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亨利·摩爾雕塑中的滿與空
人類的身體不僅僅是一個單一的質量;它是由更小的質量累積而成的。而每個身體也是更大質量的一部分:那就是人類。而人類又是某個更大質量的一部分:那就是世界。雕塑家亨利·摩爾(Henry Moore)最恰當地表達了這一點,他說過:“整個自然是形狀和形式的無盡示範。”摩爾將他的職業生涯奉獻給形狀和形式的探索。儘管這聽起來很學術,但亨利·摩爾的雕塑並不僅僅是智力的物件。它們也不僅僅是美的物件。它們超越了智力主義和美學,將觀眾與更深層的事物聯繫起來。作為一位具象藝術家,然後作為一位抽象主義者,摩爾創作的作品基於人類身體與更大自然世界之間的關係。他的雕塑表達了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並且通過我們的感官,我們可以與某種永恆和普遍的事物相連。
亨利·摩爾雕塑 - 材料的真相
當雕塑家談論材料的真實性時,這是指一個物體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其所用資源的特質。胡桃木的材料真實性與大理石不同,而大理石的材料真實性又與雪花石膏不同,依此類推。亨利·摩爾相信材料真實性的力量。他拒絕了雕塑家應該使用模具或鑄件來創作作品的觀念。他提倡直接雕刻,因為這樣可以留下揭示物體物理本質的痕跡。在摩爾的時代,直接雕刻並不被廣泛接受,儘管一些其他有影響力的雕塑家也接受了這一理念。但對於摩爾來說,這不僅僅是一種理論;這是他的本性。
亨利·摩爾 - 1928年於聖詹姆斯地鐵大廈的《臥姿人物》浮雕。© 亨利·摩爾基金會。
摩爾是出生於英國約克郡一個煤礦小鎮卡斯特福德的工人階級家庭中的九個孩子之一。他的父母努力工作並做出犧牲,讓孩子們上學,以免他們必須用雙手工作。在11歲時,摩爾接觸到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讓亨利失望的是,他決定成為一名雕塑家。由於無法直接上大學,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加了民事服務步槍團,並在一次毒氣攻擊中受傷。戰後,當他能夠負擔藝術學校的學費時,他已經被自己的物質真相徹底塑造:他天生就適合辛勤工作和用手做事。直接雕刻不僅展現了他材料的特性,也展現了他的個性。
亨利·摩爾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臥像,1958年。© 亨利·摩爾基金會。
查克-穆爾與塞尚的婚姻
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摩爾在巴黎遇到了一件深刻而有意義的美學物件。那是一尊查克穆爾(Chac-mool),一座前哥倫布時期的阿茲特克雕塑,描繪了一個躺著的人形。這座雕塑的姿勢讓人聯想到米開朗基羅等古典雕塑家所雕刻的人物,但它的出現與這些影響無關,且相隔遙遠。這個人物的舉止和人性啟發了摩爾,他將這種形式視為一種普遍的東西,並開始以此進行創作。
亨利·摩爾 - 四件組合:臥姿人物。© 亨利·摩爾基金會。
摩爾將查克穆爾的精髓與受他最喜愛的畫作之一,塞尚的沐浴者所啟發的形象結合在一起。結果是一種標誌性的現代主義雕塑形式,他稱之為「臥姿人物」。他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探索臥姿人物,反覆回到這一主題,以此作為對體積和空間的發現的基礎。今天,摩爾的臥姿人物遍布全球,出現在六大洲的雕塑公園、自然空間和博物館中。他的第一個公共委託是在倫敦聖詹姆斯的地下建築上雕刻的浮雕臥姿人物。他最著名的作品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塞尚 - 《沐浴者》,1898-1905年,油畫,210.5 cm × 250.8 cm,費城藝術博物館,美國費城
簡化形式
摩爾的大多數躺姿雕像都是抽象的。他不斷地將人形的形狀簡化到其基本元素,然後將它們抽象化,使其類似於自然界中的形狀。他的生物形態、抽象的躺姿雕像似乎與自然景觀相類似,激勵許多人在其中找到人文主義的訊息。雖然他更喜歡儘量少談他的作品意義,但這種解釋與摩爾的藝術、人性和自然相互聯繫的哲學非常契合。
亨利·摩爾 - 躺姿雕像。© 亨利·摩爾基金會。
除了抽象化躺著的身體,摩爾還對其進行了解剖。他在這些雕像上打了洞,並評論道:“第一個在石頭上打出的洞是一種啟示。”他還通過將這些雕像分開成一組鬆散關聯的形狀來挑戰對體積和空間的認知,這些形狀單獨看時是抽象的,但當放在一起時卻暗示著一種人形。
亨利·摩爾 - 母親與孩子,1959年。© 亨利·摩爾基金會。
保護內在形態
在摩爾生產力的巔峰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他被徵召為戰爭藝術家。他創作了一系列繪畫,記錄了市民在轟炸襲擊期間擠在地下的情景。這些畫作捕捉了恐懼,當人類的形體在避難所中自我包裹,然後又在擁擠的身體堆中互相包裹。戰後,這種一種形體被保護在另一種形體內的概念在他的雕塑中隨處可見。他創作了多件名為母親與孩子的作品,有些作品喚起了母親形體內的孩子,而另一些則顯示了兩個分開的形體,但彼此擁擠在一起。
亨利·摩爾 - 頭盔頭 No.5, 1966. © 亨利·摩爾基金會.
他還通過一系列名為頭盔頭的作品探索了這個想法,創造出有時只包含空間的頭盔形狀,而其他時候則包含被保護的次級形狀。這些保護性雕塑以質量和周圍空間為主題。在形式上,它們檢視了空間的充實與空虛。在人文主義的意義上,它們展示了我們最基本的現實:對安全的需求。
亨利·摩爾 - 三個脊椎形狀,1978-79年,位於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政廳外。© 亨利·摩爾基金會。
形式練習
在1947年,摩爾的當代法國作家雷蒙·奎諾(Raymond Queneau)寫了一本名為“風格練習”的書,書中以99種不同的文學風格講述了同一個簡短的軼事。可以說亨利·摩爾(Henry Moore)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採取了類似的方法。他以多種不同的方式追求幾個主題,專注於一小範圍的關注點,如形狀、形式以及它們與空間的互動。但如果這就是他所做的一切,他就不會在20世紀的抽象藝術上留下如此傳奇的印記。
摩爾的偉大理念始終是人性;這一點在考慮他的公共雕塑時最為明顯,這些雕塑如今存在於38個國家。摩爾希望它們能被觸摸、攀爬、探索和居住。它們存在於我們所有的感官中。摩爾曾說過:“我們對形狀和形式的認識,通常是一種視覺和觸覺經驗的混合……一個孩子從玩弄一個球中學習圓形,遠比僅僅看著它來得多。” 從摩爾的作品中,我們確實學到了圓形,還有物質性、形式、空間以及許多其他形式和觸覺的事物。但我們還學到了一些更重要的東西:關於我們與景觀、彼此、自然和我們自己之間的相互聯繫。
特色圖片:查克穆爾,一種在史前墨西哥廣泛發現的雕塑形象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