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聚光燈下 - 喬治亞·奧基夫的華麗水彩畫
很難想像喬治亞·奧基夫曾經對自己感到不確定,或對自己的技術缺乏信心。今天,回顧她那雙閃爍著智慧與平靜的目光的照片,似乎她一直都確信自己會成為傳奇。但事實上,在她的職業生涯早期,有許多年奧基夫在不確定中漂泊,缺乏明確的前進方向,並在尋找她真實的聲音。這段時期之一是1912年至1918年。那是一個她在離開美術界後重新回到這個世界的時期;她在努力擺脫過去的傳統,並朝著理解現代主義的方向奮鬥。在這段時間內,奧基夫創作的大部分作品都有一個特別的區別:它們是用水彩畫的。在1916年至1918年的兩年期間,她完成了51幅水彩畫。其中46幅在2016年由Radius Books出版的專著中以全尺寸印刷的形式永存,該書名為喬治亞·奧基夫: 水彩畫 1916 – 1918。這本書以同名展覽命名,良好地記錄了奧基夫作品中這一鮮為人知的方面。它還提供了對一位最終成為她那一代人中最受喜愛的美國畫家的智力和美學發展的關鍵時期的瞥見。它展示了一組作品,與奧基夫後來以硬邊、精緻、輝煌的油畫而聞名的作品截然不同。她早期的水彩畫是實驗性的和開放的。它們展示了一位願意犯錯且不怕跌倒的藝術家。在某些情況下,它們甚至揭示了在她後來的職業生涯中無法超越的卓越瞬間。
維吉尼亞水彩畫
當奧基夫在1912年重新拿起她的水彩畫時,這算是一種回家。根據一些報導,她在10歲時就已經決定要成為一名藝術家。她的第一位繪畫老師使用水彩。但到了18歲,奧基夫已經採用了其他媒介,如石墨素描,她在芝加哥藝術學院的表現非常出色,還有油畫,她在紐約藝術學生聯盟學習時掌握了這一技藝。然而,到1908年,21歲的她對松節油的氣味感到厭惡。因為家庭的經濟困境和疾病的折磨,她離開了美術領域,似乎是永遠的,轉而擔任商業插畫師。直到四年後,她才再次報名參加繪畫課程,這次是在維吉尼亞大學。在這段時間裡,她選擇的媒介是水彩,這段時間成為了她一生中最具形成性的時期。
喬治亞·奧基夫-《有烏鴉的峽谷》,1917年。水彩和石墨於紙上。8-3/4 吋 x 12 吋。喬治亞·奧基夫博物館 贈予巴內特基金會。© 喬治亞·奧基夫博物館 / 巴內特基金會。
她的「維吉尼亞水彩畫」最近在維吉尼亞大學的弗拉林藝術博物館展出,展覽名為《意外的奧基夫:維吉尼亞水彩畫及後期作品》。這些作品清楚地顯示出一位畫家正在脫離嚴格的模仿傳統,而是擁抱一種與內心世界更相關的形式、線條和色彩的語言。在這一時期,她的導師是亞瑟·韋斯利·道(Arthur Wesley Dow),他在藝術教育領域是一位革命性的人物。道因其於1899年出版的書籍《構圖:藝術結構的系列練習,供學生和教師使用》而聞名。在書中,他提倡藝術作為個人自我表達的手段,並建議藝術家不要抄襲自然,而是應該使用線條、質量和顏色來與自然聯繫並表達他們的個人感受。奧基夫於1914年參加了道的課程。道的思想不僅在她的維吉尼亞水彩畫中顯而易見,還是道啟發奧基夫暫時放下顏料,僅用木炭作畫。那些木炭畫是她的第一批純抽象作品,並且著名地使她的作品引起了紐約畫廊經理阿爾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eiglitz)的注意,他後來成為了她的丈夫。
喬治亞·奧基夫-裸體系列 VIII,1917年。水彩畫於紙上。18英寸 x 13-1/2英寸。喬治亞·奧基夫博物館,巴內特基金會及喬治亞·奧基夫基金會贈送。© 火龍色彩 / 喬治亞·奧基夫博物館。
德克薩斯水彩畫
在1916年,奧基夫離開維吉尼亞,搬到德克薩斯州的峽谷,擔任藝術講師。她剛開始發展自己作為畫家的獨特聲音。白天她教書,然後晚上在家裡畫畫,直覺地構建她的構圖,而不先進行草圖。她寫到翻譯她眼中所見的形狀,無論它們是否與現實世界中的任何事物有關。許多神秘的,抽象形式出現在她的德克薩斯水彩畫中。她還實驗了顏色關係和多種繪畫技術。最終,奧基夫毀掉了許多她的德克薩斯水彩畫,認為這些作品在她後來的生活中會成為一種尷尬。其中一幅名為“紅與綠 II”(1916)的水彩畫在她的日記中被記錄為已被毀掉,但不知何故它逃過了這一命運。它最近被重新發現並在德克薩斯州峽谷的潘漢德爾-平原歷史博物館展出,距離它創作的地方不遠。
喬治亞·奧基夫 - 夜間沙漠火車,1916年。水彩和鉛筆於紙上。11 7/8 x 8 7/8" (30.3 x 22.5 cm)。由素描委員會和國家藝術基金會提供配對資金獲得。MoMA 藏品。© 2019 喬治亞·奧基夫基金會 / 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紐約。
她的德克薩斯水彩畫中美學變化的範圍顯示了奧基夫在她生命中的這段時間裡,作為畫家的真正開放。她向內心的聲音敞開,畫出了她的世界中與她對話的部分。她寫道,當她搬到德克薩斯平原時,第一件打動她的事物是光。最終,她在一系列名為《光在平原上》(1917)的三幅水彩畫中捕捉到了這道光,這被認為是她早期的傑作之一。這三幅水彩畫體現了具象與抽象之間的完美和諧。它們的藍色調投射出一種冷靜而陰鬱的感覺,而線條和形狀則傳達出脈動的輻射感。與此同時,構圖採用蛋形,暗示著新的開始。在她所有現存的早期水彩畫中,我們看到了斯泰格利茨第一次看到奧基夫作品時所說的真誠。我們看到了這位藝術家尋找一個真實事物的誠摯。我們也看到了那種已經成為這位藝術家核心的俏皮幻想,永恆地捕捉在其崇高而年輕的起源中。
特色圖片:喬治亞·奧基夫- 《晚星 VI》,1917年。水彩畫於紙上。8-7/8 吋 x 12 吋。喬治亞·奧基夫博物館 贈予巴內特基金會。© 喬治亞·奧基夫博物館。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Phillip Barc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