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魂之國:非裔美國藝術家展覽》中的5件抽象藝術作品
這個宏大的展覽 國魂:黑色力量時代的藝術 本月在紐約的布魯克林博物館開幕。這是這個非凡展覽的第三個場地,該展覽於2017年在泰特現代美術館首次展出,然後轉至阿肯色州本頓維爾的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展覽展示了超過150件作品,創作這些作品的藝術家超過60位。它涵蓋了廣泛的媒介——從繪畫、素描和雕塑到紡織品和服裝——並跨越了眾多美學立場——從直接的具象到波普藝術再到純粹的抽象。當展覽首次在泰特亮相時,我有幸與AFRICOBRA的共同創始人傑拉爾德·威廉姆斯坐下來交談,AFRICOBRA是一個有影響力的黑人藝術家集體,其作品是展覽的重要元素。威廉姆斯對策展人選擇在展覽中包含如此多的抽象作品有一些引人入勝的看法。他對觀眾會如何看待這些作品對於對話的貢獻感到好奇。許多現代主義的抽象美學立場深深植根於歷史性的跨國黑人美學中。然而,在現代主義的全盛時期,黑人抽象藝術家經常因為明顯或微妙的偏見而被白人經營的畫廊忽視,或因為他們的作品未能具象地表達黑人生活而被黑人經營的畫廊排斥。看到如此多的抽象藝術家在 國魂 中展出,真是無比的快樂。隨著展覽在布魯克林的新臨時家中安頓下來,我們強調五件抽象作品,如果你有機會參觀這個展覽(展出至2019年2月3日),可以留意一下。
瓦茲沃斯·A·賈瑞爾,革命者(安吉拉·戴維斯),1971
AFRICOBRA的五位創始人之一,Wadsworth Jarrell對於該團體的哲學形成至關重要。這一哲學在1969年的宣言十位尋找國家的人中概述。根據該宣言,AFRICOBRA努力創作出達到以下目標的作品: “1. 定義——處理過去的影像;2. 識別——與現在相關的影像;3. 方向——展望未來的影像。” 他們風格的關鍵視覺元素是使用文字、發光的“酷飲”顏色,以及抽象圖案和黑人正面肖像的混合。“革命性(Angela Davis)”壯觀地傳達了這些方面的每一個。此外,它以其動態的尖銳角度喚起了早期現代主義運動,如未來主義和光線主義,並以其互補形狀和色彩關係的動員,喚起了後印象派運動,如分割主義。
Wadsworth A. Jarrell (美國,生於1929年)。革命者(安吉拉·戴維斯),1971年。丙烯和混合媒介於畫布上,64 x 51 英寸(162.6 x 129.5 厘米)。布魯克林博物館,R. M. Atwater、Anna Wolfrom Dove、Alice Fiebiger、Joseph Fiebiger、Belle Campbell Harris 和 Emma L. Hyde 捐贈,通過交換,指定購買基金,Mary Smith Dorward 基金,Dick S. Ramsay 基金,以及 Carll H. de Silver 基金,2012.80.18。© Wadsworth A. Jarrell。(照片:布魯克林博物館)
威廉·T·威廉斯,特蘭,1969
國家的靈魂在布魯克林的出現對威廉·T·威廉斯來說有些像是回家。作為當代美國最傑出和受人尊敬的抽象畫家之一,威廉斯自1971年以來一直在布魯克林學院教授藝術——這是在他創作“特雷恩”兩年後。這幅生動的幾何構圖以美國爵士作曲家和音樂家約翰·科爾特雷恩的名字命名。這件作品的動態特性喚起了科爾特雷恩所知的生動、直覺和完全自由的聲音。但這件作品也與威廉斯所談及的個人歷史有關。他來自一個製作被子的家庭。他的祖先所製作的被子以色彩繽紛、線條分明的幾何圖案為主。“特雷恩”既是對家庭的致敬,也是對音樂傳奇的點頭,還是威廉斯在其作品中傳達的獨特抽象視野的表達。
威廉·T·威廉斯(美國,1942年出生)。《特蘭》,1969年。壓克力畫布,108 x 84 英寸(274.3 x 213.4 厘米)。
哈萊姆的工作室博物館,紐約。© 威廉·T·威廉斯。由邁克爾·羅森費爾德畫廊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紐約
Frank Bowling, Texas Louise, 1971
雖然弗蘭克·博林出生於圭亞那並擁有英國國籍,但他對美國抽象藝術的貢獻是深遠的。博林在1960年代中期首次來到紐約,並迅速成為抒情抽象的主要實踐者之一。他的大多數作品在視覺上位於抽象表現主義和色域繪畫之間的某個地方。偶爾,像大陸的幽靈輪廓這樣的具象意象會在他的作品中出現。“德克薩斯·路易絲”是一件宏偉的作品,將觀者淹沒在其閃耀的、質感豐富的紅色色調中。這幅畫是在博林發表文章說黑色美麗是不夠的的同一年創作的,該文章發表在ARTnews上。這篇文章探討了博林和許多藝術家對於“黑色藝術”、“黑色藝術家”或“抽象藝術”和“抽象藝術家”等標籤的複雜看法。現在再次閱讀這篇文章是值得的,特別是如果你打算參觀這次展覽並看到這件重要作品。
Frank BowIing(美國,1936年出生)。德克薩斯路易絲,1971年。壓克力畫布,111 x 261 3⁄4 吋(282 x 665 公分)。
由溫哥華的Rennie收藏提供。© Frank Bowling。圖片由藝術家及Hales Gallery提供。
諾曼·路易斯,《行進曲》(又名《遊行》),1965年
「行進曲(又名行列)」象徵著諾曼·路易斯融合抽象方法與象徵或哲學概念的獨特能力。路易斯最初是一位具象畫家。他的抽象作品經常從現實主義的起點出發。這幅畫作展現了情感豐富的、手勢、書法風格的筆觸。標題和意象喚起了一行人走路的畫面,或許暗示著喪禮的概念。對於這件作品的任何具象解讀而言,核心問題是:如果這些筆觸意在暗示人,那麼這些人是白人、黑人,還是兩者皆有?這幅圖像可能代表著對於存在任何差異的觀念的死亡;或是朝向更開明時代的前進行列。
諾曼·路易斯 (1909-1979),《遊行》(又名《行列》),1965年。油畫,38 3/8 x 57 5/8 吋 (97.5 x 146.4 公分)。
私人收藏;© 諾曼·W·劉易斯遺產;由紐約,NY的邁克爾·羅森費爾德畫廊提供
傑克·惠頓,《向馬爾科姆致敬》,1970年
生於1939年的阿拉巴馬州鄉村,傑克·惠頓曾經說過他在「美國種族隔離」中長大。他的抽象風格根植於象徵主義。這成為了藝術家面對自己對文化、政治和個人掙扎感受的工具。惠頓於2018年1月去世,但在他去世之前,他已經看到他那幅鮮明而強烈的《向馬爾科姆致敬》懸掛在泰特現代美術館。回憶起在馬爾科姆·X被刺殺後的幾天創作這幅畫,惠頓說:「這幅畫是為馬爾科姆而作,那是象徵性的抽象。馬爾科姆·X對他所參與的鬥爭的普遍性有著深刻的理解。正是這種轉化為普遍性的能力賦予了他更大的力量。這幅畫必須是黑暗的,必須是情緒化的,必須是深邃的。」
傑克·惠頓 (1939 - 2018)。向馬爾科姆致敬,1970年。壓克力畫布,104 1⁄2 x 118 1⁄2 x 2 1/8 英寸 (265.4 x 301 x 5.4 公分)。
感謝藝術家遺產及豪瑟與沃斯。© Jack Whitten(照片:Christopher Burke)
特色圖片:國家的靈魂:黑色力量時代的藝術。於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的展覽視圖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