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藝術家傑森·萊伯在妻子朱迪絲之前幾小時去世——回顧他們的遺產

Artist Gerson Leiber Dies Hours Before His Wife Judith—A Look at Their Legacy

藝術家傑森·萊伯在妻子朱迪絲之前幾小時去世——回顧他們的遺產

Gerson Leiber 據報導在七十多年裡每天都在畫畫。這段持續的創作於2018年4月28日結束,當天Leiber因心臟病發作去世,距離他的妻子Judith去世僅幾小時,Judith與他結婚72年,亦是同樣的死因。Leiber夫婦過著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充實生活,與名人交往,環遊世界展出他們的作品。然而,他們幾乎是從極度貧困中走出來的,幾乎沒有共同的生活。他們在二戰結束時於布達佩斯以最不可能的方式相遇。Judith來自一個猶太家庭,但因為她的工藝技能而避免了納粹集中營。在戰爭之前,她打算將自己的技能用於商業,但納粹卻讓她為他們工作製作物品。戰爭結束後,她開始在街上出售定制手袋。這就是她遇見Gerson的方式,Gerson是美國陸軍的一名中士,當時在匈牙利作為解放軍的一部分。Gerson當場邀請Judith陪他去歌劇院。她答應了。Gerson向Judith透露,他在戰前就想成為一名藝術家。Judith鼓勵他報名布達佩斯的藝術學校,他也這樣做了。這對夫婦不久後結婚,並於1947年一起搬到紐約。他們的資源不多,但他們都確信的一件事是,他們將把一生奉獻給創造力——Judith會製作並出售自己的手袋,而Gerson則會成為一名畫家。

畫他的時間

回顧Gerson Leiber的豐富職業生涯,很明顯他並不受限於任何特定的美學風格。他在1940年代和50年代創作的許多作品與抽象表現主義共享視覺語言,然而在同一時期他創作的許多其他作品,如1957年的蝕刻作品《Under the El》,則是純粹的人物、地點和事物的具象研究。隨著歲月的推移,Gerson嘗試了幾乎所有可以想像的抽象和具象圖像創作方法,包括幾何抽象色域畫抒情抽象。他在1990年代創作了受立體主義啟發的素描,並在1960年代末創作了後印象派的風景畫。從他的作品中也可以清楚看出,Gerson並不受限於任何特定的媒介。他創作了畫作、版畫、素描和雕塑,並且經常與妻子合作進行項目。這對夫妻甚至舉辦了許多雙人展覽。她的手袋與他的畫作並置,展現出獨特的現代主義視野。

布魯克林出生的藝術家格森·萊伯在長島的工作室創作的畫作

Gerson Leiber - 熱情的紫色,2014。© Leiber 收藏

儘管Gerson在風格、媒介或美學立場上難以界定,他仍然成功地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視覺語言,使他的作品易於辨識。例如,他是現代構圖和諧的高手。他對如何創造平衡圖像的敏感度如此敏銳,以至於他的主題或使用的技術並不重要——他創作的每一幅畫都表達出一種平衡感,讓觀眾知道這是出自他的手,來自他的時代。他作品中獨特的另一個方面是筆觸。他有一種完美控制的塗抹方式,儘管他所做的筆觸是經過仔細應用的,但他所畫的形狀和人物卻似乎充滿活力、自由,甚至常常顯得混亂。看起來似乎矛盾,這樣一位在技術上如此熟練和控制的人,卻能創造出如此生動的圖像,但這正是他的技藝。他的工藝傳達了他的個性——一種強烈紀律與同時不受拘束的喜悅的混合。

美國畫家格森·萊伯(Gerson Lieber)在紐約布魯克林出生,長島工作室的畫作

Gerson Leiber - 春天的歡騰騷動,2013年。© Leiber Collection

手袋故事

朱迪思·萊伯從未認為自己是一位藝術家,儘管據說安迪·沃荷曾告訴她,她的手袋是藝術品。據說她的回應是糾正他——稱自己為工匠。她只專注於製作最好的手袋。她在職業生涯中創造了約100個獨特的設計。許多設計最初是簡單的紙板模具,由她手工製作。然後,紙板被送往某個地方,通常是意大利,製造成金屬。這件作品隨後被送回美國,最後的修飾——通常是珠寶或鍍金——將由手工完成。儘管她的產量相對較低,但她在高級時尚界的聲譽無人能及。這位工匠設計的手袋,與她的丈夫一樣,出生於貧困和掙扎,受到皇室、第一夫人和商業巨頭的青睞。它們在最好的商店出售,並受到世界上最優質物品收藏家的珍愛。

美國設計師朱迪思·萊伯的手提包 紐約博物館

Judith Leiber - 滑鎖手拿包,照片來源於 hunker.com

萊伯一家也是熱衷於收集其他人創作的物品。2018年3月,來自他們個人收藏的91件中國藝術品和文物被蘇富比拍賣,這些作品跨越了近2000年的歷史,拍賣總額超過130萬美元。他們的收集熱情或許受到與創作相同的根本追求的啟發,正如格森曾經所稱的他對「清晰、誠實和美的漫長追尋」。這種追尋在格森創作的數百件藝術作品中顯而易見,這些作品涵蓋了抽象、具象及其間的一切。他和朱迪思檢視了當代生活的全貌,儘管對人性中可憎之處有著第一手的了解,他們卻向我們反映出一些美麗、異國情調且充滿希望的渴望。2005年,這對夫婦甚至建立了一座博物館來展示他們的作品。這座博物館位於他們於1956年共同購買的農舍對面,位於紐約斯普林斯,距離他們同一天被埋葬的地方不遠。

特色圖片:Gerson Leiber - 春天的簡單自信,2014年。© Leiber 收藏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