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 - 你不知道的巴黎藝術博物館

UNESCO House - An Art Museum in Paris You Didn't Know About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 - 你不知道的巴黎藝術博物館

在巴黎的心臟地帶,位於受歡迎的第七區,距艾菲爾鐵塔東南方僅一公里半的地方,一個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的秘密藝術博物館隱藏在明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也被稱為世界遺產中心,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的總部。這座令人驚嘆的現代主義建築群因其建築風格而受到長期讚賞。最初創建它的九人設計團隊包括來自巴西、法國、意大利、瑞典和美國的代表。20世紀一些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都在這個團隊中,包括馬塞爾·布勞爾、查爾斯·勒柯布西耶、包豪斯創始人沃爾特·格羅皮烏斯和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設計師盧西奧·科斯塔,巴西利亞本身因其壯觀的藝術建築和公共空間而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但今天很少有人意識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藝術收藏之一的管理者。在這些建築瑰寶的牆內,以及它們周圍的場地和花園中,過去600年中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的數百件藝術作品全年免費向公眾展示。每當你在巴黎時,都可以參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瞥見一些作品。但如果你想要私人導覽,以便看到這個秘密博物館中更多的作品,只需發送電子郵件至visits@unesco.org即可。但要小心:獲得批准可能需要幾周的時間,所以不要猶豫!同時,在你等待的時候,這裡是這個獨一無二的藝術收藏的故事,以及你在參觀時可以期待找到的一些難忘藝術作品的樣本。

烏托邦夢想

UNESCO 是聯合國的一部分。因此,要全面了解其歷史和目的,我們必須首先看看聯合國成立的時間和原因。形成聯合國的憲章於1945年10月24日生效,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到兩個月。該憲章在戰爭仍在進行時的幾個月前首次簽署。而其存在的必要性源於幾年前首次表達的思想,早在1941年,在一份名為《大西洋憲章》的文件中。《大西洋憲章》基本上是一個計劃,描述了盟國希望在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的樣子。這是一份烏托邦宣言,完全基於這樣的希望:首先,軸心國可以被擊敗;其次,他們所控制的人口可以重新聚集成為和平的國際社會。該憲章包括了美好的目標,例如改善所有人的經濟和社會條件、自由使用國際水域、消除軍事力量作為實現政治變革的手段,以及所有國家的自決和自我治理。因此,當聯合國最終成立時,簽署國視其為這些理想的具體體現。

所以本質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基本上是聯合國的文化部門。它代表了人類文化超越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的理念,作為一個組織,它將來自所有國家的代表聚集在一起,以便他們能夠共同努力,確保人類的文化被理解並為未來的世代所保存。當然,就像聯合國一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並非沒有其反對者。一些國家將其視為一個干涉其內部政治和發展計劃的組織。另一些國家則認為它只真正代表了第一世界國家的議程,並過於強調歷史,而不是優先考慮那些在掙扎求生的群體的當前需求。畢竟,沒有什麼是完美的,有時聯合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目標確實與某些政治權力的目標相衝突。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代表的理想是源於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它所採取的計劃和倡議旨在防止再次發生全球武裝衝突。

藝術收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巴黎第十六區克萊貝大道的馬捷斯特酒店(今天稱為半島酒店)開始了它的存在。戰後,這棟建築有些破敗,辦公室工作人員佔用了臥室和浴室,有些人因為空間不足而將文件堆放在浴缸裡,這一情況頗具爭議。當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應該成為歷史藝術收藏的管理者的想法可能聽起來很瘋狂。但到了195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啟用時,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事實上,當設計方案一經確定,這些建築就明顯成為和平與繁榮的建築紀念碑。因此,這個想法迅速傳開,聯合國的每個成員國應該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捐贈一件藝術品,以代表他們獨特的文化遺產。一些國家貢獻了與他們歷史有關的作品。例如,當你參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時,你可能會注意到場地上有一個大型的禪園。這個花園是日本國的贈禮。但大多數其他國家則利用這個機會,邀請他們最著名的現代藝術家貢獻一件藝術品,以促進他們的文化,讓其在當前時刻顯得現代且相關。

巴勃羅·畢卡索藝術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家收藏Pablo Picasso - The Fall of Icarus, 1958, monumental mural adorning the walls inside UNESCO World Headquarters in Paris, image courtesy of the UNESCO Works of Art Collection

當時最著名的西班牙出生藝術家是巴勃羅·畢卡索。在1944年,畢卡索加入了共產黨,因此他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代表的理想主義願景並不政治一致。儘管如此,他同意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計一幅壁畫,只要他可以獨自決定主題。當他完成這幅名為伊卡洛斯的墮落的壁畫時,他和一群學生抗議其開幕——這證明了這位藝術家對政治的複雜情感。與此同時,他的同胞胡安·米羅也受邀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貢獻一件藝術作品。他利用這個機會創作了一對陶瓷牆。米羅已經在陶瓷方面實驗了十多年,但這是他當時最雄心勃勃的陶瓷項目。他創造了兩面由手工燒製的陶瓷磚製成的牆壁。在一面上,他畫了一幅名為月亮之牆的壁畫,而在另一面上,他畫了一幅名為太陽之牆的壁畫。儘管這一特定的牆面遭遇了挫折和困難,他後來仍會製作更多這樣的牆。

場地細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具體要求之一是所有藝術作品都必須考慮到場地的建築。藝術作品對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願景至關重要,但由於建築本身被視為藝術作品,因此藝術作品在美學上必須與結構或場地相競爭是優先考量。美國出生的藝術家亞歷山大·卡爾德尊重這一要求的最著名例子之一就是他。當他被邀請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貢獻一件藝術作品時,他開始設計一件可以安裝在場地外部的作品。他創作的作品名為螺旋。這是一個實心黑色的生物形態移動裝置,安放在一座模仿艾菲爾鐵塔形狀的塔頂上,優雅地在其後方升起。

亞歷山大·卡爾德的《螺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藝術收藏Spirale, a site specific mobile installed in the gardens of UNESCO House by Alexander Calder, made in 1958, image courtesy of the UNESCO Works of Art Collection

其他在永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收藏中有作品的藝術家包括代表瑞士的阿爾貝托·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亨利·摩爾(Henry Moore)(代表英國)、維克多·瓦薩雷利(Victor Vasarely)(代表匈牙利)、愛德華多·奇利達(Eduardo Chillida)(代表西班牙)、卡洛斯·克魯斯-迪茲(Carlos Cruz-Diez)(代表委內瑞拉)、魯菲諾·塔馬約(Rufino Tamayo)(代表墨西哥)、卡雷爾·阿佩爾(Karel Appel)(代表荷蘭)和阿弗羅·巴薩爾德拉(Afro Basaldella)(代表意大利)。但也許最有力的例子是藝術家尊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遺產的時刻,當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Tadao Ando)在1995年將他的冥想空間加入收藏。這個圓柱形的混凝土結構原本位於廣島,並在1945年的核爆炸中倖存下來。該建築經過去污處理並移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的場地。安藤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師競爭。他的提案為訪客提供了一個沉思的聖所,感覺就像是其周圍現代主義計劃的原創部分。它作為戰爭復活遺物的歷史,呼應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代表的救贖與希望的理念。

特色圖片:UNESCO - 標誌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