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靜默的情感:阿格尼絲·馬丁在泰特現代藝術館

Muted Emotion: Agnes Martin at the Tate Modern

靜默的情感:阿格尼絲·馬丁在泰特現代藝術館

阿格尼絲·馬丁(1912-2004) 是一位美國藝術家及抽象繪畫的先驅,以其柔和色彩和細膩鉛筆線條的生物形態畫作而聞名。儘管她從未真正追求聚光燈(她於1967年從紐約搬到新墨西哥,尋求寧靜和孤獨),但現在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她簡約的創作上,因為泰特現代美術館正在舉辦她作品的重大回顧展,展期至2015年10月11日。

孤獨的社交名流

生於1912年加拿大麥克林的阿格尼絲·馬丁,於1931年移居美國,並於1940年成為美國公民。她在西華盛頓大學教育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學習,並對禪宗佛教思想產生了興趣,這對她的作品產生了重大影響,因為她相信「沒有對美、純真和幸福的認識,就無法創作藝術作品。」她於1957年搬到紐約,當時被藝術家和畫廊經營者貝蒂·帕森斯發掘,迅速融入令人興奮的紐約藝術界,與索爾·勒維特、安·特魯伊特、唐納德·賈德和阿德·賴因哈特等人交往,後者成為她的摯友和導師。在同儕的支持下,馬丁能夠在1950年代末期於貝蒂·帕森斯畫廊舉辦她的第一次個展,並開始獲得評論界的讚譽。然而,在賴因哈特於1967年去世後,她離開紐約,開始在北美旅行,最終在一年後定居於新墨西哥州,在那裡她繼續探索佛教和冥想,以追求真正的孤獨。她七年未曾作畫,完全退出藝術社交圈,專注於寫作。直到1973年,她才再次拿起畫筆。

阿格尼絲·馬丁 早晨 畫作

阿格尼絲·馬丁 - 早晨,1965年。壓克力顏料和石墨於畫布上。支撐:182.6 × 181.9 公分,框架:184 × 183.2 × 4.3 公分。泰特收藏。© 阿格尼絲·馬丁遺產 / DACS,2020

追求完美

她對藝術能夠激發情感和駕馭表達的深刻信念,編織進她那些柔和色調的畫布之中,這些畫布作為追求完美的有趣實驗。泰特美術館的展覽是自1994年以來馬丁作品的首次回顧展,旨在展示她作品的全貌。展覽範圍從她早期對各種形式的分析,例如她1958年的花園,這是一幅將發現的物品排成行並粘貼在背景畫布上的拼貼畫,到她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金箔網格和條紋畫布(友誼,1963)或用水彩洗過的作品(如一幅由水彩、墨水和膠彩組成的藍色無題作品1965)。這次回顧展將為觀眾提供體驗她富有遠見的作品的機會,完美結合了低調的極簡主義和情感的強度,馬丁本人宣稱:“藝術是我們最微妙感受的具體表現。”

自2004年她去世以來,馬丁的作品持續具有全球吸引力,影響了來自各種領域的藝術家,從畫家和攝影師到時裝設計師和作家。作為一位真正的藝術愛好者,馬丁的作品對所有志同道合的信徒來說都是必看之作。

特色圖片:阿格尼絲·馬丁 - 快樂假期,1999年。壓克力顏料和石墨於畫布上。支撐:152.5 × 152.5 × 4 公分,框架:154.5 × 154.5 × 5 公分。泰特收藏。© 阿格尼絲·馬丁遺產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