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視為抽象的外部藝術家
外部藝術 是一個包羅萬象的術語,描述那些在正式藝術界之外工作的藝術家。外部藝術家 通常是自學成才的。有時他們在民間傳統中創作。其他時候,他們被機構收容,無論是因為他們犯下了刑事罪行,還是因為他們面對某些使他們極度脆弱或可能危險的心理現實。除了其美學的原始性,外部藝術令人著迷的地方在於藝術家的模糊或未知的意圖。受過正式訓練的藝術家,無論是為了職業還是僅僅是興趣,幾乎總是能夠,甚至有時願意,談論他們的藝術,解釋他們的意圖,並向那些不理解的人辯護。但外部藝術家不尋求任何認可,幾乎總是提供不了任何辯護。他們創作藝術是出於自己的原因,這些原因通常與我們其他人無關。你還記得你第一次創作藝術的時候嗎?你為什麼這麼做?那是一種本能嗎?你是在尋找某種東西,比如美嗎?還是你只是在玩耍?那最早的藝術衝動——那種不受限制、純真的創造力火花,驅使我們表現出某種視覺的東西——這正是我們在外部藝術中經常看到的。為了慶祝外部藝術的豐富歷史,今天我們為您介紹六位抽象的外部藝術家。他們的意圖可能不明確,他們作品的意義可能永遠無法達成共識。但在他們的美學創作中,我們看到了某種直覺和純粹,這對於藝術中抽象的功能至關重要。
安娜·澤曼科娃
悲劇、靈性和自然之美影響了安娜·澤曼科娃的作品。她於1908年出生在摩拉維亞,現今的捷克共和國的一部分,20歲時自學風景畫。但直到她50多歲時,在經歷了幾次搬家和一位孩子的去世後陷入深度抑鬱,才重新回到藝術創作中。在繪畫時,她相信自己與靈性力量相連,並在引導無法客觀表現的磁能。為了表達她所交流的力量,她創作了抽象作品,這些作品大致受到她在自然中,特別是花朵中所感知的圖案、形狀和顏色的啟發。她的畫作是她最為人知的,但除了畫作外,她還製作了精美的燈罩,透過在燈罩上打孔來創造光的抽象圖案。
安娜·澤曼科娃 - 無題,1980年代,絲綢拼貼及綜合技術於紙上(左)和無題,粉彩於紙上,1970年代(右)
帕斯卡·塔西尼
比利時藝術家帕斯卡·塔西尼(Pascal Tassini)在晚年才發現自己對藝術創作的熱情。由於一種終生的強迫症,他無法完全照顧自己,成年後一直與父母同住,直到他們去世。然後,他的一位兄弟接管了他的照顧,並將他介紹給位於比利時列日的Créahm工作坊。起初,帕斯卡滿足於清理和整理中心,但不久後便受到啟發開始創作藝術。他最初是畫畫和素描,然後開始用布料創作複雜的物品。他經常將各種他找到的物品或作為禮物贈送給他的物品包裹起來。使用他自己想像的技術,他甚至為自己建造了一個工作室帳篷。在想要見他的訪客進入他的工作室之前,必須先讓他穿上實驗室外套並為他們測量脈搏,治癒他們的病痛。
帕斯卡爾·塔西尼 - 無題的布料組合
帕斯卡爾·塔西尼 - 無題的布料組合
尤金·安多塞克
像許多外來者一樣,尤金·安多爾塞克從未認為自己是一位藝術家。他在廚房的桌子上用鋼筆在方格紙上畫畫,以此作為日常生活的放鬆。幾十年來,他在工作作為鐵路速記員和照顧生病的母親的同時,將他那壯觀的幾何圖形畫作收集在一個箱子裡。在他退休和母親去世後,他最終失去了視力,並不得不入住護理機構。在那裡,一名工作人員發現了他的藝術作品,並認識到這是一些特別的東西。2005年,84歲的尤金在去世前三年,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在美國民俗藝術博物館展出。他對他的畫作所獲得的正面關注感到驚訝,因為他之前認為這些作品充其量也只是作為色彩繽紛的餐墊有用。
尤金·安多塞克 - 兩幅無標題的幾何抽象墨水畫,繪於方格紙上
朱迪絲·斯科特
朱迪斯·斯科特的抽象雕塑創作提供了一種令人心痛的強烈表達,展現了這位外來藝術家的人性。朱迪斯出生時失聰、失語,並且有唐氏綜合症,她在各種機構中度過了近四十年的悲慘生活。直到1986年,44歲的時候,她的雙胞胎姐姐才獲得朱迪斯的監護權,並將她帶回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在那裡,朱迪斯能夠在創意成長藝術中心報名上課。正是在那裡,她第一次開始創作藝術。她收集各種物品,將它們纏繞在精緻的纖維網絡中,直到它們的形狀變得模糊。所產生的雕塑有時反映出她最初開始的物體的形狀,有時則不然。雖然它們類似於繭,但更準確地說,它們經歷了一個相反的,儘管仍然是變革性的過程。就好像被覆蓋後,它們的本質存在被揭示出來了。
朱迪·斯科特的纖維繭包裹的抽象(左)和朱迪·斯科特與她的一件作品(右)
堀田哲明
日本藝術家堀田哲明在19歲時因被描述為精神障礙而被送入機構。但當他開始在他所居住的機構上藝術課時,很快就顯示出他對高級抽象思維的能力是完好的。自1970年以來,堀田一直專注於繪製類似房屋的抽象幾何構圖。他對自己作品中存在的形式完全不感興趣。他純粹將這些構圖用作對平面上顏色和空間的檢驗。這些表現性、直觀的畫作放在一起,就像是外部藝術的等同於德裔美國藝術家和教師約瑟夫·阿爾伯斯的作品,他一生都在通過他的方形的致敬系列類似地研究顏色。
堀田哲明 - 藝術作品
丹·米勒
加州本地人丹·米勒在舊金山對面的卡斯特羅谷長大。他出生時就有自閉症,像朱迪·斯科特一樣,在奧克蘭的創意成長藝術中心找到了自己的藝術召喚。丹·米勒對文字情有獨鍾,他使用文字不僅僅作為一種表達實體,而是作為一種美學媒介,通過它可以產生組合和美學意義。他的作品引起了與抽象藝術家賽·湯布利作品的比較,後者在他的畫作中也使用了符號形式和稀疏的色彩調色板。然而,與湯布利不同的是,米勒從他的內心世界中提取實際的文字,然後不斷地將其層疊,直到達到一個超越可讀性的點。他的作品廣受讚譽,甚至被納入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丹·米勒 - 無題,UD,壓克力,馬克筆於紙上,57 x 76 吋
丹·米勒 - 無題(白色覆蓋黑色),2013年,壓克力和墨水於紙上,56 x 76 英寸
基本本能
在我們為這篇文章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英國動物學家德斯蒙德·莫里斯的迷人故事。除了作為科學家的工作外,莫里斯還是一位外來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他在1940年代末和1950年代初在倫敦展示了他的藝術作品。但他對藝術的最大貢獻是在1957年,他展出了他的一位同事的抽象畫作:一隻名叫剛果的黑猩猩。由黑猩猩創作的抽象藝術的想法聽起來可能很可笑,甚至可能顯得冒犯。但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藝術家都尋求德斯蒙德·莫里斯,以獲得剛果的畫作。薩爾瓦多·達利和巴勃羅·畢卡索各擁有一幅,喬安·米羅甚至用他自己的一件作品與莫里斯交易,以換取剛果的一幅畫。
達利、畢卡索和米羅所理解的是,人類與其他動物共享一種原始的、抽象的美學衝動。創造行為是我們作為這個星球居民的共同遺產。許多不同的動物在探索圖案、形狀、線條、顏色、質地和構圖中找到樂趣。達利甚至進一步表示,黑猩猩的畫作像人類,而傑克遜·波洛克的畫作像動物。也許這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如此喜愛自學成才的藝術家和其他創作外部藝術的人。他們代表了我們的希望,即我們所有人之間有某種純粹、原始、基本和普遍的東西,並且這可以通過藝術來表達,甚至可能被理解。
特色圖片:朱迪斯·斯科特 - 她的纖維繭抽象作品之一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