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瑪麗·科斯的藝術終於受到關注

Mary Corse's Art in the Spotlight – Finally

瑪麗·科斯的藝術終於受到關注

瑪麗·科斯正在聚光燈下的時刻,這有點像是一種雙關語。這位多學科藝術家自1960年代以來一直在用光作為藝術媒介。然而,儘管科斯幾十年來一直在引起我們對光及其奧秘的注意,但直到最近,機構藝術界才將她的思想和成就納入視野。最近在洛杉磯的凱恩·格里芬·科爾科倫畫廊舉行了一個回顧展,涵蓋了她過去50年的職業生涯。展覽中包括了一件名為“冷房”的宏偉作品——一個12英尺 x 12英尺 x 12英尺的正方形房間,冷卻至華氏40度。在房間內,觀眾發現牆上懸掛著一個正方形的白色霓虹燈箱。這個霓虹燈的目的是吸引觀眾朝向某種神秘且可能超越的事物。科斯認為,冷空氣能提高觀眾的意識。科斯首次構思“冷房”是在1967年,但這是她第一次真正建造一個。她將精力集中在其他許多基於光的作品上,同時也找到無數其他方式來探索光、空間和時間如何改變人類的感知。如果你錯過了她的回顧展,請不要擔心。更多的作品即將到來。2018年5月,將在Dia:Beacon揭幕一個新畫廊,展出她的四件作品,而在下個月,紐約的惠特尼博物館將舉辦她作品的重大調查展。這種認可來得不易,但也許科斯現在終於獲得認可是合適的。我們正處於人類歷史的一個時刻,現實似乎正在重新談判,而像她的作品可能幫助我們應對邏輯和理性的局限。

反射性是街頭藝術

瑪麗·科斯於1945年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的伯克利。作為青少年,她有幸成為一小群在私立學校學習藝術的學生之一,這所學校的老師畢業於喬伊納藝術學院(現稱加州藝術學院),這是一所位於洛杉磯北部的進步藝術學院。當大多數同齡學生還在學習基本的藝術和手工藝時,科斯卻在研究漢斯·霍夫曼的理論和抽象表現主義者的繪畫技術。那位老師對科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科斯不久後也搬到了洛杉磯,並在市中心租了一個藝術工作室。然後在1968年,她也獲得了喬伊納藝術學院的美術碩士學位。

在洛杉磯,Corse 開始研究光。她不僅對光如何照亮表面或表達顏色感興趣,還對光在感知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好奇。她對這個主題的研究使她接觸到一種叫做反射性的東西——將光線重新導向回其原始來源。反射性是市政交通部門依賴的原則,以使街道標誌在夜間可見。它們不是在標誌上放置燈光,而是插入微小的反射珠。這些珠子放大了照射到它們上的光,並將其以相同的方向發回來。這就是為什麼即使是少量的環境光也能使路標看起來發光。Corse 發現她可以通過將顏料與類似於路標上使用的微小棱鏡珠混合來實現類似的效果。她的反射性畫作將展覽燈光直接發回來源,使她的畫作變成隨著觀眾每一次移動而改變的動態物體。

瑪麗·科斯藝術與展覽Mary Corse - Untitled, 2017, glass microspheres in acrylic on canvas, 78 x 234 in, 198.1 x 594.4 cm, Photo: Ron Amstutz. Courtesy the artist,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and Kayne Griffin Corcoran, Los Angeles

用光作畫

除了她的 retroreflective 畫作外,Corse 也長期以來一直在直接光線作為媒介進行實驗。她製作光盒,有時直接將它們掛在牆上,有時從天花板上懸掛,還有時將燈光懸掛在次要表面上,如板子或畫布,然後將該表面掛在牆上。這些作品,如 1966 年的 "Untitled (White Light Series)",使美學期望和概括感到困惑。它們像畫作一樣懸掛在牆上,但它們也是雕塑作品。再者,主題似乎是光,因此這件作品實際上並不是關於它的表面或支撐物——而是關於被照亮的周圍空間。而且,某種感知和概念的東西也在發生。光是一種吸引力,但它也是刺眼的。這些作品中矛盾層出不窮。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美學物件:它們是邀請人們思考我們所認為的現實中固有的多重維度。

使科爾斯與她的同代人區別開來的是,她參與了一個形而上學的過程,以及一個物質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她保持開放,並在某種程度上變得更加開放。她好奇,對言辭謹慎,並對自己對現實的感知持懷疑態度。當被問及人類存在的本質時,她曾說過:“我們生活在一個抽象的感知多元宇宙中。”而在描述她的作品時,她曾表示希望人們與之互動,就像它是“超越思考的抽象感知體驗。”這正是最終吸引了惠特尼博物館和Dia:Beacon等機構關注科爾斯的原因。她創作的作品不僅美麗、工藝精湛且概念上無可辯駁;她的思維也引人入勝。她創造的美學遺物是她心理過程的延伸。它們在引發的效果面前是次要的。而正是這些效果可能會讓那些發現邏輯和理性有其局限性的人感到安慰。這些作品提醒我們,現實是主觀的,並且多重真理可以在同一空間和時間中共存。

瑪麗·科斯的光畫Mary Corse - Untitled (White Light Series), 1966, Wood, plexiglass, fluorescent tubes (left) and Untitled (Space + Electric Light), 1968, plexiglass, fluorescent tubes (right), © Mary Corse

特色圖片:瑪麗·科斯 - 無題(白色內帶,斜切),2008年,丙烯畫布上的玻璃微球,96 x 144 英寸,243.8 x 365.8 厘米,感謝藝術家及萊曼·毛平,紐約和香港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