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亨利·摩爾如何通過雕塑描繪核能

How Henry Moore Portrayed Nuclear Energy Through Sculpture

亨利·摩爾如何通過雕塑描繪核能

當你在芝加哥大學的田園校園中漫步於南艾利斯大道時,你會發現一個不尋常的抽象形狀從水泥廣場中突出,該廣場位於喬與瑞卡·曼蘇埃托圖書館旁邊。這件名為「核能」的作品是由亨利·摩爾創作的雕塑,他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抽象藝術家之一。形狀的頂部圓潤光滑,中央穿孔,並由一系列粗糙的柱子支撐,這個形狀在好天氣下可能會讓你想起水母。或者,如果你心情較為陰暗,你可能會像摩爾所意圖的那樣,將其視為原子蘑菇雲的抽象表現。這座雕塑紀念人類的一個混合祝福:第一次受控的自持核反應。幾乎沒有學生、教職員和鄰近海德公園的居民知道,原子時代最重要的時刻就發生在他們的腳下,在這個地方一個不再存在的足球場下的地下壁球場中。大學官員於1967年12月2日下午3:36準時揭幕「核能」,正好是25年前,恩里科·費米領導的一組科學家在曼哈頓計劃中達成了這一不祥的里程碑。儘管足球場及其秘密的壁球實驗室早已被拆除,但這座象徵性的銅質紀念碑標誌著他們曾經的家園,成為神聖的土地。

希望與恐懼

一位英國雕塑家如何設計一座抽象的核能紀念碑在芝加哥的故事,始於一種截然不同的能量:木材。當芝加哥大學的官員首次決定紀念這一在他們校園內發生的歷史成就時,他們從本傑明·F·弗格森紀念碑基金獲得了資金。弗格森是一位工業家,他的財富來自於摧毀南卡羅來納州的古老圓柏森林。作為芝加哥本地人,他部分利用自己的財富在全市資助公共雕塑。他既不是和平主義者,芝加哥大學的官員們也並不特別如此。他們決定委託一座抽象的紀念碑,這將轉移人們對核戰爭的注意力,甚至可能顯得充滿希望。他們一定是因為摩爾作為抽象藝術家的聲譽而聯繫了他,卻未意識到他實際上是堅定的反核戰爭者,這從他與如核裁軍運動、全國廢除核武器試驗運動以及赫特福德核裁軍小組等團體的關聯中可見一斑。

摩爾仍然接受了這項委託,意圖創造出能夠同時表達原子能問題兩面向的作品。他選擇了一種源自他長期研究武器的形式——具體來說,是戰鬥頭盔。摩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英國作戰時,在一次毒氣攻擊中受傷。隨後的幾十年裡,他多次造訪倫敦的一個盔甲博物館,名為華萊士收藏館。那裡目前展出的一個展覽指出,摩爾曾提到博物館中的頭盔作為他創作雕塑的靈感,例如《頭盔》(1939年)、《頭盔頭 No. 1》和《頭盔頭 No. 2》(1950年)。摩爾對於某種強大的東西作為脆弱事物的保護殼的概念感到著迷。他將頭盔的形式應用於芝加哥的雕塑,並說道:“上部與核爆炸的蘑菇雲相連,但也有顱骨的形狀和眼窩。人們可能會認為下部是一種保護形式,為人類而建造,而上部則更像是原子的破壞性一面。因此,這兩者之間可能以象徵的方式向人們表達整個事件。”

亨利·摩爾《頭盔頭 No.2》雕塑

亨利·摩爾 - 頭盔頭 No.2, 1950。青銅。高度 34 公分。斯圖加特國立美術館。© 亨利·摩爾基金會。版權所有

令人不安的和平

摩爾給這座雕塑的原始標題並不是「核能」。他將其命名為「原子作品」。在揭幕儀式上,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McNeill),大學的歷史教授,宣布了其官方更名,並表示:「我知道亨利·摩爾稱之為原子作品,但當地故意選擇的名稱是核能。原子作品和原子和平聽起來太過接近,讓人感到不安。」這對摩爾的輕視可能對美國的許多人來說並不驚訝,但想像一下這對英國觀眾的聽感;更糟的是,對於唯一曾經真正體驗過核武器可怕毀滅力量的生物來說。事實上,這座雕塑的工作模型是日本廣島市當代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的一部分。這個模型的大小約為人頭的大小。它的名字是「原子作品」。雖然與全尺寸的紀念碑相比,這個模型的規模微不足道,但對於當地觀眾來說,這個形狀所喚起的意義幾乎毫無疑問——它無疑是一個戰爭的象徵。

或許如果這兩件作品互換位置會很有趣。也許芝加哥大學可以更好地利用這個人頭大小的版本,以發掘核能的人文方面。廣島的人們則可以欣賞到完整尺寸的雕塑,因為他們理解摩爾為這件作品所賦予的全方位象徵意義。不過,芝加哥大學的文化或許自從那個時候以來已經有所改變,當時似乎非常有必要僅僅出於公關目的而重新命名一件藝術作品。2017年,在雕塑安裝50周年之際,曾有一些證據表明這一點,當時大學邀請了Ogrydziak Prillinger Architects在「核能」旁邊安裝一件臨時的伴隨雕塑。這件作品由75根厚厚的黑色橡膠繩製成,安裝是「基於不穩定過程的計算建模」。這一介入不僅參考了核反應的不穩定過程,還提及了戰爭的不穩定過程,甚至可能是官方審查。這是一個好的開始。然而,隨著2022年「核能」80周年的臨近,或許是時候發出真正的聲明,並按照摩爾的意圖正式恢復這件雕塑的尊嚴。

特色圖片:亨利·摩爾 - 《頭盔》,1939–40。蘇格蘭國家現代藝術畫廊。© 亨利·摩爾基金會。保留所有權利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Phillip Barcio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