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抽象存在於物質中 - 朱爾斯·奧利茲基

Abstraction is in the Physical - Jules Olitski

抽象存在於物質中 - 朱爾斯·奧利茲基

烏克蘭裔美國藝術家朱爾斯·奧利茨基(1922 – 2007)的職業生涯提醒我們,藝術並不是一項固定的人類努力,必須由每位從業者以相同的方式進行,就像飛行客機一樣。藝術家應該完全自由地隨時重新定義這個領域。奧利茲基唯一受到的指導因素是:他的直覺。他會有一個影像的願景,或是他想要捕捉的感覺,或是他想要表現的物質存在,然後開始努力實現它。無論他的願景是否符合潮流或品味都無所謂。大多數人稱他的作品為抽象,但他自己並不這樣區分,也許是因為他對於繪畫的特定願景對他來說就是一種主題。如果一個人夢想著畫出懸浮在空中的顏色噴霧,然後畫出一幅實現那個夢想的畫,那幅畫正是它所描述的:一幅懸浮在空中的顏色噴霧的畫。還能有多具體呢?談到對其他藝術家的建議,奧利茲基曾說過:“不期待任何事。做好你的工作。慶祝!”他可能也給觀眾提供了類似的建議:“不期待任何事。看作品。慶祝!”然而,藝術欣賞與藝術批評是兩種不同的樂趣。批評家、歷史學家和藝術經銷商長期以來一直難以確定奧利茲基在被稱為藝術史的線性童話中應該放在哪裡,也許是因為奧利茲基從未在意自己適合放在哪裡。他經常切換風格、媒介和方法,以至於不僅難以歷史化,也難以商品化,因為許多收藏家希望能夠用方便的簡稱來談論他們所收藏的藝術家:“這是網格畫家。這是畫蜘蛛的女士。這是畫盒子的家伙。等等。”你無法用這種方式來描述奧利茲基。他做了太多事情,無法僅僅以一種方式被認識。因此,我們只有一個選擇——最好的選擇:“不期待任何事。看畫作。慶祝。”

在邊緣的繪畫

出生於現今烏克蘭的斯諾夫斯克,奧利茨基在一歲時與母親移民到美國,因為他的父親被當地的蘇聯專員謀殺。他們定居在紐約布魯克林,到了高中,奧利茨基展現出對藝術的高度傾向。他贏得了一個獎學金在曼哈頓學習藝術,最終獲得了普拉特學院的獎學金。在被徵召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奧利茨基利用他的退伍軍人法案特權繼續在巴黎的藝術教育。在那裡,他近距離研究了現代主義大師,並面對自己的內心惡魔。最值得注意的是,他意識到自己被自己的教育所控制。一個他在畫畫時蒙住眼睛的練習,體現了他克服自己思想操控的渴望。這種對創造自由的奉獻精神指引著他度過了餘生。

朱爾斯·奧利茲基《愛與漠視的狂喜祝福》畫作

朱爾斯·奧利茨基 - 以愛與漠視:狂喜祝福,2002年。壓克力畫布。60 x 84 英寸(152.4 x 213.4 厘米)。美國亞美藝畫廊,紐約。© 朱爾斯·奧利茨基



他的第一次畫展在1950年代,以情緒化、陰暗、厚塗的抽象作品為主,例如《紀念被殺的德米科夫斯基》(1958),這件作品是以他的父親命名。然而到了1960年,奧利茨基採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使用新型的丙烯顏料創作平面、色彩鮮豔的作品,其中生物形狀、類變形蟲的形狀似乎在圖像培養皿中突然出現。五年後,他再次改變方向,這次使用工業噴槍,試圖實現他畫出「像雲一樣懸浮的顏色噴霧,但不失去形狀」的夢想。他的噴槍畫作確實擁有許多與遙遠星雲中的氣體雲相似的空靈特質,背後是爆炸星星的光芒。這一系列作品讓奧利茨基開始思考他所稱的「畫面的邊緣」。他說:「一幅畫是從內部向外創作的。」根據他的理解,作品的外邊緣並不是畫布的邊緣,而是顏色的邊緣。奧利茨基認為顏色超越了顏料的界限,透過光線和心理感知延伸到畫作表面與我們眼睛之間的邊緣空間。

朱爾斯·奧利茲基 圖形套件 2 絲網印刷

朱爾斯·奧利茨基 - 圖形套件 #2 (橙色), 1970年。絲網印刷。35 x 26 吋 (作品); 36 x 27 吋 (框架)。 © 朱爾斯·奧利茨基

結構與流程

在1970年代中期,Olitski再次改變了方法,將他早期的柔和厚塗技術與噴槍的使用相結合,創作出像《秘密之火 – 2》(1977)這樣的畫作,儘管擁有空靈的色彩調色板,但卻展現出明確的物質存在感。他繼續發展這種方法的混合,創作出一系列大膽的金屬抽象作品,像是《永恆領域》(1989),以及在1990年代創作的一系列地獄般原始的作品,如《在海上》(1996)。雖然在視覺上多樣化,但這些作品都共享一個相似的指導原則,Olitski將其總結如下:“我認為繪畫是被一種結構所擁有,但這種結構是由色彩感覺的流動所產生的。” Olitski在他生命最後幾年創作的畫作,如《以愛與漠視:狂喜》(2002),以戲劇性的方式表達了這一指導原則。它們的物質存在結構堅如磐石,但其存在的輕盈無疑地聲明了其在“色彩感覺流動”中的色彩權利。

朱爾斯·奧利茲基·帕圖斯基 熱情畫作

朱爾斯·奧利茨基 - Patutsky Passion, 1963。馬格納畫布。88 x 71 1/2 吋 (223.5 x 181.6 公分)。Yares Art。© 朱爾斯·奧利茨基



除了他終身的抽象繪畫實踐外,Olitski持續地繪製具象肖像和風景。他還有一個多產的雕塑生涯,這與他的繪畫生涯一樣,僅受他自己想像力的限制。作為一個孩子,Olitski從他的繼父那裡獲得了「Patutsky王子」的綽號。這個名字在他的作品中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天堂中的Patutsky」(1966年);「Patutsky的熱情」(1963年);「Patutsky王子的命令」(1966年)。正是這種對孩童純真的奉獻,我看到它充斥著Olitski作為藝術家所取得的一切成就。藝術史通常只會將傳奇地位賦予那些在職業早期激進的藝術家,隨後是「成熟」,然後是重複。Olitski並不符合這種角色描繪。他以盡可能實驗和自由的方式,僅僅做他的工作,沒有期望,並慶祝。這使他對我來說成為一位傳奇。

特色圖片:朱爾斯·奧利茲基 - Basium Blush,1960年。馬格納畫布。79 x 109 英寸(200.7 x 276.9 厘米)。卡斯敏,紐約。© 朱爾斯·奧利茲基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