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塔的故事:布鲁塞尔的瑰宝差点未能诞生
在建成超过60年后,布鲁塞尔的原子塔已成为欧洲最受喜爱的建筑之一。然而,当它首次建成时,批评家们却将其视为耻辱。这座不锈钢的原子时代标志,阴森地耸立在布鲁塞尔首都地区的海塞尔高原上。它的设计旨在复制一个铁晶体单元格的1650亿倍放大,形状大致类似于一个102米高的玩具插头。它的九个直径18米的球体中有六个是可居住的:其中几个包括博物馆展览;一个是儿童学习环境;而顶部的球体则设有全景观景台和一家提供正宗比利时季节性美食的餐厅。这些球体通过一系列管道连接,设有欧洲最长的自动扶梯和一部在建造时是世界上最快的电梯,且是最有趣的电梯之一,透明的天花板让乘客在舱体穿过发光的几何轴时可以向上看。当它为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而建时,工程师们只设计了原子塔的使用寿命为六个月。然而,随着每个月的过去,建筑的壮观美学特质和迷人的内部设施显然使其成为了布鲁塞尔的地标。尽管像西比尔·莫霍利-纳吉这样的知名人士对其提出批评,她是包豪斯艺术家拉斯洛·莫霍利-纳吉的妻子,她称原子塔“笨拙、空洞,与可能导致我们所有人灭亡的可见力量毫无关系”,但公众却将其视为一颗瑰宝。它的持续存在证明了当建筑的抽象特质与日常人类生活的文化现实交汇时,所能实现的独特协同效应。
希望的理由
人们很容易列出一长串理由,说明当初构思时,原子塔是多么荒谬。首先,它被计划作为对原子能希望力量的纪念。尽管事实上,世界在1950年代初对原子能的唯一真实体验,就是对摧毁长崎和广岛的原子爆炸的记忆,以及随之而来的地面核试验的轰炸。1953年,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试图通过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的题为《和平的原子》的演讲来改变这种看法。随后的《和平的原子》计划资助了世界上第一批核电反应堆的建设。欧洲的第一座核反应堆原本计划在比利时,这一伟大的成就本应由原子塔来突出,作为第一次战后世界博览会的建筑明星。
然而,在博览会开幕前两年,比利时的核反应堆项目被取消,部分原因显然是因为人们认为将其放置在比利时皇家住所附近存在危险。尽管如此,原子球体仍然继续推进。然而,其他荒谬之事仍在增加。例如,原本的形状旨在表现一个铁晶体,但铁不能用于核反应堆。此外,原始建筑是用铝板覆盖的,而不是铁。(铝至少可以用于产生核反应。)尽管这些有趣的不一致之处,以及来自批评者的不友好反应,简单的事实是,原子球体看起来非常酷,并且很有趣。公众对学术技术细节并不在意——人们当时和现在关心的只是这座建筑以一种异想天开的方式改变了美学环境,并提供了独特的感知体验。这些抽象的特质比最初用来证明建筑的任何奇怪逻辑更重要——进一步证明了艺术中的意图不如主观价值重要。
经久耐用
原子塔的奇迹之一是它仍然屹立不倒。最初的设计非常脆弱,初步模型预测在仅80公里/小时的风速下,建筑物会翻倒。由于布鲁塞尔的风速几乎常常是这个速度的两倍,因此进行了快速的设计更改以稳定建筑。然而,这座结构最初并不打算持续超过六个月。由于公众的喜爱,它从未被拆除,但几十年来也没有进行任何严肃的维护。第一次维修直到2004年才进行,当时它终于关闭了两年,以进行全面翻新,以迎接其50周年纪念。作为这些翻新的一部分,外部的铝面板被不锈钢替换——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选择,因为这种材料具有独特的特性。不锈钢主要由铁制成,更符合原始设计的意图,但不锈钢又不能用作核燃料。然而,它被用作反应堆中的 containment 材料。
作为翻新的一部分,整个原子塔的外部安装了LED灯,因此整个结构在夜间会亮起。考虑到LED技术的高效性,这些灯可能是建筑物最令人期待的方面。或者同样令人期待的是原子塔餐厅的厨师亚历山大·马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旧铝板被拍卖以帮助支付翻新费用,而不是简单地被扔进垃圾填埋场,这也是一个好兆头。或者,也许最令人期待的是,在翻新后,原子塔成为了一场法律斗争的中心,以确保公民在公共领域拍摄艺术和建筑的权利。多年来,比利时艺术家和作家集体比利时作者协会(Société d'Auteurs Belge – Belgische Auteurs Maatschappij,SABAM)声称对所有原子塔的公共图像拥有版权,这意味着在2075年之前(即其建筑师安德烈·瓦特凯因去世75年后)不允许公开拍摄该结构。他们荒谬的主张促使比利时在2016年通过了一项《全景自由法案》,因此现在任何人都可以分享这座建筑或比利时公共领域中的任何其他建筑或艺术作品的照片。也许这些并不是原子塔的设计者和规划者所设想的令人期待的愿景,但它们足以让人们拥抱这个特殊的标志,并将其列入你的旅行清单。
特色图片: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原子球体结构。
所有图片仅用于说明目的
由菲利普 Barc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