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驱动抽象 - 关于克诺德勒丑闻的新纪录片》
纪录片《被驱动的抽象》重温了臭名昭著的Knoedler丑闻。2011年,在经营了165年后,Knoedler & Co.,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美术画廊之一,因电影制片人达里亚·普赖斯所称的“现代美国艺术史上最大的伪造骗局”而崩溃。画廊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宣布关闭,提前结束了由粘土和泥土雕塑家查尔斯·西蒙兹策划的长期展览,声明:“Knoedler画廊的所有者深感遗憾地宣布其关闭……画廊工作人员正在协助有序结束[the]画廊的运营。”当时一些业内人士,但公众知之甚少,知道的是,在1994年开始的15年间,Knoedler画廊的总裁安·弗里德曼一直在购买和转售归属于20世纪一些最杰出的美国抽象艺术家的伪造画作,包括巴尼特Newman、杰克逊·波洛克、罗伯特·马瑟韦尔、Lee·克拉斯纳和马克·罗斯科。弗里德曼声称自己被误导,认为这些画作来自一个她只知道的神秘个体——X先生的未知20世纪美国大师作品收藏。没有一幅画作曾被见过,也没有任何原始销售的文件存在。与此同时,多位专家对这些作品的真实性表示担忧,几位专家向弗里德曼提供了似乎证明这些作品是伪造的临床数据。尽管如此,弗里德曼仍继续转售这些作品,直到最后为其真实性辩护,甚至在纽约军械展等受人尊敬的场所公开展出这些作品。这些伪造作品的销售最终为Knoedler带来了超过6000万美元的收入,至今,弗里德曼声称自己只是这个骗局的另一个受害者。
人类的故事
如果《被迫抽象》仅仅重述了Knoedler的堕落故事,而这一故事在近十年前的实时报道中被媒体详尽覆盖,那么这部电影就几乎没有观看的价值。幸运的是,它做得比这更多。它对戏剧中所有参与者进行了公正的描绘——经销商、收藏家、律师、发起计划的商人、他们雇佣的被虐待情人作为中介,以及那位在皇后区与家人过着朴素生活的中国画家,他伪造了十多位抽象艺术天才的作品。电影避免仅仅陈述显而易见的事实——即蓝筹艺术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庞氏骗局,精英、富有的艺术买家和卖家常常互相欺骗——而是提供了故事人性的一瞥,这或许并不像它的哲学性那样有毒。
被驱动到抽象 - 律师尼卡斯假罗斯科假波洛克。照片:草hopper图片
一开始,我们遇到了看似诈骗的主要实施者:一位来自长岛的女性,名叫格拉菲拉·罗萨莱斯,她声称是神秘的X先生的美国代表。罗萨莱斯说服弗里德曼相信,她的客户是一个已故富人的儿子,因各种原因无法透露其身份,包括因为他据称过着秘密的同性恋生活。根据罗萨莱斯的说法,X先生在20世纪中叶住在纽约,并且以没有文件的方式直接从艺术家那里购买了他收藏中的大部分画作,或者在不幸的是已经去世的经销商的帮助下购买。起初被描绘成反派的罗萨莱斯,最终被揭示为受害者。真正的主谋——她的男友何塞·卡洛斯·贝尔甘提尼奥斯·迪亚斯——显然对罗萨莱斯进行了身体虐待,迫使她参与这个阴谋。
狡猾的伪造者
弗里德曼最初也被描绘成一个反派。检察官问,凭借她的专业知识,任何人怎么可能愚蠢到相信罗萨莱斯所讲的荒谬且频繁变化的故事,以及任何人凭借她的声誉怎么能如此厚颜无耻地忽视鉴定专家的建议。然而,主要通过她律师的同情言辞,这部电影有说服力地论证了她一生的经验正是弗里德曼如此愿意相信X先生的离奇故事的原因。任何在画廊界待过的人都知道,匿名对高价艺术交易至关重要,富人们常常隐藏他们个人生活的事实,艺术家们常常在不涉及经销商的情况下,将作品从工作室的后门出售,且通常没有收据。此外,有时鉴定者和科学分析是错误的——虽然不常见,但足够频繁,以至于想要相信的人有很多机会去抓住希望的稻草。
被驱动到抽象 - 《纽约时报》记者帕特里夏·科恩拼错了波洛克的签名。照片:Grasshopper Pictures
这部电影提供的最感人的肖像是关于真正创造伪作的艺术家,一位名叫钱培申的中国移民。与他的艺术学校同学的访谈描绘了钱培申作为一个在纽约街头挣扎着出售自己作品的饥饿艺术家的形象。当有客户想要著名画作的复制品时,钱培申欣然满足他们,显然认为他们只是想把画挂在自己的墙上。他用他们为复制品支付的微薄几千美元来偿还他在皇后区的房屋按揭,并把家人从中国接过来。钱培申声称他是通过阅读报纸上的诈骗新闻了解到这些伪造的百万美元销售的。对监狱的恐惧让他逃回中国,在那里他现在努力让自己因自己的艺术成就而被人知晓。《驱动抽象》提出了许多关于艺术市场脆弱性的观点,但对我来说,这部电影提出的最迷人的问题是关于这位画家的,他成功地复制了许多不同抽象艺术大师的创作方法和视觉语言,足以欺骗数十位专家。在一个艺术家们通常让助手完成他们作品的领域,钱培申的故事让我不禁思考,究竟是谁画的画真的有多重要,只要我们喜欢我们所看到的?
特色图片: 被驱动到抽象 - 诺德勒画廊 锁住的门。摄影:草hopper图片
所有图片仅用于说明目的
由 Barcio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