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田野”的重要性:澳大利亞的地標展覽,50年後》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eld”, Australia’s Landmark Exhibition, 50 Years On

《“田野”的重要性:澳大利亞的地標展覽,50年後》

半個世紀前,將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澳大利亞博物館展覽的展覽在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NGV)全新的地點開幕。然而,當時幾乎沒有參與者預期這個展覽會創造歷史。展覽名為田野,在一個臨時畫廊中開幕。它展出了74件作品,代表40位藝術家,其中大多數年齡都不到30歲。藝術家們大多對於被邀請在NGV展出感到驚訝。組織這個展覽的策展人認為這不過是他們所看到的澳大利亞藝術新興趨勢的一個展示而已。然而,發生的事情卻是澳大利亞藝術媒體對這個展覽進行了抨擊,嘲笑這些藝術作品,並宣稱這些藝術家對澳大利亞毫無價值。這場爭議引發了關於這些作品的激烈辯論。一方面是傳統的澳大利亞藝術界,明顯偏愛傳統的具象藝術風格;另一方面則是一個日益壯大的藝術家、作家和藝術愛好者的集體,他們的目光投向世界其他地方。令人驚訝的是,許多澳大利亞人至今仍對田野感到厭惡,這表明這場辯論尚未解決。NGV最近在最初策展人的立場上堅定立場,重新開幕了田野重訪,這是一個完整的原始展覽的重新上演,呈現給新一代觀眾考慮。

壞批評的力量

The Field 這個名字是參考了顏色場畫派,到了1960年代末,這已經成為美國主導的美學立場。然而,這個標題也指的是一個更大、擴展中的抽象概念領域,這些概念在國際上被追求,包括硬邊抽象和幾何抽象。它還指的是一群追求這些國際趨勢的澳大利亞藝術家。展覽中的所有作品反映了澳大利亞是朝向創新新美學趨勢的全球運動的一部分,而這些趨勢顯然是抽象的。回顧今天,這樣的前提引起爭議似乎很奇怪。畢竟,到1968年,抽象藝術在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區已經主導了幾十年。然而,主流的澳大利亞藝術評論家是基本教義派,他們認為新奇的抽象創作根本不應被稱為藝術。

墨爾本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的《田野》展覽

Col Jordan - Daedalus - 系列 6, 1968年,合成聚合物漆於畫布上。164 x 170 公分。澳洲國立美術館,堪培拉。購買於1969年

為了顯示評論家們的極端程度,《衛報》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展示了來自《田野》的原作圖片,並附上當時主要澳大利亞藝術評論家的實際評語。一位評論家說:“這些藝術家對自己或對他們的國家都沒有任何話要說。”另一位評論家則表示,展出這些年輕實驗藝術家的作品“就像派遣大學運動隊去代表澳大利亞參加奧運會。”在較為寬容的評論中,有一位評論家稱這些作品令人愉悅,但隨後將展覽比作“只供香檳的派對。人們很快就會感到需要一些更實質的東西。”這些批評不僅是徒勞的——它們實際上導致了銷售不佳,甚至使一些有前途的澳大利亞抽象藝術家感到沮喪。展覽中的一位藝術家約翰·亞當對評論家們的回應是:“澳大利亞繪畫未來的真正威脅是……這種模糊的、有色彩的情感胡言亂語竟然可以被當作藝術批評。”

墨爾本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的新展覽《田野》

珍妮特·道森 - 《滾動景觀 2》,1968年,合成聚合物漆於合成板上。150.0 x 275.0 cm 不規則。巴拉瑞特藝術館,巴拉瑞特。由澳大利亞視覺藝術/工藝委員會協助購得,1988年(1998.2)。© 珍妮特·道森/授權由VISCOPY,澳大利亞

尖銳的真相

這種劣質藝術評論的遺產最近再次成為NGV策展人的主要關注點,當他們首次決定嘗試重新展出The Field時。他們已經知道,原始展覽中只有少數幾件作品找到了買家。他們必須回答的問題是,原始展覽中有多少作品仍然存在。他們的調查揭示了一個相當難以接受的現實:原始展覽中的14件作品已經被毀壞或遺失。聽起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曾參加過大型博物館展覽的畫作和雕塑竟然會如此被忽視。然而,殘酷的事實是,由於大多數參展藝術家年輕且資源有限,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找到地方儲存他們的作品或以其他方式處理掉它們。

墨爾本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的新展覽《田野》

Michael Johnson - Chomp, 1966, 聚乙烯醇酯畫布。122.0 x 305.5 公分。私人收藏,布里斯班。© Michael Johnson/授權由 VISCOPY,澳大利亞

一個特別悲劇的故事是諾曼娜·懷特(Normana Wight)的故事,她是《田野》中僅有的三位女性藝術家之一。懷特為這個展覽創作了一幅巨大的3.6米灰色畫作,在照片中,它宣告自己是展覽中最具創新性的作品之一。然而,它並未售出。在接受《藝術指南澳大利亞》(Art Guide Australia)記者沙恩·沃爾夫(Sharne Wolff)採訪時,懷特解釋說,早在1968年,她的工作室就在她的臥室裡,並且沒有存儲的資金。當這幅畫未能吸引買家時,她“將作品切割成30厘米的方塊”,並將這些碎片燒掉。儘管這個故事是如此悲劇,但至少懷特活著看到了她的作品終於被欣賞。《田野》中超過一半的藝術家,包括一些作品已經遺失或被毀的藝術家,已經去世。這些缺失的作品在《田野重訪》中以放置在原本展示空間的輪廓來代表。這些輪廓提醒我們,藝術不僅僅是一種視覺體驗。藝術博物館是人類文化的保管者。他們有責任照顧他們所聚焦的人類努力。而評論家則有責任避免陷入過去,或對他們顯然不理解的事物發出攻擊。《田野重訪》在NGV展出,至2018年8月26日。

特色圖片:Rollin Schlicht - Dempsey, 1968,合成聚合物顏料於畫布上。286.0 x 411.5 公分。私人收藏,布里斯班 © Rollin Schlicht 遺產,感謝墨爾本查爾斯·諾德倫畫廊提供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