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為什麼勞拉·歐文斯的繪畫方法如此創新

Why Laura Owens’ Approach to Painting Is so Innovative

為什麼勞拉·歐文斯的繪畫方法如此創新

不止一次,我聽到一位藝術家說 Laura Owens 拯救了繪畫。這是一個奇怪的說法。它暗示著繪畫在某個時刻面臨被摧毀的危險,推測是在過去的四十年左右,因為這就是 Laura Owens 的生命長度——因此它需要一位救世主。像「繪畫已死」或「繪畫正在死亡」或「繪畫從未存在」這樣的學術理論是無法證明的,因此,有時聽起來既可笑又痛苦。但它們確實有其意義。它們旨在傳達藝術必須保持相關性的態度。說繪畫需要拯救,只是意味著繪畫面臨變得不相關的危險。因此,說 Laura Owens 拯救了繪畫,只是意味著她以某種方式使這種危險暫時減弱。但值得問的問題是:繪畫應該與什麼相關?社會?也許。但更重要的是,繪畫必須始終與畫家保持相關。每一位考慮拿起畫筆的新畫家——這就是必須被說服相信他們即將做的事情的意義和潛力的人。當人們說 Laura Owens 拯救了繪畫時,這就是他們大多數的意思。他們的意思是這位藝術家通過她的榜樣,證明了為什麼人們必須繼續拿起畫筆,繼續拉伸畫布,並繼續留下他們的印記。這就是為什麼她被各年齡段的畫家視為靈感來源。這也是為什麼在2003年,剛從研究生院畢業九年,她成為自1979年該博物館開館以來,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中獲得回顧展的最年輕藝術家。這也是為什麼她在今年被選為在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新址舉辦的任何藝術家的首次中期回顧展的主題。

不要害怕任何事情

與其當前的勞拉·歐文斯回顧展(展出至2018年2月4日)相結合,惠特尼博物館出版了一本宏偉的書籍,詳細介紹了歐文斯迄今為止對藝術的貢獻。這本書字面上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藝術書籍之一。它包含了超過600頁的歷史和學術寫作,關於她的生活和藝術,並展示了數百幅她作品的照片。但在其中有一個條目對我來說特別重要,不僅是為了理解勞拉·歐文斯這個人或勞拉·歐文斯這位畫家,也為了理解那些視她為個人英雄的人。這個條目是一份歐文斯在20多歲時在她的日記中寫的清單,標題為「如何成為世界上最好的藝術家」。

這份清單因為在最近《紐約客》對Owens的專訪中提到而在社交媒體上迅速獲得關注,該專訪由Peter·施耶達爾撰寫,包含的建議簡單如「要有大想法」和「少說話」,也有複雜如「要知道如果你不是選擇成為藝術家,你肯定會考慮世界統治、大屠殺或聖人之道。」但在我看來,這份清單上最重要的一項是「不要害怕任何事。」這一條指令定義了Owens迄今為止所創作的所有作品,也定義了她所承受的批評、她從中學到的錯誤,以及她拒絕放棄的戰鬥。這是她成功的標誌,也是人們說她拯救了繪畫的原因。

2012年至2016年間創作的紐約工作室畫作及其他作品Laura Owens - Untitled, 1997. Oil, acrylic, and airbrushed oil on canvas, 96 × 120 in. (243.8 × 304.8 cm).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 promised gift of Thea Westreich Wagner and Ethan Wagner P.2011.274, © the artist

恐懼的事物

第一個可能輕易嚇跑歐文斯(Owens)從她的畫家生涯的可怕事物,是所謂的藝術學院工業複合體的固有偏見。作為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RISD)的學生,她面對了一位只鼓勵班上男性畫家的繪畫教授的性別歧視。作為加州藝術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 CalArts)碩士課程的學生,她面臨著一批批教師和同學,他們宣稱繪畫已經是過時的,只有「後概念主義」(Post Conceptualism)才能夠解決形式主義、藝術史和社會問題在當代生活的海岸上交匯的複雜方式。

奧文斯忽視了所有這些偏見,儘管不總是無畏,但至少是在她的恐懼中——這才是真正的勇氣定義。她在RISD與其他女性抽象藝術家組成了一個俱樂部。她挑戰了她在加州藝術學院的老師和同學,並將繪畫作為她主要的美學關注。她創作的畫作表達了在繪畫中真正從未表達過的一件事:勞拉·奧文斯。當你看到當前惠特尼回顧展中包含的作品時,你會看到一系列看似奇幻的風格和主題。所有的作品都不同,但所有的作品又是相同的,因為所有的作品都是個人的。正如沃爾特·惠特曼所說的,他自己包含了無數的面向,勞拉·奧文斯也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是。奧文斯拯救了繪畫,因為她提醒我們這一點。她提醒我們,面對畫布不害怕的方式就是自由地去畫出獨一無二的自我。表達自己。這就是她所做的。理解她的作品真的就是這麼簡單。

2012年至2016年間的紐約工作室畫作、書籍及其他作品Laura Owens - Untitled, 2000. Acrylic, oil, and graphite on canvas, 72 x 66 1/2 in. (182.9 x 168.9 cm). Collezione Giuseppe Iannaccone, Milan (Left) and Untitled, 2006. Acrylic and oil on linen, 56 x 40 in. (142.2 x 101.6 cm). Charlotte Feng Ford Collection (Right), © the artist

356 任務

這次是洛拉·歐文斯(Laura Owens)14年來的第一次大型回顧展,尤其適合由美國藝術惠特尼博物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主辦。歐文斯身上有著獨特的美國特質,超越了她的國籍事實。這部分與她的作品有關,這些作品勇敢而自由——這是深植於所有美國靈魂中的兩個堅實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特徵,無論他們是在美國出生,還是生活在美國之外。但目前最能定義歐文斯的美國特質,是她最近在洛杉磯南使命路356號的書店/畫廊/公共聚會空間所做的事情,這些事情除了繪畫之外。

在2012年,歐文斯在洛杉磯四處尋找,這座城市已經是她數十年的家,尋找一個足夠大的空間來展出一系列新的作品——一系列如此巨大的畫作,以至於必須在現場建造,因為運輸它們將是極其困難的。她在洛杉磯的博伊爾高地社區找到了一個空倉庫,這裡非常完美。在兩位夥伴的幫助下,她租下了這個空間,並在2013年舉辦了她計劃中的展覽。我有幸參加了那場展覽,並帶著感覺離開,覺得我剛剛看到了我一生中最強大的畫展。畫廊空間寬敞、工業化,卻被作品的存在所淹沒。空間前面是一家書店,後面則提供食物,音樂在播放,人們在交談和笑著。

紐約展覽中的工作室繪畫和書籍Laura Owens - Untitled (detail), 2012. Acrylic, oil, vinyl paint, charcoal, yarn, and cord on hand-dyed linen, 33 panels, 35 1/2 x 33 1/4 in. (90.2 x 84.5 cm) each. Collection of Maja Hoffmann/LUMA Foundation (Left) and Untitled (detail), 2012. Acrylic, oil, vinyl paint, charcoal, yarn, and cord on hand-dyed linen, 33 panels, 35 1/2 x 33 1/4 in. (90.2 x 84.5 cm) each. Collection of Maja Hoffmann/LUMA Foundation (Right), © the artist

美國之路

在那次開幕展覽之後,歐文斯決定繼續租用這個空間。她舉辦了其他藝術家的展覽,舉辦課程和講座,並放映電影。那為什麼不呢?這個空間是空著的。這是美國。為什麼有人不能租用他們想要的任何空間?但她在社區中的存在卻引發了一些居民的激烈反對。歐文斯被視為不受歡迎的佔據者,以及紐約市貴族化的預兆。代表博伊爾高地反貴族化運動的抗議者聚集在惠特尼博物館,抗議歐文斯的回顧展。他們也經常在她位於博伊爾高地的空間外抗議。

Owens 已經與抗議團體的代表會面,試圖達成共識,但他們要求她離開,並且不會接受任何其他要求。他們還希望她公開表示她來這裡是錯誤的,並且她已經吸取了教訓。但 Owens 不會離開。至少現在不會。她很勇敢。她有權在那裡。這種來自反城市化抗議者的恐嚇行為與歷史上那些恐嚇有色人種、宗教少數群體或難民的行為並無二致,試圖迫使他們不在「他們的社區」開設商業或購買房屋。美國在這種無稽之談上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它也有著多樣性和抵抗分裂權力的悠久傳統。如果你有機會看到她目前的惠特尼回顧展,請務必去看,不僅是為了發現為什麼 Laura Owens 拯救了繪畫。還是為了表達你對一位體現勇氣、創造力、獨創性和個性的人士的支持——這四個特徵定義了成為藝術家、美國人和自由人類的意義。

特色圖片:勞拉·歐文斯 - 無題,1997年。壓克力和油畫於畫布上,78 x 84 英寸(198.1 x 213.4 厘米)。米瑪和塞薇爾·雷耶斯收藏。© 藝術家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Minimalism in Abstract Art: A Journey Through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Expressions

Minimalism in Abstract Art: A Journey Through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Expressions

Minimalism has captivated the art world with its clarity, simplicity, and focus on the essentials. Emerging as a reaction against the expressive intensity of earlier movements like Abstract Expres...

閱讀更多
Notes and Reflections on Rothko in Paris­ by Dana Gordon
Category:Exhibition Reviews

《在巴黎的羅斯科:達娜·戈登的筆記與反思》

巴黎很冷。但它仍然擁有令人滿意的魅力,四周都是美麗。宏偉的馬克·羅斯科展覽在雪覆蓋的布洛涅森林新博物館,路易威登基金會,這是一座由弗蘭克·蓋瑞設計的華麗塑膠建築。它的餐廳叫做Frank。畫廊很不錯,畫作在非常昏暗的畫廊中以克制的聚光燈尊重地展示。一旦你的眼睛適應了,作品便在自身的能量中閃耀。 你首先會看到的房間裡展示了羅斯科1950年代的傑作。這些確實是傑作。在這些年裡,羅斯科建立了他持久...

閱讀更多
Mark Rothko: The Master of Color in Search of The Human Drama
Category:Art History

馬克·羅斯科:尋找人類戲劇的色彩大師

作為抽象表現主義和色域繪畫的關鍵主角,馬克·羅斯科(1903 – 1970)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觸及人類的處境,至今仍然如此。羅斯科以色彩大師而聞名,他的畫作遠不僅僅是對純粹繪畫元素的探索。儘管基於他作品的形式特質有許多解釋,這位藝術家展開了一段旅程,旨在吸引觀眾,探討情感,並通過豐富的顏料、色域以及色彩之間建立的關係,在畫布上引發一種經驗,喚起與藝術作品之間深刻...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