畫在畫布上

瑪麗·海爾曼 - 生命線,1990-94,油畫在畫布上

在瘋狂與數學之間

海爾曼的真誠和範圍最終為她帶來了足夠的認可,使她享有更多自由去創作和展出她想要的任何類型的作品。她回到了她的雕塑背景,創作了陶瓷作品,如《鋼琴》(1983),交織了形狀畫布,如《生命線》(1990-94),以及那種極具加州風情、夢幻般的沙灘椅,既作為美學物件,又作為觀眾可以放鬆並考慮其他作品的休憩之地。到目前為止,在一個地方共同體驗海爾曼的作品,其影響就像是聽到一位值得信賴的朋友分段講述一個史詩般的故事,雖然順序錯亂,但卻以某種方式讓人感到奇異的合理。

海爾曼在2013年接受《Hyperallergic》訪問時親自提到了這種感覺,說道:「……這就像沒有數字的數學,或是符號邏輯。我想,瘋狂可能就像有人在看這個世界,將其拆解再重新組合,而從未用言語交流……但然後像你這樣的人過來,我們開始對話,我就能弄清楚如何讓一切有意義。」

瑪麗·海爾曼:看圖畫 現在展出至2016年8月21日,地點在倫敦的懷特查佩爾畫廊。

特色圖片:瑪麗·海爾曼 - 蓮尼的波浪幾何,2011年,油畫於木板上

所有照片由 IdeelArt 提供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Henri Matisse’s The Snail and the Key Qualities of Abstract Art
Category:Art History

亨利·馬蒂斯的《蝸牛》與抽象藝術的關鍵特質

“蝸牛” (1953) 是在馬蒂斯去世前一年完成的。它被認為是他最後一件重要的“剪貼作品”,同時也是一件傑作。然而對於馬蒂斯來說,他在創作上不知疲倦,這或許只是另一件藝術品,是他在完成後便忘記的東西,以便能夠繼續進行下一件作品。然而對於那些親眼見過“蝸牛”的人來說,這是一幅令人難忘的影像,體現了現代主義抽象藝術的巔峰。這件作品的面積約為三平方米,幾乎是大多數觀眾的兩倍高。它由粘貼在白色背景...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