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馬丁·巴雷,被遺忘的抽象藝術家,在蓬皮杜中心

Martin Barré, The Forgotten Abstract Artist, at Centre Pompidou

馬丁·巴雷,被遺忘的抽象藝術家,在蓬皮杜中心

回顧展 馬丁·巴雷,將於2020年10月14日至2021年1月4日在蓬皮杜中心展出,提供了對這位神秘藝術家不斷演變的職業生涯的最全面的了解。然而,儘管他在當地頗有名氣(展覽中的20件作品來自蓬皮杜的永久收藏),但毫無疑問,許多來自法國以外的觀眾對這位藝術家一無所知。如果他們僅從當代的角度來看他的作品,他們甚至可能會想知道為什麼他們應該關心。巴雷在他的作品中並未涉及任何特定的社會或政治問題。事實上,他的畫作似乎根本沒有內容,作為物件也並不引人注目。的確,巴雷(1924 — 1993)在他自己的時代也經常被忽視。儘管如此,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他的作品有著不可否認的吸引力。簡單,甚至有時過於簡化,他的畫作誠實、有趣,並且無可否認地人性化。巴雷創作的畫作幾乎看起來不像畫作,我覺得這正是重點。正如蓬皮杜的回顧展所闡明的,巴雷的視覺風格經歷了至少五次重大變化。這些變化在藝術史上或許微不足道,但這並不減少他演變所持有的真理——藝術家唯一的義務就是對自己的好奇心。 在我們這個時代,每位藝術家都被期望能夠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強有力的學術、社會和政治辯護,巴雷可能看起來不太嚴肅。但這一直都是如此,甚至在半個世紀前。他從未融入。通過追隨自己的興趣,巴雷對他的法國崇拜者來說,就像阿格尼絲·馬丁對美國人一樣:作為一種美學方法和通往自我認知的道路,極簡主義的先知。

原始極簡主義者

巴雷於1924年出生於法國西部的南特,據說他在19歲時作為一名有抱負的藝術家,步行前往巴黎。這段376公里的旅程花了他五天時間。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他在各種藝術學院學習,並嘗試各種方法和視覺語言。他很快確定,對他來說,唯一的前進方向是抽象,而他感興趣的主要抽象問題是繪畫圖像與其底面(或準備好的表面)之間的關係。巴雷對什麼可以構成一幅畫感到好奇;什麼使畫作獨特;以及什麼可以算作畫作中的內容。他並不認為自己在提出這些問題時是先驅。相反,他回顧半個世紀前創作的一幅畫,說道:“所有的繪畫在我看來似乎都指向並起源於馬列維奇的白底黑方塊。”

馬丁·巴雷 86-87-120x120-E 畫作

馬丁·巴雷 - 86-87-120x120-E, 1986 - 1987。壓克力畫布。120 x 120 公分。蓬皮杜中心,法國現代藝術博物館,巴黎。© 蓬皮杜中心,MNAM-CCI/貝爾特朗·普雷沃斯特/發行。RMN-GP © 馬丁·巴雷,Adagp,巴黎 2020



在他幾幅最早的抽象畫作中,Barré 也運用了方形來探索圖像與背景之間的關係。他並不是直接畫出方形,而是封閉了這個形狀,用周圍的繪畫空間來描繪它的空虛。這些畫作提出的簡單問題是,空虛是否可以成為內容。接著,他進一步簡化了自己的方法,從他在巴黎看到的噴漆塗鴉中獲得靈感。將噴漆罐視為藝術家手的完美延伸,他創作了一系列看起來不過是噴灑在畫布準備表面上的線條的畫作。有時他會以某種模式噴灑線條。其他時候,他只是在畫布的一個角落噴灑一條細線。有時他會畫出曲線。其他時候,他會在牆上懸掛多幅畫布,並從一幅畫布延續一條線到另一幅畫布。這些作品的極簡特質與他同時代的藝術家在1960年代所創作的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得 Barré 獲得了反文化和原始極簡主義者的聲譽。

馬丁·巴雷 57-100x100-一幅畫

馬丁·巴雷 - 57-100x100-A, 1957。油畫。100 x 100 公分。私人收藏,巴黎;感謝 Applicat-Prazan,巴黎。© 馬丁·巴雷,Adagp,巴黎 2020 / 照片:藝術數位工作室

簡單的問題

在1970年代,Barré 暫時停止繪畫四年,探索他所稱的照片概念主義。這段職業生涯的時期在他的畫廊展覽中並不常被探討。我有時會想,如果藝術不能被買賣,那將如何改變人們對它的書寫方式?通常,我認為他們會寫得更少。就 Barré 而言,我相信他們會寫得更多,特別是關於這段休息期。這段時間可能沒有產生任何可以在藝術商店出售的產品,但它深刻影響了 Barré 對於圖像與背景之間核心問題的理解。當這段時間結束時,他的畫作變得更加密集,草圖網格支撐著繪製的斜線,這些斜線又被清晰的洗劑層所遮蓋。這些作品仍然是幾何的,回溯到馬列維奇及其方形,但它們相當複雜,並且比 Barré 之前的任何作品更接近於擁抱大多數觀眾所認為的內容。

馬丁·巴雷 60-T-43 畫作

馬丁·巴雷 - 60-T-43, 1960。油畫。81 x 330 公分(四聯畫)。私人收藏。感謝馬修·馬克斯畫廊,紐約 / 照片:羅恩·阿姆斯圖茨 © 馬丁·巴雷,ADAGP,巴黎 2020



在他晚年的時候,巴雷再次精煉了他的視覺語言,這次創作了一系列硬邊幾何作品,暗示了他與另一位早期抽象藝術家的親和力:皮特·蒙德里安。這些是他最後的畫作,擁有乾淨、平坦的構圖,有時被談論為對他早期作品的拒絕,後者則更為粗獷。然而,它們似乎並不那麼遙遠。它們展示了在底面上繪製的線條,以劃定空間。這些繪製的區域質疑著底面,提出了關於畫作的哪一部分是圖像的問題。正如他之前的所有畫作一樣,這些最後的作品也在詢問:畫作的內容與其支撐哪一個更重要?對我來說,這不僅僅是關於繪畫的問題,也是關於成為畫家的存在主義問題。它詢問在他人眼中什麼是有效的;什麼應該受到關注;什麼值得我們的時間——也許是簡單的問題,由簡單的畫作提出,但它們的簡單性為我們提供了學習自我的空間。

特色圖片: 馬丁·巴雷 - 60-T-45,1960年。油畫。192 x 253 公分(四聯畫)。蓬皮杜中心,法國現代藝術博物館,巴黎。© 蓬皮杜中心,MNAM-CCI/貝爾特朗·普雷沃斯特/發行。RMN-GP © 馬丁·巴雷,Adagp,巴黎 2020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