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阿爾瑪·托馬斯如何奮戰多場戰爭以確立自己的地位

How Alma Thomas Fought Many Wars To Establish Herself

阿爾瑪·托馬斯如何奮戰多場戰爭以確立自己的地位

在1972年,80歲的阿爾瑪·托馬斯獲得了成為第一位在美國惠特尼藝術博物館舉辦個人回顧展的非裔美國女性的殊榮。她的色彩繽紛的抽象作品與當時她的同代人所創作的作品截然不同,並被公眾視為一種啟示。在《紐約客》對該展覽的評論中,著名藝術評論家哈羅德·羅森伯格寫道,托馬斯為70年代帶來了快樂。令人驚訝的是,當她的作品在該展覽中展出時,她只是一名全職藝術家12年,而她只用她標誌性的抽象風格畫了八年。她為了達到這個驚人而意想不到的地位,經歷了許多鬥爭:在教育中面對種族隔離和性別偏見的社會政治鬥爭;在二維和三維藝術、具象和抽象之間的美學鬥爭;在她作為教師的工作和作為社區活躍成員的角色中,教育和引導年輕一代的鬥爭;以及最重要的是,她還與自己衰老的身體作鬥爭,因為她將自己的職業目標推遲到在華盛頓特區的肖初中教書35年後才退休。諷刺的是,正是這場與衰老身體的鬥爭,讓托馬斯發現了她成熟的美學聲音。在教書的幾十年裡,她一直在涉獵建築、雕塑和具象繪畫。退休後,她開始探索抽象藝術,但在找到舒適的抽象方法上遇到了困難。1964年,在她遭受了一次嚴重的關節炎發作後,她著手開發一種新方法。她坐在兩層磚砌聯排別墅的窗前,望著一棵樹,直覺地將她所看到的轉化為色彩斑斕的顏料筆觸,創造出一種如今立即可辨識的風格,這正是晚熟天才阿爾瑪·托馬斯的作品。

為愛而戰

阿爾瑪·托馬斯 於1891年在喬治亞州哥倫布出生時,這裡正是美國南方種族隔離的心臟地帶。在她的青春期,她發現自己被兩種同時存在的現實撕扯著。在家裡,她的父母教她閱讀經典文學、學習語言,並追求藝術的知識。與此同時,在公共場合,主導的、種族主義的白人文化卻把她視為只有在其恩典之下才能存在的人。在這種令人困惑的二元對立中,托馬斯為尋求和平與和諧的時刻而奮鬥。她最常在大自然中找到這樣的時刻。她的祖父與他的白人同父異母兄弟共同擁有一個巨大的種植園。在那裡的訪問中,托馬斯吸收了關於土地之美的強大教訓,以及當我們共同努力時,不同背景的人之間可以存在的愛。

阿爾瑪·托馬斯《大氣效果 II》畫作

阿爾瑪·托馬斯 - 大氣效果 II,1971年。水彩畫於紙上。22 1/8 x 30 1/4 英寸 (56.2 x 76.8 公分)。史密森美國藝術博物館。文森特·梅爾札克贈送,1976.140.4

最終,她的父母將托馬斯和她的兄弟姐妹們搬到華盛頓特區,在那裡托馬斯能夠入學霍華德大學,這是一所歷史悠久的黑人學院。雖然她的種族不再成為她的障礙,但她仍然必須與另一場戰鬥作鬥爭——對抗性別偏見。托馬斯想學習建築,但因為她是女性而受到打擊。她報名參加家庭經濟課程,但不久後被新藝術系的創始人詹姆斯·赫林邀請參加他的課程。托馬斯將主修轉為藝術,並於1924年成為霍華德美術系的第一位畢業生。即使她最初可能不想追求藝術家或教師的生活,但她在這個職業中找到了真正的召喚。正如她在托馬斯去世前幾個月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告訴埃莉諾·門羅的那樣:“即使在1960年退休後,我仍然將時間奉獻給住在附近的孩子們。圍繞著我的社區是世界的貧民窟。星期天,那些孩子們會在小巷裡跑來跑去。所以我讓他們來我家清理,然後我們製作木偶並上演戲劇。”

阿爾瑪·托馬斯 黃色與藍色的畫作

阿爾瑪·托馬斯 - 黃色與藍色,1959年。油畫。28" x 40"。邁克爾·羅森費爾德畫廊。

為風格而戰

像許多女性藝術家,以及許多色彩的藝術家,托馬斯經常被描述為不是一位藝術家,而是一位女性藝術家或一位黑人藝術家。她對這種區分感到不滿,因為她覺得這樣貶低了她。她已經擺脫了種族隔離,並拒絕任何暗示,認為她的成就需要與她的白人和男性同事的成就分開評價。托馬斯也拒絕了必須畫出與她個人身份特定的主題的觀念。她試圖理解她的視野中有什麼是普遍的。她回憶起小時候在她祖父擁有的阿拉巴馬種植園的河流中挖掘多色黏土樣本的情景。當她看著她的市鎮家中窗外的樹木時,那些顏色再次出現。當她在電視上看到宇航員們飛向天空時,她又在他們火箭下方的燃料爆炸中看到了那些顏色。

阿爾瑪·托馬斯《湖泊映照春天的來臨》畫作

阿爾瑪·托馬斯 - 《湖泊反映春天的來臨》,1973年。壓克力畫布。45 x 45 英寸 (114.3 x 114.3 公分)。約瑟夫·H·赫希霍恩遺產,紐約和華盛頓特區。赫希霍恩博物館與雕塑花園,贈自上述。由現任擁有者於1996年購得。

她到處都看到了色彩和光線,並在它們無處不在的美麗中認識到對所有人類的意義來源。她說:「透過色彩,我試圖專注於美和幸福。」然而,這一雄心勃勃的決定並非沒有爭議,現在仍然存在爭議。但托馬斯堅信,在抽象藝術的普遍特徵中,可能揭示人類狀況的最深刻真理。她的畫作的持久遺產足以證明托馬斯是正確的。在她去世40多年後,她的色彩斑斕的畫布宣告它們是由一位謹慎、深思熟慮、經驗豐富的遠見者創作的。它們是光輝的,提供了一種持久的光芒,對抗著托馬斯一生中所抗爭的無知。它們是美麗的,並在其美麗中呈現出對任何否定抽象的人發出的戰吼。最重要的是,它們是精湛的,並在其精湛中呈現出對她智慧和存在的勝利的不可否認的致敬。

特色圖片:阿爾瑪·托馬斯 - 無題,1968年。壓克力和壓敏膠帶在剪裁和釘合的紙上。19 1/8 x 51 1/2" (48.6 x 130.8 cm)。唐納德·B·馬龍的捐贈。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Phillip Barcio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