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達成光輝 - 馬克·羅斯科的橙色與黃色

Achieving Luminescence - Mark Rothko’s Orange and Yellow

達成光輝 - 馬克·羅斯科的橙色與黃色

馬克·羅斯科 可能是20世紀最被誤解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幾乎專門以其形式特徵來討論,如顏色和形狀,然而羅斯科堅持他的畫作不是形式主義的物件,而是道德宇宙的深奧符號,如同詩歌。他的畫作“橙色與黃色”(1956年)就是這種誤解的完美例子。任何理性的觀眾都會從其視覺特徵來描述它。他們會說這是一幅垂直取向的矩形畫布,畫上了橙色和黃色的方塊,並有一個較淺的橙色邊框,方塊和邊框的邊緣並不明確,而是柔和的,似乎彼此溶解。然而,羅斯科將這幅畫作視為一扇門——一扇觀眾可以通過它進入一個感知的世界,在那裡神話般的戲劇可以通過情感來接觸。“橙色與黃色”體現了這一觀點,因為它擁有一種羅斯科經常嘗試但很少實現的稀有而特定的特質:光輝。它似乎從內部發光,彷彿產生自己的光,彷彿在它內部存在著某種神秘的空間,並且那個空間的光正在向這個維度散發。那道光是對觀眾的誘惑,促使他們靠近作品,沉浸於其中。在那裡,面對未知,羅斯科希望我們能夠與作品的無關緊要的、形式的、表面的特徵不再聯繫,而是打開我們的心靈,與未知進行真正親密、完全人性的體驗。

無政府主義的畫家

羅斯科經常將自己描述為一名無政府主義者,這一宣言他一直重複到他在66歲時自殺的那一年。他並不是想暗示自己擁抱混亂或暴力。他只是意味著他不信任權威。他相信唯一真正的權威存在於人類一直在掙扎的古老道德問題中。他對這一信念的嚴肅態度受到他的成長背景的鼓舞。羅斯科於1903年出生在俄羅斯的德文斯克。為了逃避對猶太人的種族歧視,他的家人移民到美國。他的父親和兩個哥哥於1910年來到美國,而羅斯科和其他家人則於1913年跟隨而來。羅斯科一到美國,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他和他的兄弟姐妹被迫找工作,開始了羅斯科一生中從未結束的辛勤工作。

他在辛勤工作中培養出的態度使得羅斯科變得非常自立。他建立了自信,學會了信任自己的直覺和智力。他在學校跳了兩級,並獲得了耶魯大學的獎學金,但最終在1923年因為覺得這所學校過於精英主義而退學。退學後,他搬到了紐約市,第一次報名參加藝術課程。由於沒有正式的藝術史訓練,他並未受到任何藝術界層級制度的束縛。他只是將繪畫視為一種表達人類狀況的手段,他認為這與哲學和心理學密切相關。他在1930年代的早期作品形象地探索了人類的偉大神話。然後逐漸地,到了1940年代初,他在表現上變得更加象徵性。最終,到了1940年代末,他達到了自己的成熟風格,其中《橙色與黃色》是理想的例子。他認為這種風格體現了他的無政府主義信念,因為在這些畫作中,每位觀眾都可以擺脫對如何與藝術相關的期望,而是投降於自己意識的永恆、超越和形而上學的現實。

從光明到黑暗

「橙色與黃色」是一幅特別直接的作品。它有限的調色板和簡化的視覺語言為眼睛提供了很少的干擾,體現了羅斯科為自己設定的目標,他形容為「消除畫家與思想之間,以及思想與觀者之間的所有障礙。」它的發光特質也標誌著一種轉折點,因為僅僅兩年後,羅斯科顯著改變了他的調色板,偏向於大多數較暗的色調。他的較暗畫作則顯得更加陰鬱。一些觀眾說它們具有威脅感,而另一些則認為它們具有神聖的特質——這些特質在羅斯科教堂中得到了體現,這是一個由約翰和多米尼克·梅尼爾於1964年委託的休斯頓永久畫廊。在那個空間裡懸掛著14幅幾乎是黑色的畫作。這個空間僅用自然光照明。根據外部的氣候條件,這些作品在眼前展現出變化,從微妙的灰色變化到藍色再到黑色。

「橙色與黃色」在戲劇性上與羅斯科一生中最後一系列的畫作形成鮮明對比,這些畫作是在1960年代末期完成的。有時被稱為「黑暗畫作」或「灰色上的黑色」,它們是在羅斯科遭受幾乎致命的動脈瘤之後,以及在他與第二任妻子分開之後創作的。在創作這一系列作品時,羅斯科獲得了耶魯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這一認可既具有諷刺意味又具有肯定性,因為這是來自他所厭惡的學校的認可,同時也表明他對一個他不信任的體系有所貢獻。然而,這一認可對他來說最終毫無意義。他真正想要的只是感受到大眾終於理解了他的作品。但當他展出「黑暗畫作」時,情況卻完全相反。評論家們用裝飾性的詞語來描述這些作品,讓羅斯科再次感到被誤解。在它們首次亮相不久後,羅斯科服用了過量的藥物並割傷了自己的手腕,這表現了他對藝術的強烈信念之一:藝術只有在「悲劇性和永恆性」的情況下才是「有效的」。然而,「橙色與黃色」卻作為這一規則的例外而脫穎而出:這是一幅光輝的、超越的畫作,至今仍提升著我們對於抽象藝術如何將人類精神與未知連結的理解。

特色圖片:馬克·羅斯科 - 橙色與黃色,1956年。231.1 x 180.3 公分。阿爾布賴特-諾克斯藝術畫廊,布法羅,紐約,美國。© 馬克·羅斯科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