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斯洛·莫霍利-納吉的攝影抽象
今天,攝影無處不在。相機嵌入了數十億電子設備中,幾乎無法想像有任何主題沒有在照片中被徹底探討過。然而,攝影作為抽象藝術的地位如何呢?在1925年,匈牙利藝術家和包豪斯教授拉斯洛 莫霍利-納吉抱怨說,儘管攝影在當時已經存在了超過100年,藝術家們卻僅僅將其用於現實的再現。他說:“迄今為止的總體結果不過是視覺百科全書的成就。”他稱大多數照片不過是“從運動展示中被捕捉的瞬間。”現在,將近100年後,我們仍然主要將攝影用於再現,而非創作。在繪畫、攝影、電影這本他在該主題上的開創性著作中,莫霍利-納吉長篇大論地探討了攝影可能為願意追求其抽象潛力的藝術家提供的眾多其他可能性。在他看來,這些可能性中最重要的是攝影創造“已知與尚未知道之間的新關係。”莫霍利-納吉相信,當我們所有的生物系統彼此協同工作時,我們處於最佳狀態,而這種完全功能狀態的核心是定期流入新奇感受。對於藝術家來說,這意味著一個人對提升人類的最大貢獻是提供新的感官體驗;不是僅僅模仿或拍攝已經存在的事物,而是提供如何以全新視角看待世界的方式。
個人與普遍
藝術不是一個容易概括的主題,因為幾乎每位藝術家都在追求獨創性。除了那些藝術家群體簽署宣言明確描述他們所做的事情的時刻之外,幾乎不可能將藝術家歸類為某個運動或特定觀點。儘管如此,偶爾可以準確地說,某個特定藝術家群體採納了一種共同的趨勢,並以一般的方式談論這種趨勢似乎是什麼。(如果這聽起來像是一個警告,那是因為它確實是。)在抽象藝術中,似乎出現的兩種最常被概括的趨勢是:一種是朝向個人化的美學表達的趨勢,另一種是朝向普遍化的美學表達的趨勢。
個人表達通常是有些主觀或模糊的;普遍表達則通常是客觀或明確的。這兩種傾向在許多早期現代主義抽象藝術家中以明顯的方式表現出來。一方面是像卡齊米爾·馬列維奇和彼得·蒙德里安這樣的藝術家,他們提倡幾何的、客觀的感性。另一方面是像瓦西里·康丁斯基和保羅·克利這樣的藝術家,他們試圖表達自己對靈性的個人追求。這是一種過於簡化的說法,但可以這樣說,一方面是情感的,另一方面是實際的。但所有人都希望實現某種普遍有價值的東西,儘管他們的觀點截然不同,且他們的方法往往是對立的。
László Moholy-Nagy- Unsere Grossen, 1927. © László Moholy-Nagy Foundation
黑與白
直到他快要躺在病床上,拉斯洛·莫霍伊-納吉始終站在實用藝術家的立場上。有一個關於他的故事聲稱,臨近死亡時他放棄了對情感藝術的輕蔑,並宣佈主觀性的重要性。但當他最具影響力的時候,無論是在包豪斯,還是在從事攝影時,他的立場都是明確無誤的。他的心態是,藝術家應該根據攝影作為媒介的客觀功能來使用攝影。正如他所說,這一功能就是傳達明暗對比的能力。
明暗對比是繪畫中光明與黑暗特質的表現。具有極端陰影與光線差異的畫作被認為包含高程度的明暗對比。拉斯洛·莫霍利-納吉認為攝影是一種主要關注光線的媒介,因此將其視為表現明暗對比的終極媒介。他認為這是該媒介的最高用途,他的許多早期抽象攝影作品旨在作為純粹的、形式上的白色、黑色和灰色的組合。當我們專注於明暗對比時,這些圖像變得抽象,因為我們承認被攝物體並不是主題,而主題是一個概念,在這種情況下是光明與黑暗的概念。
László Moholy-Nagy - Untitled, Photogram, Dessau, 1925-8. © László Moholy-Nagy Foundation
神秘的世俗
除了明暗對比,拉斯洛·莫霍伊-納吉還確定了幾種他認為固有於攝影的獨特抽象特質,這些特質都是他在作品中所追求表達的。其中之一是通過操控曝光和構圖等形式元素,將平凡的事物轉變為神奇的事物的能力。在我們周圍,存在著影像,如果我們能夠從某種角度來看它,我們會欣賞其超現實、夢幻,甚至神秘的美學特性。但我們對世界的真實體驗限制了我們的視角,並抑制了我們選擇所見和所見方式的能力。
相機本質上從一個編輯過的視角看待現實。它可以凍結一個瞬間,並將其永遠延續在時間中。攝影還利用了人類心智本能地將眼睛在照片中所見的任何事物視為現實的事實。儘管一張照片僅向我們展示了世界的一部分視角,這一視角已被藝術家操控,我們的心智仍然將其解釋為真實。這可能會使熟悉的事物看起來不熟悉,反之亦然,而這種奇異的體驗可以創造出一種我們所見的東西在某種程度上超越自然的感覺。
László Moholy-Nagy - Portrait of a Child, 1928. © László Moholy-Nagy Foundation
正念多元性
在攝影中,另一種潛在的抽象特質是藝術家利用媒介創造多重性的能力。拉茲洛·莫霍利-納吉在他的照片中以多種方式實現了多重性。有時他多次曝光同一底片,創造出包含對單一主題的同時不同視角的構圖;就像一幅立體派畫作。其他時候,他製作了一幅包含相同圖像的多重印刷,導致重複相同物體的奇特構圖。
在觀看這些圖像時,我們的思維努力去辨識應該將什麼視為主題。主題是可辨識的人物或物體的形象嗎?我們是否應該忽略多重圖像或多重視角的事實?還是主題是重複的概念?事實上,主題是我們不知道主題的事實。它是尚未知道的抽象表現。
László Moholy-Nagy - The Law of Series, 1925. © László Moholy-Nagy Foundation
扭曲中的真相
視角可能是攝影師擁有的最強大的抽象工具。一張照片讓整個世界看到單一相機所能看到的任何事物。在某種意義上,視角增強了照片展示現實的能力。例如,在他著名的照片《陽台》中,莫霍伊-納吉通過捕捉陽光下建築的幾何構圖,為我們提供了對現實世界中物體和諧構圖的新視角。這是我們有序的幾何環境的視覺真相,因為我們有限的視力無法讓我們看到它。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視角增強了照片扭曲現實的能力。在他的照片《柏林廣播塔》中,莫霍伊-納吉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如此主觀的視角,以至於幾乎顯得俗氣。這是我們的世界,但我們可能永遠不會在現實生活中看到它,或者不需要看到它。這是真實,但不是我們的日常現實。我們可以純粹根據其客觀主題來欣賞這張照片,或者我們可以欣賞其構圖元素,與內容的任何個人責任無關。或者我們可以將主題解釋為我們通常無法看到更廣闊視角的抽象概念。
László Moholy-Nagy - Balconies (Left), and László Moholy-Nagy - Berlin Radio Tower (Right). © László Moholy-Nagy Foundation
新的觀賞方式
許多由拉斯洛·莫霍利-納吉創作的照片似乎扭曲、模糊或故意抽象化。但他並沒有根據這些特性來定義它們。他將相機視為一種工具,通過它可以表達出一種更高的、普遍的現實。但為了表達那種更高的現實,他認為相機必須“遵循其自身的法則和獨特的特性。”
他將攝影的獨特特徵定義為同時客觀和抽象的東西。攝影捕捉現實,但並不總是將其主題限制於所捕捉的現實。相反,主題圍繞著輕與重、透視的神秘、凍結運動的能力以及延展時間的力量。通過他的作品,莫霍伊-納吉展示了抽象攝影不一定是扭曲,而是在一位有遠見的藝術家手中,可以是“重新評估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的邀請。”
特色圖片:拉斯洛·莫霍利-納吉 - 組合 Z VIII,1924年。© 拉斯洛·莫霍利-納吉基金會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