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薇薇安·蘇特的不可預測、受自然啟發的抽象作品
在她生命中的第二次,位於瓜地馬拉的藝術家Vivian Suter 正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抽象畫家之一。在 documenta 14 的突破性亮相之後,她的多幅畫作最近在倫敦的Camden 藝術中心的重大展覽中展出,Suter 也被列入了 2019 年的 Artsy Vanguard 名單。與 Howardena Pindell 和 McArthur Binion 等傳奇人物一起,該名單稱讚她是“終於獲得應有讚譽的藝術家”之一。然而,這句話有些誇張,因為 Suter 已經一次體驗過成為藝術明星的感覺。她於 1949 年出生在阿根廷,12 歲時隨家人搬到瑞士巴塞爾。正是在這個終極藝術之城,她的藝術生涯首次開始蓬勃發展。然後在 1982 年,33 歲的她,正當她的名聲因多次博物館展覽和收藏家的需求不斷上升時,Suter 對藝術市場的表面現象感到厭倦,並逃離到美洲進行長期旅行。她從洛杉磯一路向南經過墨西哥,直到瓜地馬拉的一個偏遠地區。在一棵 matapalo 樹(或稱 Strangler Fig)下休息時,Suter 與自己、大自然以及她的南美根源重新建立了深刻的聯繫。她最終購買了那棵樹所處的前咖啡種植園,並自那時起一直在阿蒂特蘭湖的火山海岸上生活和工作,該湖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水體之一。與此同時,她的藝術也顯著演變,以反映周圍生態的動態。然而,關於她的作品現在被呈現的方式,卻引發了關於藝術與自然之間的聯繫究竟有多深,以及這是否總是對作品有利的問題。
洪水過後,我
要理解蘇特今天的工作方式,我們必須回顧十五年前她職業生涯中一個可怕但關鍵的時刻。2005年,瓜地馬拉遭受了斯坦颶風的襲擊,這場風暴在六個國家造成了超過1500人的死亡,並引發了瓜地馬拉的大規模山崩。當時,蘇特的工作室裡存放著無數未售出的畫作;自從離開瑞士以來,她作為畫家的創作力一直很旺盛,儘管市場對她作品的興趣幾乎消失殆盡。她的工作室位於她財產的山腳下,當斯坦颶風來襲時,一場山崩將工作室埋住,所有的畫作都被泥土覆蓋。起初,蘇特感到非常沮喪,堅信自己超過20年的心血已經毀於一旦。然而,在試圖挽救這些畫作的過程中,她在看似被毀的畫作中認識到了意想不到的美。她沒有將這次經歷視為完全的損失,而是決定將自然視為一位合作者。
Vivian Suter: 丁丁的沙發,於劍橋藝術中心的裝置展覽
如今,蘇特積極尋求自然力量的介入。每幅畫作的生命都始於戶外,經歷幾天的自然元素,忍受叢林對它的任何襲擊。蘇特最終在每塊畫布上創作的構圖,既受到自然元素的指導,也受到她的藝術直覺的影響。她在2020年於卡姆登藝術中心的展覽標題——《薇薇安·蘇特:丁丁的沙發》——反映了蘇特對於將作品的控制權交給自然力量的承諾。丁丁是她的三隻狗之一。除了將畫布放在戶外,讓它們被雨淋、被昆蟲爬過、被陽光曬白和被樹枝刮擦外,她還允許作品被她的狗狗們踩踏和坐在上面。在那些充滿手勢筆觸、抽象色彩區域、泥漿濺痕和偶爾的生物形態的層次中,您可能會發現一些爪印或粘在油漆上的細小毛髮。
Vivian Suter: 丁丁的沙發,於劍橋藝術中心的裝置展覽
自然選擇
蘇特展示她作品的方法又是她擁抱自然的另一種表現。她跳過畫框,將畫布粗糙地懸掛在牆壁和天花板上,甚至將它們堆放在地上。這些畫布就像懸掛在藤蔓上的柔軟果實,或堆積在叢林地面上的樣子。蘇特通過將觀眾沉浸在這個錯綜複雜的色彩和材料純粹性的懸掛網絡中,讓人感到興奮。她還挑戰了藝術展覽的自負:每件作品都是珍貴的,值得仔細、沉思的考量。有些作品懸掛得如此之高,以至於你根本無法近距離看到它們。其他作品則像百貨公司架子上的地毯一樣成堆懸掛。穿過展覽的通道感覺擁擠,但卻令人愉悅。像畫布上的一個洞或一個摺痕所激發的微小、簡單的觸覺奇蹟,或是從邊緣垂下的零散線頭,某種程度上變得與蘇特在其表面上所畫的圖像一樣重要。
Vivian Suter: 丁丁的沙發,於劍橋藝術中心的裝置展覽
然而,Suter 展示她作品的方式也有令人失望之處,那就是被策展進入她的裝置作品中,真正具有活力和原創性的作品比例非常小。在她的展覽中找到最佳作品就像在擁擠的二手商店中尋找隱藏的寶石。最強和最弱作品之間的差異因為所有作品都被納入而被放大。在某些情況下,試圖觀看整個展覽的簡單行為會引起疲憊感。考慮到她的哲學和工作方法,可以理解為什麼 Suter 將她所有的作品都提供給策展人,以及為什麼策展人又決定留下如此少的作品。在自然界中,沒有壞的選擇。然而,儘管人類也是動物,並且本質上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也必須忠於使我們與眾不同的事物。這部分是我們編輯的能力。
特色圖片:Vivian Suter:丁丁的沙發,於劍橋藝術中心的展覽視圖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