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夏洛特·波森內斯基,一位(被遺忘的)極簡主義大師

Charlotte Posenenske, a (Forgotten) Minimalist Master

夏洛特·波森內斯基,一位(被遺忘的)極簡主義大師

Dia Art Foundation 最近宣布收購了155件德國極簡主義藝術家 Charlotte Posenenske(1930 – 1985)的雕塑元素。Posenenske 在其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自願離開藝術界,去學習社會學並致力於幫助貧困者。為了標誌她的離開,她發表了一份宣言,結尾是這樣的聲明:“儘管藝術的形式發展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進行,但其社會功能卻在退步。對我來說,接受藝術對解決緊迫社會問題無能為力的事實是困難的。”她收集了所有剩餘的未售出物品,將它們藏起來,並再也沒有展出她的作品。她餘生都在認真尋找幫助建立一個更公平、更公正的世界的方法。即使在創作藝術時,Posenenske 也是工人階級的堅定倡導者。她不傾向於創作可以轉變為珍貴商品的單一物品。她設計了可以大規模生產的物品,然後以成本價出售,完全不賺取任何利潤。我聯繫了 Dia Art Foundation,詢問他們為收購的155件作品支付了多少費用,以查看她的遺產是否保持這一做法。基金會的一位發言人回覆說:“感謝您對 Dia 最近收購 Charlotte Posenenske 作品的關注。然而,我們更願意不透露有關商業和財務方面的細節。”也許這些細節根本不重要。無論她的作品現在是否被商品化,無論她自己的意圖如何,當 Posenenske 帶著偏見離開藝術界的那一刻,她就放棄了影響未來世代如何解讀她的作品的權力,或是決定我們選擇賦予它什麼價值的權力。

更具民主性的藝術

波森恩斯基於1930年出生於德國中西部的威斯巴登,來自一個猶太家庭。當她九歲時,她的父親因害怕被納粹逮捕而自殺。多虧了陌生人的善良,波森恩斯基在城市中和後來在一個農場躲藏,倖存於大屠殺。她於1956年開始了她的藝術生涯,這是西德軍事佔領結束的次年。工業化和大規模生產的力量主導了她文化的經濟和社會結構。然而,在這個勇敢的新世界中,波森恩斯基看到勞工仍然像往常一樣被剝削——這一事實深刻影響了她對藝術的看法。她將美學努力指向普遍的理念。她最早的作品是探索形式、理想主義現代主義主題的繪畫和素描,如線條、形狀和顏色。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作品逐漸遠離任何能顯示藝術家手法的東西。她渴望創造出普遍的事物,並且不包含任何超出其自身客觀特質的敘事。

她的想法使她與極簡藝術家如唐納德·賈德和索爾·勒維特相連,這些藝術家擁抱了系列性、工業製造,以及任何人都應該能夠重現藝術作品的理念。她超越了繪畫和素描,開始製作可以附著在牆上或放置在地板上的單色金屬浮雕,並可以根據空間的需要以任何方式排列。接著,她進入了可以被觀眾操控的物件領域。她的《旋轉葉片》(1967)雕塑是一個巨大的顆粒板箱,足夠高讓成年人可以走進去,並有八扇可以以任何配置打開的“門”。觀眾走進箱子,開關門然後走開,讓每位新觀眾的體驗都不同,並使作品保持在一種永遠未完成的狀態。她的最後作品是由紙板或金屬製成,設計模仿加熱和冷卻管道。這些作品是大規模生產的,以成本價出售,波森內斯克鼓勵每位買家或安裝者將它們組裝成任何他們想要的配置。這一策略挑戰了藝術物件的真實性和神聖性,並本質上宣告了人類文化的使用者和製造者在重要性上與其設計者平等。

夏洛特·波森內斯克藝術

夏洛特·波森內斯克 - 四方管系列 D, 1967-2018。9 件熱浸鍍鋅鋼板,螺絲。78 7/10 × 19 7/10 × 77 1/5 吋;200 × 50 × 196 公分。這件作品是複製品。梅赫迪·喬阿克里畫廊,柏林

激進的良知行為

在她的文章“公共選擇”中,藝術史學家Christine Mehring指出了Posenenske職業生涯結束時作品的內在詩意,這或許是迄今為止對這位藝術家哲學的最全面分析。Mehring寫道:“她的‘管道’暗示了互聯性和流通,這是藝術家所處現代世界的一種優雅表達。這使Posenenske成為一種理想主義的,或至少是樂觀的對立面,與藝術家Peter·哈利的作品形成對比,他的‘監獄’和‘牢房’畫作提供了一種反烏托邦的、幽閉的當代互聯性和流通的形象。然而,從Posenenske在她藝術生涯結束時所寫的宣言中可以明顯看出,她從未真正將自己視為一位藝術家。她從未被迫創作藝術。她將藝術視為達成目的的手段。她是一位活動家——一位渴望促進公平與和平的人道主義者。當藝術不再滿足她的活動家需求時,她便將注意力轉向其他事物。

透過收購如此多的波森尼斯(Posenenske)作品,迪亞藝術基金會(Dia Art Foundation)正在邀請更大範圍的對話,探討這位藝術家的作品的意義和價值。我們可以自由地僅從其美學特質來看待這些作品。畢竟,波森尼斯最終拒絕了其社會和哲學價值——我們當然沒有義務在這些層面上考慮它(無論如何,任何藝術作品的觀眾都不會被要求這樣做)。然而,從純粹形式的角度來看,波森尼斯的作品在我心中或在我心裡都不算令人印象深刻。作為缺乏更深意義的物件,她的畫作、浮雕,尤其是她的“管道”雕塑,無非值得一個簡短的歷史註腳——如果她從未創作過,最終還是會有人做出看起來像空調管道的雕塑。但當與波森尼斯提出的更大問題一起思考時,它們卻充滿了重要性。透過藝術可以作為社會變革工具的利他主義視角,這位藝術家的整個作品集以及迪亞藝術基金會收購她如此多作品的行為,都可以被視為社會良知的激進行為。

特色圖片:夏洛特·波森內斯克 - D系列 四方管,1967-2018。6個元素,熱浸鍍鋅鋼板。梅赫迪·喬阿克里畫廊,柏林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