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尔纳·维内的《主要弧线》将成为世界最高的公共艺术作品
如果你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在比利时的E411高速公路上行驶,连接卢森堡和纳慕尔,你可能会注意到一个奇幻的形状从地平线上升起。 “L'Arc Majeur”,法国雕塑家Bernar Venet的最新作品,正在那条孤独的公路上安装,安装工作将于8月10日开始,最终将高达60米,俯瞰高速公路。 驾驶者将直接穿过这个重达250吨的钢制拱门,从3公里外就能看到它。 这个拱门的安装代表了Venet的一个惊人壮举,他是当今法国最受尊敬的艺术家之一——这是他四十多年前首次提出的一个想法的实现。 这也是艺术家第三次尝试完成这个项目。第一次是在1984年,当时在通往巴黎的A6高速公路上安装拱门的计划被奥塞尔市长否决。第二次尝试是在勃艮第的一条高速公路上,但在一位法国高速公路官员试图说服他将作品涂成红色后,Venet自己停止了这个计划。 据说在比利时最终实现这个项目的费用为250万欧元,这一壮举得到了约翰·科克里尔基金会的支持,该基金会是总部位于比利时塞兰的机械工程公司约翰·科克里尔的慈善机构。 从公共工程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从视觉上看也无疑是引人入胜的,“L’Arc Majeur”因一个完全无关的原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媒体关注。公众对这件作品的迷恋似乎完全源于Venet声称它将是世界上“最高的公共艺术作品”。 因为即使是对普通观察者来说,似乎世界上目前存在的许多公共艺术作品都比这高得多,因此“L'Arc Majeur”也引发了一个复杂的美学辩论——公共艺术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荒诞故事
当“团结雕像”(2018年)最近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竖立,以纪念独立印度的第一任总理时,媒体将其庆祝为世界上最高的公共纪念碑。它高达182米,确实是“L’Arc Majeur”高度的三倍多。然而,一些观察者迅速指出,位于圣路易斯的“拱门”(1963年)在密西西比河上升高至192米——比“团结雕像”高出10米。因此,关于这座印度纪念碑的说法迅速转向它是世界上最高的个人纪念碑——这一说法无可否认,因为“圣路易斯拱门”是作为美国向西扩张的纪念碑而竖立的。但文特似乎希望我们提出的问题超越了这一区别。他在质疑“团结雕像”、“拱门”或任何其他公共纪念碑是否应该被视为艺术作品。
伯纳尔·维内 - L’Arc Majeur. © 2019 约翰·科克里尔基金会.
认为公共纪念碑不应被视为公共艺术的论点似乎与它们作为记忆工具的功能有关——换句话说,它们的目的与记忆和历史密切相关。然而,我们当然不会声称活人的肖像、真实地点的风景画或实际物体的逼真雕塑不能被视为艺术。这些东西与公共纪念碑根本不同吗?尤其考虑到许多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使用记忆和历史,特别是在去殖民化运动中,这将是一个很难提出的论点。无论如何,即使你相信这个论点,今天在欧洲仍然至少有三件公共艺术作品不是记忆工具,它们的规模超过或与“L’Arc Majeur”相匹配:位于都柏林的“尖塔”(2003年),高达120米;位于伦敦的“阿塞洛尔·米塔尔轨道”(2014年),高达114.5米;以及位于诺丁汉的“渴望”(2008年),与“L’Arc Majeur”相匹配,高达60米。
伯纳尔·维内 - L’Arc Majeur. © 2019 约翰·科克里尔基金会.
目标的意义
关于某物是否应该被视为艺术的另一个潜在论点是,艺术只能由艺术家创作。如果你相信这种观点,那么“都柏林尖塔”将被取消资格,因为它是由英国建筑师伊恩·里奇设计的,而“Aspire”也将被取消资格,因为它是由英国建筑师肯·沙特尔沃斯设计的。(再说,我们也可以长时间辩论建筑是否可以被视为艺术。)无论如何,“阿塞洛米塔尔轨道”是由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阿尼什·卡普尔设计的。这意味着唯一可能被用来将其排除在公共艺术之外的论点是“阿塞洛米塔尔轨道”也是一座观景塔。(它最近也变成了一个滑梯。)不幸的是,如果超越美学的实用目的可以成为驳回艺术资格的理由,那么是的,“阿塞洛米塔尔轨道”也必须被归入这一类。
伯纳尔·维内 - L’Arc Majeur. © 2019 约翰·科克里尔基金会.
也许对Venet来说,归根结底是意义和目的的问题:如果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有意义,它就是一座纪念碑,因此不是一件艺术品;如果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有明确的目的,它就成为设计的产物,因此也不是一件艺术品。这就留下了一个相当狭窄的定义,说明为什么“L’Arc Majeur”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艺术作品”。Venet的意思是它是最大的抽象公共美学现象,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在这一类别中,他可能是对的。“芝加哥毕加索”(1967年)仅高16米;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苏捷斯卡国家公园中的Tjentište纪念碑(1962年)高19米;亚历山大·卡尔德(Alexander Calder)的“白色瀑布”(1974年,世界上最高的移动雕塑)高30米;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无尽柱”(1937年)大约也是30米;克拉斯·奥尔登堡(Claes Oldenburg)的“蝙蝠柱”(1977年)高31米。尽管如此,我想知道这样的声明为什么重要。“L’Arc Majeur”承诺将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物体——能够在观众的心灵和心中激发出非凡的体验。用米来衡量它的伟大似乎显得微不足道。
特色图片:Bernar Venet - L’Arc Majeur。照片 © Bernar Venet。
所有图片仅用于说明目的
由菲利普 Barc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