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戈特弗里德·耶格 - 當代抽象攝影的先驅

Gottfried Jäger - Pioneer of Contemporary Abstract Photography

戈特弗里德·耶格 - 當代抽象攝影的先驅

在電腦與人類之間,雙重演變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而德國抽象攝影師戈特弗里德·耶格可以被視為早期跨界存在的例子之一。在1950年代末,耶格開創了一個名為生成攝影的美學探究領域——這是一種使用預定系統而非個人藝術選擇來創作抽象攝影圖像的方法。在某種程度上,生成攝影類似於其他多種藝術風格,其中過程比最終產品更為重要。但在另一方面,這是朝我所稱的I.A.(智能人工)的早期步驟——那一刻似乎有一天人類將不再自我意識。這是A.I.(人工智能)的互補現象,當電腦有一天將能夠自主思考。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在19世紀由英國機械工程師查爾斯·巴貝奇發明的。自那時以來,隨後幾代工程師一直在努力使電腦更像他們所服務的人類。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創造不需要人類輸入就能運作的機器。與此同時,一些人類也在努力變得更像電腦。雖然這似乎是一個可怕的提議,但耶格的作品展示了將決策從創意人類手中移除可能並不意味著人類的終結。這可能僅僅意味著釋放思維去做其他事情,例如思考生命和藝術的真正意義。

起源故事

最困難的挑戰是抽象攝影師面對的自身媒介的歷史。攝影被發明為捕捉可識別現象影像的工具。因此,抽象地使用它會引來批評。無論一張照片看起來多麼抽象,觀眾都想知道他們在看什麼。抽象攝影師的目標是將照片從這種束縛中解放出來:讓它成為不再是其他事物的表現,而是自由成為它自己的物體。這是戈特弗里德·耶格在1958年首次開始實驗抽象攝影時所思考的。他的早期作品受到這一思想的影響——對稱物體的照片,努力追求具體,優先考慮圖案、形狀和形式,而非被攝物體。

但無論他如何試圖掩蓋,拍攝的物體仍然表現出自己。因此,他接著轉向了序列化的概念。在一個名為主題與變化的系列中,他對同一主題拍攝了多張照片——例如一處生鏽的地方。他以各種可想像的方式拍攝它——模糊的、清晰的、極其特寫的、多重的、從不同的角度等。結果更加令人滿意。當這些系列的圖像一起展示時,為觀眾打開了一扇門,讓他們忘記了所拍攝的對象,即生鏽的地方,而是思考他們所看到的視覺效果的美學範圍。他們欣賞形狀、形狀、圖案和構圖,而對現實主題的關注則減少了。

德國藝術家戈特弗里德·耶格的新版本數位照片作品Gottfried Jäger - Rost Thema 1, 1962 (Left) and Rost Thema 1-2, 1962 (Right), © Gottfried Jäger

系統和選擇

但對於耶格在追求攝影抽象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個問題——他仍然在對拍攝什麼照片以及如何拍攝做出關鍵選擇。他的自我仍然在決定作品的結果,因此表現主義的敏感性仍然有可能影響觀眾對照片的感知。為了消除這一方面,他採取了一種更具分析性和計算性的拍攝方法。他開發了一個系統,然後讓該系統告訴他一系列中的每張照片應該是什麼。在一個名為《阿恩特街》的系列中,他通過使用預先確定的角落透視系統拍攝了一條街道。他將其描述為:“通過角落建築的例子,對一條街道發展的攝影記錄。”該系列使人無法不對與照片的形式特質相關的固有抽象進行沉思。

但即使這些圖片也被困在現實中。它們描繪了觀眾能夠辨識的東西。因此,Jäger的下一步是將攝影簡化到其本質:光與暗。他決定不再拍攝物體,而是創造一幅光畫——一個僅由光和光敏表面構成的作品。為了實現這一點,他發明了一種多孔徑相機。所有決定圖片結果的元素,如孔徑的排列、光的質量、曝光時間和光圈,都由系統決定,因此最終的構圖將是生成的而非表達的。這一過程產生的圖像既是真正的抽象,又是真正的具體——這些圖像僅與它們自己相關。

新照片版的戈特弗里德·耶格作品在博物館和書籍中Gottfried Jäger - Arndt 02, 1971 (Left) and Arndt 03, 1971 (Right), © Gottfried Jäger

看到我們自己

除了上述提到的作品,耶格還創作了數十部其他作品。他實驗拍攝電腦螢幕、進行色彩研究,以及使用多種材料和條件,孜孜不倦地探索他的理論方法的範圍。他的作品完整目錄在 他的網站上。在查看這些系列作品時,我清楚地意識到這位藝術家的作品是多麼像電腦,然而它又讓我感受到多麼本質的人性。

Jäger 不僅成功地作為一名抽象攝影師,將物理世界簡化為一個形式的美學世界,形狀、圖案和構圖。他還以一種方式提升了對這些形式的研究,使我質疑它們的意義和價值。他讓我質疑元素之間的關係,而不僅僅是元素本身。這幫助我更清楚地理解生成藝術的要點,以及任何其他試圖隱藏藝術家之手的藝術。它突顯了這樣一個觀念:這個世界上有比自我更重要的事物,而我們所看到的最重要的事物可能是我們最不認識的事物。

博物館和書籍中的數位作品新混凝土照片版Gottfried Jäger - Pinhole Structure 3.8.14 B 2.6, 1967, Silver gelatin print on baryta paper, 19 7/10 × 19 7/10 in, 50 × 50 cm (Left) and Pinhole Structures 3.8.14 D 7, 1.3, 1973, Silver gelatin print on baryta paper, 19 7/10 × 19 7/10 in, 50 × 50 cm (Right) © Gottfried Jäger and SCHEUBLEIN + BAK, Zürich

特色圖片:戈特弗里德·耶格 - Kniff2006照片紙作品 V,明膠銀巴里特紙(伊爾福多級 IV),19 7/10 × 23 3/5 英寸,50 × 60 厘米,© 戈特弗里德·耶格 和 SCHEUBLEIN + BAK,蘇黎世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