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捉时间的瞬息 - 杉本博司的摄影作品
在Marian Goodman Gallery位于巴黎和伦敦的展览将持续到12月22日,探讨了著名摄影师、雕塑家和概念艺术家杉本博司的作品,他的作品涉及人类感知的奥秘。伦敦展览名为Snow白,重点展示了杉本自1978年以来一直在创作的一组照片,称为他的剧院系列。系列中的每张照片都展示了一家电影院,屏幕位于画面的中央。屏幕发出明亮的光芒,像银色的光。为了拍摄这些照片,杉本设置了一台大画幅相机,打开快门,然后在整个胶卷拍摄期间保持快门开启,将电影的每一帧都捕捉在一帧胶卷上。这些照片捕捉了时间的流逝,并提出了关于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构的问题。与此同时,巴黎展览名为表面张力,重点展示了杉本正在创作的另外两组作品。第一组是他的海景系列,自1980年以来一直在发展。对于这一系列,杉本拍摄了世界各地的平静海洋。每张照片都完美平衡——一半是水,一半是空气,地平线位于画面的中间。与海景照片一起展出的还有五件来自五元素系列的雕塑作品。这些雕塑由五个几何形状组成,象征着土、水、火、空气和虚无。每个雕塑都有一个象征水的球体,每个球体内包含一张来自海景系列的照片。这两场展览都是必看的。但与许多杉本的展览一样,它们只是轻触了这位艺术家所创作的广阔作品的表面。因此,如果你对他的作品不熟悉,这里还有杉本博司的许多其他面向。
像相机一样观看
杉本博司于1948年出生在东京。他在童年时学习拍照,但直到很久以后才考虑摄影作为职业。他在日本的圣保罗大学学习经济学。但在毕业四年后,杉本搬到了洛杉矶,并在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注册了研究生课程。在同一年,他对摄影揭示世界隐藏真相的艺术潜力有了一个启示。他的启示发生在一次前往纽约市的旅行中,在此期间他参观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该博物馆以其立体模型而闻名,这些模型展示了历史上人类和动物的等身大小模型,置于其时代的文物之间。每个立体模型的背景中都有一幅自然的照片或画作,为场景增添了一个明显虚假的二维元素,通常也显得有些老套。
当凝视其中一个立体模型时,杉本随机闭上了一只眼睛。这使他突然意识到,仅用一只眼睛看某物会将整个场景压平,使其看起来就像用相机镜头拍摄的一样。以这种方式看立体模型使整个场景看起来更真实。因此,杉本带着他的相机回到博物馆,拍摄了立体模型的黑白照片。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照片将立体模型的所有元素都压平了,不仅仅是背景,场景呈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真实感。他的立体模型系列成为了他此后追求的众多作品中的第一个,这些作品涉及重新拍摄某物,或拍摄一些虚假的东西,例如蜡像馆中的人物。当在2014年与盖蒂博物馆馆长蒂莫西·波茨的采访中被问及他对这一过程的迷恋时,杉本说:“摄影是对现实的复制,但当它被拍摄两次时,它又回到了现实。这是我的理论。”
杉本博司 - 华严瀑布, 1976, 明胶银版画, 底片 #00.001, 图像: 47 x 58 3/4 英寸 (119.4 x 149.2 厘米), 框架: 60 11/16 x 71 3/4 英寸 (154.2 x 182.2 厘米), 版次 5, (20200)
你在看什么
杉本博司在他的《模型》系列之后,推出了他的第一组剧院摄影作品。与《模型》系列一样,《剧院》系列也提出了一个问题:照片中可见的东西是否真实。如果我们观看好莱坞电影,我们知道我们并不是在观看实际发生的事情。它是经过编剧的,所以是假的,对吗?然而,杉本拍摄的这些照片,包含了整部电影的视觉信息,却捕捉到了确实发生过的事情——电影的放映。这些照片捕捉了现实,这一点在系列的驾车影院版本中得到了强调,后面屏幕的天空中捕捉到了光线的轨迹,飞机在电影放映过程中飞过。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图像中心的明亮银光不仅仅是光——它是一个故事。尽管它是经过编剧的,但它确实发生过。正如杉本所指出的,以某种方式将其拍摄两次使其再次变得真实。
在开始他的剧院系列后,杉本博司着手于他的海景系列。从形式上讲,这个系列的图像是几何的和抽象的。当成组观看时,这些图像在伯恩德和希拉·贝歇尔的传统中也呈现出一种类型学的存在。尽管这些不是图片的图片,正如他早期的立体模型和剧院系列中的图像,但它们仍然执行类似的功能。杉本向我们展示了看起来相同的不同事物的图片。他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向我们展示它们。它们显然是不同的。但它们也显然是相同的。空气和水只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但它们也具有抽象的特质。大海成为一个象征。我们可以再次问我们在看什么。这些是现实世界的图像,还是它们已经溶解为寓言或隐喻?
杉本博司 - 北太平洋,大黑崎,2013年,明胶银版画,负片编号 #582,图像:47 x 58 3/4 英寸 (119.4 x 149.2 厘米),框架:60 11/16 x 71 3/4 英寸 (154.2 x 182.2 厘米),版次 5,(20192)
世界图像
杉本称这种真实与虚幻相互溶解的现象,在他的作品中,“一种调查人类感知的测试方法”。几十年来,他以几种迷人的方式继续这种测试方法。在1990年代,他回到日本,经过七年的繁文缛节后,获准在一座名为“千手观音”的佛教寺庙内拍摄一项古老的装置。该装置展示了佛陀作为来世的物质表现的众多雕塑表现。杉本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拍摄了该装置,展示了阴影和光线在不同时间照亮不同元素。最终形成的系列作品《佛海》,是对形式和时间的抽象探讨。
在他的建筑系列中,这个系列也始于1990年代,杉本博司拍摄了标志性建筑形式的完全模糊图像,如世贸中心大楼和埃菲尔铁塔。同时,在他的“影子的赞美”系列中,他每晚在开着的窗户旁点燃一支蜡烛,并在相机快门始终打开的情况下拍摄它燃烧的单次曝光,直到蜡烛燃尽或熄灭。在他的松树系列中,他拍摄了日本皇宫中完美松树的模糊图像,然后将它们拼贴在一起,形成与16世纪松林屏风相媲美的超现实作品。所有这些系列都以模糊、梦幻的方式展示了现实世界。它们都具有长时间曝光的特点。它们带我们回到过去,让我们与古老的、普遍的建筑、光和自然的视觉相连接。它们帮助我们将这些事物视为记忆和思想。
杉本博司 - 巴黎东京宫37号展厅,2013年,明胶银版画,负片编号#279,图像:47 x 58 3/4 英寸(119.4 x 149.2 厘米),框架:60 11/16 x 71 3/4 英寸(154.2 x 182.2 厘米),版次5,(20218)
黑白世界
除了上述提到的每一个作品系列,杉本博司还有几个其他系列正在进行中,每个系列的创作时间跨度都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除了他的摄影作品,他还创作雕塑,参与表演,并创作特定场地的作品。所有这些看似不同且可能不相关的事情,但从本质上讲,它们都可以用杉本在回答他为何如此频繁选择以黑白摄影时所用的相同理由来理解。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黑白的可信度比彩色更好。”
彩色照片从未捕捉到我们对颜色的真实体验。因此,通过选择黑白,他创造出更抽象、更普遍的图像。这是日本概念本歌取的一种变体,意指模仿另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杉本代表了以各种形式存在的事物,但完美的复制是不可能的,也不是可取的。因此,他以抽象的形式向我们展示现实。他在提及我们的记忆和共同的过去。正如他所说,“接过旋律”,以唤起某种相似且普遍的东西,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
杉本博司 - 塔斯曼海,岩石岬,2016年,明胶银版,负片 #584,图像:47 x 58 3/4 英寸 (119.4 x 149.2 厘米),框架:60 11/16 x 71 3/4 英寸 (154.2 x 182.2 厘米),版次 5,(20193)
特色图片:杉本博司 - 纽瓦克的派拉蒙剧院,2015年 明胶银版,负片编号 #36.002,图像:47 x 58 3/4 英寸(119.4 x 149.2 厘米),框架:60 11/16 x 71 3/4 英寸(154.2 x 182.2 厘米),版次 5(20220)
所有图片 © Hiroshi Sugimoto,感谢艺术家和Marian Goodman画廊
由 Barcio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