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祝包浩斯100周年
今年是包浩斯成立100周年。包浩斯被廣泛認為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與設計學校,於1919年4月1日在德國魏瑪由建築師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創立。格羅皮烏斯是現代主義建築的主要先驅之一,以及後來被稱為國際風格的創始人之一——這種風格的特點是開放的平面設計和輕質的現代材料,如鋼和玻璃。包浩斯學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構思的,旨在為新一代藝術工匠提供培訓,幫助創造一個更公平、和平和建設性的未來。他們希望通過將藝術、工藝和設計這些不同領域恢復為一個統一的學科來實現這一目標。包浩斯的教師訓練學生不僅僅是創造一座建築、一幅畫或一座雕塑,而是理解建築、畫作和雕塑如何結合形成一個總體藝術作品(Gesamtkunstwerk)。在他的《包浩斯宣言》中,格羅皮烏斯感慨繪畫和雕塑已經退化為“沙龍藝術”,與普通人無法產生共鳴,只適合精英的欣賞。他渴望一些更有用的,與日常生活更緊密相連的東西。宣言的結尾段落寫道:“那麼讓我們創造一個新的工匠公會,消除在工匠和藝術家之間抬起傲慢障礙的階級區分!讓我們共同渴望、構思和創造未來的新結構,這將把建築、雕塑和繪畫融為一體,並且有一天將從百萬工人的手中如水晶般的象徵一種信仰升向天空。”他的理想主義言辭激發了世界各地無數藝術家、設計師和工匠的想像。儘管包浩斯只存在了14年,但它的思想遍及全球,其遺產仍然激發著藝術、設計和日常生活結合的潛力。
烏托邦夢想
雖然《包浩斯宣言》解釋了學校的實際方面——例如誰應該被允許上課以及他們應該學習什麼——但該文件對於激勵格羅皮烏斯及其同事包浩斯教師的烏托邦熱情卻幾乎沒有解釋。當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8年冬季結束時,德國人民在君主制、民主選舉的代表政府或共產主義風格的政權之間陷入了掙扎。這個問題部分是關於誰應該掌握權力,部分是關於人類生命的價值以及人們控制自己命運的權利。最終,在維瑪舉行了一次憲法大會,並成立了一個議會共和國(維瑪共和國),理論上擁抱了個體可以共同努力為每個人建設未來的希望理念。甚至還通過了進步改革,例如八小時工作日、新聞自由以及工人的健康和退休福利。
包浩斯徽章
包浩斯幾乎在與共和國相同的地點和時間成立,並受到許多相同問題的影響。包浩斯的導演和教師相信,他們可以將建築世界轉變為對所有人有用且美麗的東西,無論社會地位如何。他們想像的建築寬敞且充滿陽光,專門設計來適應日常生活中最實用的方面,而不是機構活動。第二任包浩斯導演哈內斯·邁耶表示:“我們研究每個住在房子裡的人的日常生活,這給了我們建築項目的決定性原則。”他對設計結構的優先事項清單再合理不過了。它的內容是:“1. 性生活,2. 睡眠習慣,3. 寵物,4. 園藝,5. 個人衛生,6. 防風雨,7. 家庭衛生,8. 汽車維護,9. 烹飪,10. 供暖,11. 曝曬,12. 服務。”
包浩斯大學魏瑪。照片由Sailko提供
大移民
儘管包浩斯對全球趨勢有著巨大的影響,但當納粹黨掌權時,他們將這所學校標籤為「非德國」,並且同情共產主義理念。納粹通過秘密警察施加壓力,關閉了這所學校。但這根本不是包浩斯夢想的結束。學校的教師和學生遍布全球,隨著他們的移動,傳播著他們的革命思想。格羅皮烏斯與包浩斯的教師約瑟夫和安妮·阿爾伯斯一起移居到北卡羅來納州,並加入了黑山學院的教職,阿爾伯斯後來在耶魯大學任教。第二任包浩斯主任漢內斯·邁耶在莫斯科、日內瓦和墨西哥城教授和工作,第三任包浩斯主任密斯·范德羅赫移居到芝加哥,並在伊利諾伊理工學院擔任建築系主任,開創了一種全球影響深遠的設計美學,稱為第二芝加哥學派。包浩斯教師拉茲洛·莫霍利-納吉也移居到芝加哥,在那裡創立了「新包浩斯」,這是一所專注於「以人為本的設計」的學校。
拉斯洛·莫霍利-納吉 - A 19, 1927。油畫和石墨於畫布上。31 1/2 × 37 3/5 吋。80 × 95.5 公分。芝加哥藝術學院,芝加哥
德國花了幾十年來應對其在包浩斯創建和拒絕中的複雜角色。在2019年,德國各地的博物館和機構將舉辦精心策劃的慶祝活動,以紀念這所學校成立100周年。在紀念他們的成就時,我們也必須問問這些先驅者的真正遺產是什麼。我們應該複製他們的設計嗎?我們是否應該像他們那樣,試圖創造新的思想學派,以形成對我們未來的烏托邦願景?還是我們可以從包浩斯中汲取不同的教訓?也許我們可以承認,將藝術、工藝、設計和建築這些學科分開是有其價值的?對某些人來說看似烏托邦的東西,對另一些人來說卻似乎是壓迫。也許包浩斯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其實用的方法。也許它最有用的信息來自包浩斯宣言本身,該宣言天真地聲明:“藝術超越所有方法。”
有關2019年德國各地舉行的包豪斯周年慶祝活動的列表,請訪問 https://www.bauhaus100.com.
特色圖片:包浩斯大學魏瑪主樓的入口大廳 - 中央位置,下面是奧古斯特·羅丹創作的自由懸掛的藝術新潮樓梯「伊娃」(1888年)。照片:漢斯·維因加茨。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Phillip Barc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