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國際克萊因藍的一句話
如果他沒有在34歲時死於心臟病發作,伊夫·克萊因今年將滿90歲。為了慶祝這個本該的里程碑,英國的布倫海姆宮目前正在展出超過50件克萊因的作品,包括多件使用國際克萊因藍(IKB)製作的作品,這是克萊因在1960年開發的同名顏料。在其創作之時,IKB被一些藝術家和評論家視為一種冒犯——畢竟,怎麼可能有藝術家如此自負,竟然聲稱對一種顏色擁有個人所有權?然而,其他人卻將克萊因視為天才——他是我們現在所生活的時代的先驅,當時即使是最微小和無關緊要的知識產權也受到嫉妒般的保護。即使在今天,這個問題仍然存在很多爭論,儘管這場辯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IKB實際上是什麼以及克萊因如何聲稱擁有它的根本誤解所引發的。一個誤解是認為IKB是一種新顏色。事實並非如此。它是一種傳達現有顏色的新媒介。另一個誤解是克萊因為IKB申請了專利,從而在法律上聲稱擁有它。他並沒有。克萊因只是通過一個索洛信封註冊了IKB,這是法國官方用來確定某人首次提出某個想法的方式。索洛信封的發件人會製作兩份想法描述的副本。一份副本寄送到註冊知識產權的辦公室,另一份副本由註冊人保留。克萊因寄給法國政府以註冊IKB的索洛信封不小心被毀壞,因此我們只能通過他保留的副本來確認IKB是否曾經被註冊。無論如何,索洛信封並不意味著擁有權。它僅僅確定了發明成就的時間和發起者。而IKB的發明確實是具有創造性的。事實上,它的起源故事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克萊因是他那一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什麼讓IKB特別
所有的顏料基本上都是從固體開始的。像植物、岩石或昆蟲這樣的東西被磨成粉末,然後與粘合劑混合,形成可以塗抹在表面的液體。固體的顏色主要決定了顏料的顏色。在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稀有且昂貴的顏料顏色是超藍:一種壯觀的藍色顏料。它是通過磨碎青金石(一種變質岩)製成的,這意味著它在壓力下會變化,就像煤變成鑽石一樣。雖然今天它在至少四大洲都有發現,但在那個時候,青金石僅在現今的阿富汗開採。它的稀有性和進口到歐洲的成本使其變得如此昂貴。它的價值,加上其特別鮮豔的顏色,使畫家們認為它是表達皇室和神聖的完美顏料,這使它成為宗教畫作和國王與女王肖像中常用的顏色。
伊夫·克萊因 - IKB 191
伊夫·克萊因也喜愛超藍色的鮮豔特質,但他對於當顏料被固定劑覆蓋以保護畫作表面時,固定劑會使顏色變得暗淡的事實感到困擾。他尋求一種方法來創造一種將固定劑融入其中的媒介,這樣就不必再施加額外的層,但同時也需要一種在添加時不會減少顏料鮮豔度的固定劑。克萊因聘請了一位專家來協助他的發明:愛德華·亞當,巴黎一家仍在運營的油漆店的擁有者。亞當的想法是將顏料懸浮在當時由一家製藥公司推銷的一種木膠中。這種膠水具有相當神奇的特性,實際上使藍色更加鮮豔,同時在塗抹到表面後也能保護其不褪色。克萊因註冊的索勒信封確立了IKB因這一過程而獨特的地位,並且他和亞當共同開發了這一過程。
為什麼克萊因需要一種更藍的藍
克萊因尋求最生動、最純粹的藍色的原因,根植於他作為藝術家早期遭遇的一次失敗。他相信可以利用純色來表達人類情感的完美精神本質,因此在1955年和1956年舉辦了兩場連續的單色畫展,每幅畫都是一種單一的純色。這些畫作完全被誤解。公眾將它們視為裝飾,而不是純情感的抽象表達。經過一些反思,克萊因決定,也許誤解的產生是因為他創作了多種不同顏色的單色畫,這讓觀眾感到困惑。因此,他決定在下一次展覽中專注於一種單一顏色。
伊夫·克萊因 - 無題藍色單色畫
他選擇了海藍色作為那個顏色,部分原因是它與靈性有關的歷史,部分原因是對他來說,它代表了天空的顏色。當克萊因19歲時,他曾與他的兩位摯友,雕塑家阿爾曼和詩人克勞德·帕斯卡,著名地站在海灘上,劃分世界。阿爾曼選擇了所有製造出來的東西,帕斯卡選擇了所有自然的,但不是活的東西,而克萊因則選擇了所有自然的且活著的東西。隨後,克萊因揮動手臂,彷彿在簽署天空——他最終的藝術作品。IKB是他用那個手勢所傳達的意圖的理想化物質體現。它不僅是顏料和樹脂的完美混合,也是神秘與具體的完美混合。令人驚訝的是,他在去世前僅創作了約200件IKB作品。然而,他在那短暫的時間內,卻成功地將其提升到真正獨特的層次,在許多人看來,這是神聖的。伊夫·克萊因的作品在布倫海姆宮,英格蘭牛津郡,展出至2018年10月7日。
特色圖片:伊夫·克萊因 - 廣島
所有圖片均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