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霍華德·霍奇金的聯想抽象 - 色彩大師

Associative Abstraction of Howard Hodgkin - The Master of Color

霍華德·霍奇金的聯想抽象 - 色彩大師

霍華德·霍奇金 將他的畫作視為奉獻。他將記憶和感受的原材料轉化為表現性的物件,希望能對他人有所幫助。對於一位抽象畫家來說,建議藝術應該是有用的,聽起來可能是異端的。現代主義中充斥著許多堅持藝術完全沒有實用目的的藝術家。但霍奇金相信,他的畫作受到自己有意義的經歷啟發,反過來可以在他人的生活中激發意義。至於他的畫作究竟意味著什麼,霍奇金小心翼翼地從不明言。除了在標題中找到的隱晦參考外,他幾乎不會暗示啟發其創作的記憶或感受。他並不強加觀眾應該有的反應,而是將一切保持開放,只通過顏色和筆觸喚起記憶和瞬間,希望我們能以不受限制的方式,通過他的畫作與他建立關係。

聯想抽象

霍華德·霍奇金出生於一個藝術家庭。他的表哥是英國風景畫家艾略特·霍奇金,並且在霍華德於1932年出生時,已經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然而,儘管霍華德和艾略特現在都是英國藝術史上受人尊敬的貢獻者,但他們的繪畫方式卻截然不同。艾略特在他的創作中嚴格採取具象風格,曾經說過他最大的成就是說服觀眾看到普通事物的美,例如蔬菜或常見的風景。然而,霍華德在年輕時便採用了抽象風格,並認為他的畫作根本不美,稱其為美可能甚至會貶低它們。

霍華德·霍奇金的藝術霍華德·霍奇金 - 藝術,1999-2005。油畫於木板上。52.4 x 55.3 公分。© 2019 霍華德·霍奇金

霍華德將他創作的畫作視為物件,但希望觀眾能在情感層面上解讀它們。他創作的每一幅畫作都始於他對某一瞬間的印象:顏色、光線、環境和形狀。然後,他將這些印象帶回家,在他的工作室裡通過顏料表達出來。我們稱他的過程為聯想抽象,因為他從個人聯想中創造出非具象的影像。他稱自己為情感情境的具象畫家

霍華德·霍奇金的畫作霍華德·霍奇金 - 學習俄羅斯音樂,1999年。油畫於木板上。55.9 x 65.4 公分。私人收藏。© 2019 霍華德·霍奇金

尋找抽象

霍奇金最早的作品是具象和具代表性的。但在他20多歲時,他改變了自己的風格,變得更加抽象。他的形狀變得簡化,他使用顏色不再是為了傳達精確的形狀,而是為了表達整體情感的本質。他給他的抽象作品起了非特定但微妙傳達的標題,暗示著私人經歷和回憶。

霍華德·霍奇金回憶錄霍華德·霍奇金 - 回憶錄,1949年。膠彩畫於木板上。22 x 25 公分。© 2019 霍華德·霍奇金

當霍奇金擁抱抽象時,他的朋友和同時代人大衛·霍克尼則以具象畫家的身份而聞名。霍克尼獲得了關注和財務上的成功,而霍奇金則相對匿名,並在經濟上掙扎。儘管如此,霍奇金仍然追求他個人、親密的美學風格,尋找更細緻的方式通過顏色和油漆來表達他的情感,而不是單純追求批評界的讚譽。

英國藝術家霍華德·霍奇金的留聲機畫作霍華德·霍奇金 - 唱片,1957年。油畫於木板上。76.2 x 63.5 公分。© 2019 霍華德·霍奇金

控制對象

在1970年代,霍奇金發展了一種策略,以增加他對觀眾如何理解他畫作的控制。他認為,越能讓他的畫作作為物件脫穎而出,就越能吸引觀眾更長時間地考慮它們。意識到添加到圖像上的框架代表著對圖像的侵擾,他開始在圖像邊緣畫上邊框,或者先給他的畫作裝框,然後將框架作為構圖的一部分進行繪畫。

通過為畫框上色,他完全挑戰了畫作作為物體的存在,並防止其被額外的美學元素所改變。他甚至將這種控制的行為延伸到懸掛他畫作的牆壁上,他也認為這是觀眾與作品之間的一個潛在障礙。在1984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上,霍奇金將他展覽的牆壁漆成綠色。他在當時的一次訪談中提到,白色牆壁反射的光線太多。綠色牆壁不會反射光線,因此所有的光線都可以被他的畫作所反射。

霍華德·霍奇金 我們何時去摩洛哥霍華德·霍奇金 - 我們何時去摩洛哥,1988 – 1993。油畫於木板上。196.9 x 269.2 公分

最大表達

霍奇金如今仍然活躍於畫壇,年過八十。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他談到了自己在獲得作品認可方面所經歷的艱難時期。他提到,儘管他相對年輕時就找到了自己的成熟風格,但卻花了幾十年才有人認真對待他。他甚至提到在三十多歲時曾考慮過自殺。但他也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名聲和認可的關注越來越少,能夠更加專注於發展情感的直接表達策略。

他的原始轉變朝向抽象,是試圖表現更少而表達更多。通過不以物體的外觀來繪畫,他希望能以物體的感受來繪畫。他專注於顏色的表現潛力,以及顏料本身傳達複雜性的力量。他的作品越是簡單地關於顏色和顏料,真正的主題——情感——就能越多地顯現。基本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學會了讓更多的東西保持未說。現在在他所稱的「老年」中,他說他終於允許自己讓他的畫作儘量少說話,以便達到最大的表達。

英國藝術家霍華德·霍奇金的《夜思》霍華德·霍奇金 - 夜思,2014 – 2015。油畫於木板上。37.1 x 47.9 公分。© 2019 霍華德·霍奇金

特色圖片:霍華德·霍奇金 - 為奶奶流淚(細節),2014年。油畫於木板上。28.6 x 29.8 公分。© 2019 霍華德·霍奇金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