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與形而上學 - 希拉澤·侯希亞里的藝術
思考存在的本質並不總是令人愉悅:我們顯然是脆弱的,而這一生顯然是短暫的。但我,至少,仍然認為面對我所是的本質是一個優先事項。幸運的是,有像Shirazeh Houshiary這樣的藝術家,他們通過找到美學上有趣的方式來面對最大的問題來幫助我,例如: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構的;存在意味著什麼;不再存在意味著什麼;存在是否真的會結束?Houshiary創造的物件,正如UMASS Amherst美術中心的一位作家所說,“承載著存在與思想之間的緊張。”她的作品被稱為神秘的,這個詞暗示著神秘並暗示著某種靈性的存在。我同意這個描述。越是凝視她的作品,它們越是呈現出渡船人的特徵,這些實體一隻腳在這個世界,一隻腳在另一個世界,準備幫助你渡過到另一邊。但Houshiary創作的作品也常常被稱為形而上學的。這是一個我不太快樂於接受的術語,儘管它對我來說是個迷人的來源。但我困在自己的思維中問:“怎麼可能某些物理的東西也可以是形而上學的?”難道物理學不是人類知識的一個分支,通過它我們量化可觀察的、可測量的宇宙嗎?藝術作品難道不是由其可觀察的、可測量的特性來定義的嗎?形而上學這個詞來自古希臘語ta meta ta phusika,意思是物理學之後的事物。它明確地暗示著我們的存在中有超越可觀察或可測量的東西。它指的是看不見的、無形的、永恆變化的和無限的。我有時認為,暗示一個物體,如畫作、雕塑或視頻,可以是形而上學的,這是一種魔法思維。但再說一次,也許不是。我們所能知道的可能是有限的,無論我們是在研究遙遠的太空還是我們自己身體和心靈的微小範疇。或者,也許物理學之後的任何東西也是物理學的一部分,我們只是不知道如何去看它、如何去測量它、如何去表達它,或它意味著什麼。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也是Shirazeh Houshiary所創作的一切藝術的核心。
尋求啟示
我第一次看到Shirazeh Houshiary的作品是在泰特美術館的一幅名為面紗的畫作。這件作品吸引了我,因為它似乎完全是黑色的。我傾向於被單色作品吸引,因為我喜歡靠近它們,看看它們是由什麼構成的,並試著猜測它們是如何創作的。完全缺乏敘事或形式內容使我能夠欣賞其他事物,例如質感、光澤和完成度。它也讓我可以真正地在顏色上發狂。但我越看面紗,越意識到我並不是在看一幅單色畫。在這幅畫的美學範疇中,確實逐漸似乎出現了一些內容。一個正方形在畫面的上方中央出現,在那個正方形內又出現了其他形狀:也許是其他正方形、一個圓形,或者可能是一個十字圖案。深度開始從明暗的推拉中顯現出來。很快,我被吸引進入了一個比我最初意識到的或希望的要複雜得多的東西。
面紗 是對 Houshiary 作品的完美介紹,因為對我來說,這些作品完全關乎感知。當我接觸這幅畫時,我心中已經有一個既定的議程,那就是對單色作品的表面特質進行戀物化。我有自己的品味、自己的看法和所謂的精緻感,所有這些都渴望得到認可。但我毫無抵抗地,愉快地放下了這一切。現在回想這次經歷,我看到了我所學到的簡單而深刻的教訓:我所認為的所有知識都有可能是錯誤的,或者至少是不完整的。當然,標題 面紗 是對這一教訓的完美參照。面紗是只允許人們看到世界部分景象的東西。諷刺的是,在這種情況下,這幅畫並不是面紗。它幫助揭開了面紗,讓我這位觀者能夠看到之前不可見的事物。
避免精確性
但儘管Veil幫助了我,在我看來,讓我看得更多,理論上也知道得更多,Houshiary卻稱那幅畫為“對知識的抗議。”這種描述方式是恰當的,因為它涉及到神秘的概念。它觸及了我自己對於形而上學是否存在的問題。這是一種開放的聲明,也是對科學仍在與未知的存在掙扎的承認。而這正是Houshiary試圖通過她的作品達成的目標。正如她在與Tate Modern的訪談中所說,“我想要做的不是廣告。廣告告訴你它到底是什麼。藝術所做的是,它有模糊性,它引導你去發現。它有可能性。它是多維的。我想看到一種藝術……讓我思考我在這個世界上的演變……以及我在這個宇宙的空間和時間中的位置。當人們在廣告中給你事實時,這基本上扼殺了你的想像力。”
Houshiary 所說的多維模糊性的絕佳例子是她 2011 年的雕塑 Lacuna。這件作品設計為懸掛在牆上。作為一個物體,它是線條、運動和顏色的表達。但當光線照射到它上面時,陰影會向四面八方劇烈擴展。這一現象讓人想起理查德·圖特爾在 1970 年代初首次將精緻的金屬線作品懸掛在畫廊牆上的簡單、簡約而又強大的手勢。這個物理存在的影像被它那無形卻明顯可見的陰影加倍、三倍,甚至可能無限放大。然而,顏色並未延伸到空間中,硬度也沒有。一些東西必須是物理物體本質的核心。Lacuna 是部分物理學和部分形而上學。它容易描述,但不容易定義。它是三維的,但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變化,努力朝向第四維度:時間。它的本質既由其組成材料決定,也由其內部和周圍的空白空間以及其環境的條件決定。
Shirazeh Houshiary - Lacuna, 2011, cast stainless steel, 80 x 220 x 80 cm, © Shirazeh Houshiary
解體與統一
Houshiary 在她的作品中融入的最常見元素之一是呼吸。但也許僅僅稱之為這樣太過簡單。她更感興趣的是面對呼吸究竟是什麼的問題。顯然,呼吸只是我們給予進出肺部的空氣的名稱,讓我們得以生存。但呼吸也代表著遠不止於此。這是一個過程,始於我們的存在邀請外部宇宙進入,然後與之暫時統一,結束於我們的存在解體那個聯合,將屬於我們的部分向外排出,回到它來自的深淵。呼吸是一種上升和下降,一種縮短和延長,是所有生死事物的宏大終極本質的圓形表達。
Houshiary 在她的塔樓中美學地展現了呼吸的過程。它們的固體元素本身是堅硬且不動的,然而曲線形狀卻展示了所有物理事物固有的靈活性和波動性。最重要的是,固體和流體這兩種存在狀態同時存在於一個結構中。正如 Houshiary 告訴 Elizabeth Fullerton, 一位為路透社報導的記者,她在 2013 年為 ARTNEWS 撰寫了一篇文章,“就好像同一個物體同時被建造和崩潰。宇宙正處於解體的過程中,一切都在侵蝕的狀態中,然而我們卻試圖穩定它。這種緊張感令我著迷,這是我作品的核心。”
Shirazeh Houshiary - Stretch, 2011, Anodised Aluminium (Violet), Width 85, Length 85, Height 123.5 cm, © Shirazeh Houshiary and Lisson Gallery
特色圖片:Shirazeh Houshiary - Effuse, 2017,鉛筆、顏料在黑色Aquacryl畫布和鋁上,47 1/5 × 47 1/5 英寸,120 × 120 公分,©Shirazeh Houshiary 和 Lehmann Maupin,紐約和香港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