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塞西莉·布朗與聯想抽象畫

Cecily Brown and the Associative Abstract Painting

塞西莉·布朗與聯想抽象畫

當我們說一幅畫是具象的時,我們的意思是它的意象源自現實世界。根據這一定義,Cecily Brown 是一位具象藝術家。這位出生於英國的紐約藝術家創作的畫作通常包含人體和其他具象元素的意象。但在許多觀眾、評論家、畫廊經營者、策展人和收藏家的看法中,Cecily Brown 是一位抽象藝術家。那麼,是否有可能同時具象和抽象呢?對於 Brown 來說,這個問題是無關緊要的。她說:“我經常避免使用具象和抽象這些術語,因為我一直試圖兩者兼得。我希望觀賞我的畫作的體驗能夠類似於創作這幅畫的過程——你從大局出發,然後進入非常強烈和細緻的細節,再回到大局。”許多最著名的抽象畫作,如 Kazimir Malevich 的 黑色方塊 和 Jasper Johns 的 白旗,都呈現出明顯的具象意象。因此,也許更重要的問題與其說是具象,不如說是與詮釋有關。具象元素可以被解釋為客觀的、象徵的、完全抽象的或以上皆非。由於她的作品佔據了一個模糊的維度,這使得它可以有多種定義,也許我們可以通過檢視 Cecily Brown 的作品,找到通往具象抽象藝術模糊世界的道路。

社區協會

我們中的許多人在年輕時玩過一個叫做自由聯想的遊戲。如果你不記得了,這個遊戲是這樣進行的:一個人提供一個刺激(圖片、聲音、單詞),另一個人則立即和本能地說出任何聯想。如果第一個人舉起一張鴨子的圖片,另一個人可能會說呱呱。目標不是要客觀;否則第二個人會說鴨子。相反,重點是要抽象地將刺激與其他事物聯繫起來,無論是什麼其他的東西。

形成聯想的能力是幫助有知覺生物生存的工具之一。一隻松鼠聽到汽車引擎的聲音,並將其與恐懼聯繫在一起,因此得以生存。聯想也是文化的基石。它是靈感和創造力的來源。我們將一個圖像、一種氣味或一種聲音與某些無關的事物聯繫在一起,從而向先前未曾想像的創新邁出智力的飛躍。而聯想也是人們與抽象藝術互動的眾多角度之一。例如,一個像正方形的抽象符號可能會引發與秩序或穩定的聯想。一個像白色美國國旗的抽象符號可能會引發與民族主義、白色的意義,或模式和分組的本質及意義的聯想。

1969年出生於倫敦的藝術家塞西莉·布朗的傳記

Cecily Brown - 《睡覺與失物招領》,2014年,油畫。© Cecily Brown

自由聯想並不自由

最常見且往往是立即顯現的聯想表現是情緒。我們看到、聞到、聽到或感受到某些東西,然後根據我們與該刺激的聯想,突然進入一種不同的情感狀態。情緒的變化甚至可以是超越的,這意味著它可以呈現出神秘、靈性或異世界的特徵。但「自由聯想」這個術語的諷刺在於,我們的聯想從來不是真正自由的。它們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幾乎總是個人、親密、特異且完全獨特於我們自己的經歷。

抽象表現主義者直覺地繪畫,以表達一些深具個人意義的東西。他們與潛意識連結,並從那裡開始創作。由於觀眾無法直接進入藝術家的潛意識,因此觀眾通常聯想到的聯想與焦慮、恐懼、悲傷或喜悅等共同的、普遍的、原始的情緒有關。但當一位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在作品中添加具象元素時,所產生的聯想便會變得更具個人層面。例如,當我們觀看威廉·德·庫寧創作的女性畫作時,我們不僅僅是與作品的形式特徵所傳達的原始情感產生聯繫,我們還與自己對女性形體的既有聯想產生聯繫。

當代展覽在倫敦和紐約的Gagosian畫廊展出Cecily Brown - Figures in a Landscape 1, 2001, oil on linen. © Cecily Brown

女性、男性與塞西莉·布朗

Cecily Brown 的藝術作品常常被拿來與 Willem de Kooning 的作品相比較。Brown 常常使用與 de Kooning 相似的 色彩調色板。但這兩位藝術家真正共同之處在於他們在其其他抽象作品中對人類形體的描繪。人類身體部分或全部以抽象形式呈現的想法是有爭議的。以抽象形式呈現一個正方形、一面旗幟、一個數字或一個詞是可以的。這些都是為了傳達思想而發明的符號。它們除了能夠傳達概念外,沒有客觀價值。但像人類身體、動物、花朵或樹木這樣的實體並不是概念上的想像。它們是真實的。而在有知覺的生物的情況下,通常被認為是神聖的。

德庫寧的女性畫作經常受到嘲諷。許多人認為這些畫作是暴力的、怪異的,並且冒犯性地反女性。這是因為人們對它們的聯想是個人、親密且具體的。塞西莉·布朗的畫作同樣被稱為女性主義的、色情的、明顯性暗示的,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奇怪地,還被認為是怪異的。但如果我們將這些作品視為抽象的,那麼它們就不是人;它們是毫無意義的形式,或至多是符號。它們與斑點、滴落、污漬、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或旗幟並無不同。那么,究竟是什麼讓人對它們產生如此強烈的情感聯想呢?

新塞西莉·布朗傳記:生活與作品Cecily Brown - The Gang s All Here, 1998, oil on linen. © Cecily Brown

人性化與非人性化

這些作品的表現元素使這些聯想浮現出來。就像當我們看到一個集體墳墓時,一幅描繪大量裸體身體或身體部位的畫作可能會喚起對個體意義的無意義感。看到如此多的匿名裸體可能會讓我們感覺人類的性別是淺薄的。如果我們覺得人類的身體與樹葉、樹枝或岩石沒有區別,只是自然的東西被隨意堆放,我們可能會感到非人化和貶值。這種表現性的聯想傳達出某種虛無主義的東西。

但隨著我們視角的轉變,我們可以擺脫這些戲劇性的聯想。部分原因要歸功於Cecily Brown作品中人物的匿名性,我們不會將這些人物視為需要被神聖化的個體。我們可以將自己與個性化的責任脫離,從而使他們人性化。在這個背景下,這些人物成為某種古老、普遍且對我們本性至關重要的抽象表達。它們變得美麗。所謂的性暗示圖像成為了所有生命概念的抽象,生物的必然性,以及幾乎所有生物對荷爾蒙吸引的根深蒂固、深受喜愛的偏見。從這個角度來看,Cecily Brown所畫的人類形象將我們與吸引力和性在我們本性中有多重要的超越概念聯繫起來,並與愛等深奧的概念相連。

Cecily Brown 在倫敦和紐約的 Gagosian 畫廊的新作品

Cecily Brown - Service de Luxe, 1999, 油畫於亞麻布上。© Cecily Brown

表現抽象

我們可以看到,當畫家將具象融入其他抽象的圖像時,這往往會激發對作品意義的討論。這甚至可以挑戰抽象、具象、客觀性和表現的詞語意義。可以說,所有的畫作本質上都是客觀的,因為它們的存在,所有的內容都是抽象的,因為它取決於觀眾的感知。至於 Cecily Brown,她說:“我一直喜歡心靈和眼睛合作以完成思想的感覺。”從這個角度來看,主觀解釋是至關重要的。

當你看到 Cecily Brown 的作品時,你會將它們解讀為性暗示嗎?你是否將這些人物視為與你有個人聯繫的親密描繪?還是你將她的畫作解讀為形式、質感、顏色和線條的抽象組合?你是否將其中的人物視為匿名的幻影;不是存在的生物,而是旨在作為圖騰而非客觀表現的生物概念?如果我們認為 Cecily Brown 是抽象表現主義傳統的繼承者,我們必須相信她是從自己的潛意識中創作,並呈現出傳達她心境的圖像,而不是我們的心境。但正如這位英國藝術家所說,這取決於我們去完成這個想法,同樣重要的是要承認,無論我們在觀看她的作品時產生什麼聯想,這些聯想都是抽象的、個人的、親密的,最終反映的是我們自己。

特色圖片:Cecily Brown - Skulldiver III (Flightmask),2006。© Cecily Brown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