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立体主义如何预示了纯抽象
在世界上看似对立的力量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正如20世纪初艺术界的两个主要、同时发生的趋势:分析立体主义和纯抽象艺术。一方面是与分析立体主义相关的艺术家,著名的名字如巴勃罗·毕加索和乔治·布拉克,这些天才致力于发现一种概念上超现实的艺术创作方式。另一方面是与纯抽象艺术相关的艺术家,如瓦西里·康定斯基,他们致力于发现一种完全非具象的艺术。尽管看似截然相反,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却密不可分。通过拆解客观现实以更全面地呈现它,分析立体主义者帮助纯抽象艺术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什么是分析立体主义?
当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历史学家谈论分析立体主义时,他们指的是1908年至1912年间出现的一种绘画倾向。在此之前,绘画被视为二维(如果缺乏深度)或三维(如果通过阴影等技术赋予深度感)。在那段时间里,一小群艺术家以巴勃罗·毕加索和乔治·布拉克为首,进行了一场旨在将绘画带入第四维度的革命性美学实验。
传统的绘画方式依赖于艺术家从单一视角进行创作。虽然这适合展示主题的瞬间图像,但并没有达到毕加索所认为的现实,即从多个视角同时感知。为了实现运动感和时间流逝感(第四维),毕加索和他的同事布拉克放弃了单一视角的使用。他们的论点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从多种不同的视角感知物体。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线下,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有时是移动的,有时是静止的。他们的实验旨在以这种更现实的方式展示他们的主题,从多个不同的视点同时呈现。
巴勃罗·毕加索 - 《安布罗瓦斯·沃拉尔肖像》,1910年,油画。93 x 66 厘米,莫斯科普希金美术馆,© 2017 巴勃罗·毕加索遗产 / 艺术家权利协会(ARS),纽约
同时性
他们对这种多视角绘画的称呼是同时性。他们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光线和不同的时间段绘制主题的各个部分,然后将这些部分组合到一个平面上,展示所有不同的视角,而不对任何一个视角给予特别的偏好。为了增强这种效果,他们保持了简单的色彩调色板,避免使用阴影或任何其他会增加画面深度的技巧。结果是一个扁平的多视角图像,似乎由简化的几何形状组成。
对于一个普通观察者来说,分析立体主义的画作可能显得抽象。但真正的分析立体主义并不是抽象;它更是一种增强现实主义的形式。毕加索和布拉克的实验结果,在他们看来,是对其主题的更现实的表现,至少从概念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是从字面上来看。我们现在所称的分析立体主义的最早例子之一是毕加索的安布罗瓦兹·沃拉尔肖像,创作于1909年。在这幅画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主题意在表现,而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光线和不同的平面则给我们一种运动和同时性的感觉,增强了我们对主题存在的理解。
瓦西里·康丁斯基 - 《牛》,1910年,油画,95.5厘米 x 105厘米
与此同时,在慕尼黑
同年,毕加索在巴黎创作了他的安布罗伊斯·沃拉尔肖像,而瓦西里·康定斯基,这位很快将被认为是纯抽象艺术发明者的艺术家,正在德国进行自己的美学实验。康定斯基也在研究平面性和美学词汇的简化,但出于与毕加索和布拉克不同的原因。康定斯基的使命是创作完全抽象的画作。他相信,正如器乐音乐一样,视觉艺术也能够通过纯粹的抽象层面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甚至可能传达一种精神感。
康定斯基的实验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艺术中许多不同趋势的延伸和巅峰。他将绘画分解为其基本元素,如颜色、线条和形状,并学习这些元素各自可能传达的意义。他相信,这些元素可以与不同的音乐音符、调性或节奏进行比较,因为它们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康定斯基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之一是他的画作《牛》,尽管显然是具象的,但却实现了空间的扁平化和对画面美学元素的激进解构。
瓦西里·康丁斯基 - 无题(第一幅抽象水彩),1910年,水彩、印度墨水和铅笔在纸上,49.6 × 64.8 厘米,乔治·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
世界联合
所以在法国,毕加索和布拉克正在扁平化他们的图像,减少他们的美学词汇,以便能够有效地从多个不同的视角以简化的方式表现他们的主题。而在德国,康定斯基也在追求平面性和二维性,并且也在简化他的图像,但原因不同。康定斯基和其他持相似观点的人并不是使用几何形状来增强观众对绘画主题的理解,而是探索如果独立于具象主题使用几何形状,可能会获得什么样的意义。
对艺术家不同实验目的毫无所知的人,可能会看到他们的某一幅画作,并带着与实际意图截然不同的概念离开。但这两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在意图上却是相当对立的。在他创作牛的同一年,康定斯基取得了突破。他将自己关于本能、灵性和色彩的理论与分析立体派关于平面性和几何简化的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大多数历史学家现在认为的第一幅纯粹抽象的画作:无题(第一幅抽象水彩画)。
让·梅齐涅 - 茶歇,1911年,油画纸上,75.9 x 70.2 厘米,费城艺术博物馆,路易丝和沃尔特·阿伦斯伯格收藏,1950年,费城
多重同时性
今天想象康定斯基的无题(第一幅抽象水彩画)以及毕加索和布拉克的分析立体主义画作所引起的轰动,真是有趣,许多画家一定感到他们需要站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许多其他画家开始采用分析立体主义,并与毕加索和布拉克一起继续在他们的作品中探索第四维度。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的画作变得越来越简化,清晰地展示了分析立体主义的本质。例如,画家让·梅青格的茶歇,被认为是分析立体主义意图的一个特别直接,甚至有些明显的例子。它有效地展示了同时性,同时依赖于有限数量的不同视角。
其他分析立体主义者的作品则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得更加密集和复杂,使得识别主题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个例子是巴勃罗·毕加索的手风琴演奏者,创作于1911年。尽管毕加索并不打算将其作为一幅抽象画,但至今许多观众误解了这幅作品,认为它是抽象的,仅仅因为很难辨认出所表现的内容;尤其是在许多其他画家同时故意尝试创作抽象作品的背景下。
巴勃罗·毕加索《手风琴演奏者》,1911年,油画,130.2 x 89.5 cm,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 2017 巴勃罗·毕加索遗产 / 艺术家权利协会(ARS),纽约
意图真的重要吗?
人们常常注意到,当阅读一首诗时,如果你恰好认识诗人,效果就会有所不同。对于一幅画、一首音乐,或者任何艺术作品,也可以轻易地说出同样的话。尽管分析立体主义者并不打算为纯抽象艺术的兴起做出贡献,但那些不认识他们的普通观众,以及对他们作品背后的理论一无所知的人,毫无疑问会对作品产生与艺术家意图无关的反应。
无论他们是否有意,分析立体主义者通过让公众,包括评论家和历史学家,接受对结构和透视的实验,帮助了纯抽象主义者。他们的作品似乎是非表现性的,尽管它仍然包含主题,因此除了分析立体主义者希望观众感受到的东西外,他们在潜意识层面上也感受到其他东西。帮助观众将潜意识的情感反应与看似非表现性的图像进行情境化的贡献,是分析立体主义对纯抽象演变所做的最重要的贡献。
是的,分析立体主义和纯抽象在意图上是对立的力量。但通过挑战画面平面并扭曲公众对表现现实的感知,分析立体主义补充了纯抽象,并帮助其在公众领域获得接受。尽管看似对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方法却相互促进,促进了彼此的成功。
所有图片仅用于说明目的
由 Barcio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