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间弥生的无限艺术
草间弥生 是永恒的。快到90岁,这位富有远见的艺术家每天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六点仍在她的工作室工作。每晚结束后,她返回位于附近精神病院的家,在那里她选择生活了40年。草间因其标志性作品而闻名,例如她的无限网画作和她的镜面无限房间,这些作品往往源于草间所经历的幻觉。关于她在1954年经历的一次幻觉,草间说:“有一天,我在看桌子上桌布的红色花卉图案,当我抬头时,我看到同样的图案覆盖在天花板、窗户和墙壁上,最后遍布整个房间、我的身体和宇宙。我感觉自己开始自我消融,旋转在无尽时间的无限和空间的绝对中,变得无足轻重。”草间并没有隐藏或拒绝这些幻觉,而是拥抱她的视野,并将她的生命奉献给通过艺术表达她所看到的本质真理:我们都是永恒、无限宇宙的平等部分。
波点的崛起
如果有一个美学元素是草间弥生最为人知的,那就是波点。波点在她作品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她的青春时期。草间弥生于1929年出生在日本长野县松本市。她在年轻时就知道自己会成为一名艺术家。但她的母亲坚持要她为作为富人妻子的家庭生活做准备。尽管母亲每天都在责骂她,甚至扔掉她的艺术用品,草间弥生仍然继续画画和创作。我们从她那里得到的最早的艺术作品之一是在她10岁时创作的。这是一幅她母亲的肖像,脸上覆盖着波点,穿着波点和服,站在布满波点的夜空下。
对于草间弥生来说,波点是象征性的。它们在她的画作、雕塑、装置艺术中、在与她合作的表演者的身体和服装上、在她的时尚作品和她设计的产品中以无数的数量出现。她说波点代表宇宙中的一切,从星星和行星到个体。通过将事物覆盖上波点,她表达了所有事物由相同的物质组成的理念,尽管它们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正如她在自传《无限网》中所说:“红色、绿色和黄色的波点可以是代表地球、太阳或月亮的圆圈。它们的形状和所代表的意义并不重要。我在人的身体上画波点,借助这些波点,人们将自我消失,回归宇宙的本质。”
草间弥生 - 南瓜 GB-D, 2004, 摄影版权 Moin Gallery, © 草间弥生
无限之旅
草间弥生在1950年代初期在她的家乡松本举办了第一次个人展览。展览展示了充满复杂波点和线条网络的生物形态抽象画。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功,草间意识到她对全球声誉的追求需要她离开日本。1957年,她勇敢地搬到了华盛顿州的西雅图。但在西雅图待了一年后,草间意识到美国艺术界的中心在纽约。她给艺术家乔治亚·欧姬芙写信,询问她的建议。欧姬芙回复了,第二年草间成功地搬到了纽约。
在一年内,草间弥生在纽约市和其他几个东海岸城市享受着个人展览。1961年,她将工作室搬到了与唐纳德·贾德和埃娃·赫斯同一栋楼里,他们都成为了她的密友。此时,草间弥生的创作围绕着积累的概念。她正在创作大型的无限网画作,由圆点的积累构成,以及以阴茎的积累为特色的雕塑。然后在1963年,她有了一个突破,将她的积累概念扩展到了永恒。这个突破以无限镜子的形式出现,这是一个每个表面都覆盖着镜子的封闭房间。通过在镜子房间中引入彩色灯光、涂有圆点的画作或覆盖着圆点的物体,圆点的积累可以无限延伸到看似无尽的空间中。
草间弥生 - 镜面房间,1997年,摄影版权归Sakurado Fine Arts,© 草间弥生
爱自己
她的画作、雕塑和无限镜子为草间弥生带来了许多批评关注,1966年她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基于她对积累和波尔卡圆点的双重理念,她为展会创作了一个露天装置,称之为水仙花园。在希腊神话中,水仙是一个异常美丽的年轻人,他对自己的倒影产生了如此强烈的痴迷,以至于被其麻痹,最终只能盯着自己,直到死去。对于水仙花园,草间弥生创造了数百个小型镜面球体,并将它们聚集在一个草坡上。
草间弥生在《水仙花园》旁展示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你的自恋待售”,并提供以每个2美元(美国)的价格出售镜面球体。这个牌子让展会组织者感到恼火,他们让她把牌子拿下,但在一些幸运的观众能够购买到球体之前并没有做到。令人惊讶的是,在草间弥生的手中,原本令人厌恶的水仙变成了一个令人同情的角色。每个球体代表一个人,而每位欣赏这件作品的观众也能在每个球体中看到其他观众的影像。这是自爱的表现,但也是一个表达:通过欣赏自己,我们默认地欣赏他人。
草间弥生 - 水仙花园,1966-2011,照片来源:Galerie Mitterand,© 草间弥生
返回日本
草间弥生在1960年代所完成的工作与她的同时代人所想象的截然不同。许多人,包括克劳斯·奥尔登堡和安迪·沃霍尔,都模仿了她的想法。最明显的是,希腊出生的艺术家卢卡斯·萨马拉斯在1966年建造了一个镜面房间,这件作品被誉为开创性之作。但当然,草间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实现了这个想法。尽管她的作品被足够认可以至于被模仿,草间几乎无法靠艺术谋生。尽管如此,她的雄心壮志不减,工作得非常努力,以至于最终不得不因疲惫而住院。1973年,她终于感到如此疲惫和沮丧,以至于回到日本时感到生病和失败。
但她的创造力很快重新显现出来。在日本,草间弥生开始写作,完成了几部先锋小说和短篇故事及诗集。她还拍摄了电影,并尝试做艺术经销商。但在1977年,仍然受到幻觉和严重恐惧的困扰,她自愿入住了精神病院,并至今仍住在那里。对她来说,入住医院并不是一种失败。她去那里是为了理解自己的状况,并通过艺术继续审视它。
草间弥生 - 《通往永恒空间的指引》,2015年,草间弥生:无限理论,莫斯科当代艺术博物馆,摄影:莉莉·伊多夫
恨之者会爱
如果这篇文章听起来更像是对草间弥生的情书而不是一篇信息性文章,我承认我对她的作品有一定的偏见。但我也会公平地承认,有很多人并不欣赏草间所取得的成就。例如,在1960年代,她以众多公共狂欢活动激怒了评论家,在这些活动中,她会用波点覆盖裸体参与者,然后穿着波点连体衣在他们中间走动,指挥他们的爱情活动。作为其中一次活动的一部分,作为对越南战争的抗议,草间甚至写信给时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提议以身体上的结合换取战争的结束。
草野心平致理查德·尼克松的信,约1968年,图片来自Tumblr
更近一步,在2012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位司法部长谴责了一件名为千只眼睛的公共草间弥生作品,该作品安装在布里斯班最高法院大楼外。部长认为这件作品是浪费金钱,显然没有意识到在那时,草间弥生的一件不那么重要的作品创下了女性艺术家作品拍卖价格最高的纪录。为了创作千只眼睛,草间弥生手工绘制了每只眼睛。很容易感受到它们存在的独特性与同时存在的相似性。司法部长所感到冒犯的内容很难想象。也许他不喜欢有这么多眼睛在注视他的活动。或者他只是根本不理解这件作品中隐藏的明白的信息:选择忽视或欣赏任何事物就是选择忽视或欣赏自己,因为我们都是一体的。
草间弥生 - 《千只眼睛》,2012年,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布里斯班最高法院和地区法院大楼外的装置艺术
特色图片:草间弥生 - 爱在呼唤,2013年,镜面无限房间,图片由M. Strasser提供,Flickr创意共享
所有图片仅用于说明目的
由 Barcio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