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姆斯·斯坦福的曼荼罗闪耀禅意
作为一个孩子,詹姆斯·斯坦福 对美术几乎没有经验。他于1948年出生在拉斯维加斯,距离该市合法化赌博已有13年,距离美国政府开始在周边沙漠测试核弹则只有3年。当时这个新兴的罪恶之城充满了风险和各种干扰,但它没有提供艺术博物馆。事实上,斯坦福第一次参观的博物馆是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那时他20岁。他回忆起那次参观,称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美术,并表示那是一次个人的宗教体验。斯坦福描述了他站在15世纪荷兰主义者画家罗吉尔·范德维登的画作《下葬》面前,欣赏艺术家用来勾勒画中人物的精细技法,这使得人物似乎从场景的其余部分浮现出来。当他深深凝视画作的表面时,他晕倒了。他失去了意识15分钟。当他醒来时,他报告说对范德维登用来创作这幅画的许多绘画技巧有了“闪电般的领悟”。“这开始了我对绘画的热爱,”斯坦福说。“对我来说,这是一部分我的个人宗教。”今天,斯坦福的作品在观众中激发出准宗教的体验。他仍然生活和工作在拉斯维加斯的原子霓虹沙漠中,已成为古老观念的当代大使,即灵性与艺术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计算不可计算的
斯坦福的作品中,最直接表达他对艺术精神潜力信仰的是他的一系列数字摄影拼贴作品,他称之为“因陀罗的宝珠”。尽管他将这些作品描述为完全抽象,但它们包含许多具象图像的片段,并且从叙事的印度教/佛教美学传统中汲取灵感。在一部近2000年的东亚经典《华严经》的第30卷中写道:“宇宙是无法言喻的无限,因此知识的总范围和细节也是如此。”这本书也被称为《不可计数》,因为它的重点是无穷的主题。不可计数的无穷正是斯坦福试图通过他的“因陀罗的宝珠”来表达的。他借用了因陀罗的故事作为标题,因陀罗是一个常常与宙斯相提并论的吠陀印度教神祇。传说中,一张网悬挂在因陀罗居住的宫殿上。这张网在每个连接点上都有一颗宝珠。每颗宝珠都反射出其他每颗宝珠——这是对万物相互关联性的隐喻。
詹姆斯·斯坦福 - 闪耀的禅 - 火烈鸟希尔顿酒店。© 詹姆斯·斯坦福
在图像上,斯坦福根据古代印度教和佛教图像的设计原则,设计了他的“因陀罗的宝珠”。前缀“manda”意为本质,后缀“la”意为容器。因此,曼荼罗被视为本质的容器——整体的表现。视觉上,曼荼罗是几何形状,包含了具象和抽象图像的混合。它们通常呈现为一个带有内圆的正方形,内圆本身包含额外的正方形。在构图的中心应该有一个点,代表原始的创造力量,原始的无限整体本质的容器。曼荼罗被视为艺术,同时也被认为是冥想工具。那些创造曼荼罗的人经过多年的艺术技巧和精神传统的训练。与印度教和佛教的曼荼罗一样,斯坦福希望他的“因陀罗的宝珠”不仅因其美丽而受到欣赏,还因其可能揭示的智慧而受到重视,这在理论上可能有助于观众追求启蒙。
詹姆斯·斯坦福 - Binions V-1. © 詹姆斯·斯坦福
无限之光
为了创作他重新构想的当代曼荼罗,斯坦福转向代表拉斯维加斯神祇的标志和符号——赌场、酒店和酒吧。他拍摄它们历史悠久的霓虹外立面和Googie建筑元素,从照片中裁剪出各种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用作几何重复图案的构建块。他作品的中心点不是一位神祇,而是一个视觉焦点,从这里形状、线条、颜色和图案——抽象艺术的构建块——演变而来。比喻地说,斯坦福为这些作品所借用的图像与他自己生活开始时的怀旧起点相关。通过裁剪和数字化修改源照片,他重新排列了它们的基本元素,像珠宝一样将它们打碎,产生的无尽碎片现在可能永远在时间和空间中相互反射。
詹姆斯·斯坦福 - 闪耀的禅 - Awaz. © 詹姆斯·斯坦福
在斯坦福的作品中隐藏着的问题与传统曼荼罗中隐藏的问题一样多。观众应该对这些图片进行冥想吗?我们应该思考这些符号和标志的闪现所激发的联想吗?光与暗的极端重要吗?还是这些问题实际上只是分散注意力,让我们无法理解曼荼罗的真正信息?关于如何解读这些迷人而独特的艺术作品的一个指导来源可以在它们与传统印度教和佛教曼荼罗共享的单一设计元素中找到:它们对视角的依赖。如果你把这些图片平放在地上,然后从一个角度看它们,离你最近的图像会是倒置的。最远的图像会是正立的。左右两侧的图像会是倾斜的。只有当你站在图片的中心,逐一转身面对每个方向时,各种视角才会开始看起来相同。也许在作品的这一方面有一个教训。斯坦福与我们分享的观念是,在艺术和灵性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观察,并意识到看待事物的方式有很多种。你认为真实的东西仅仅取决于你所站的位置。
特色图片:詹姆斯·斯坦福 - 幸运女士。© 詹姆斯·斯坦福
所有图片仅用于说明目的
由 Barcio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