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斯登·哈特利,緬因州的畫家
美國畫家馬斯登·哈特利(1877 – 1943)今天被稱為「緬因州的畫家」。這個稱號並不是由評論家或他的粉絲給予的,而是哈特利在他生命的晚期自我賦予的。考慮到除了童年,他在緬因州生活的時間非常有限,這樣稱呼自己有點奇怪。而且他在那裡度過的大部分時間並不愉快。哈特利是九個孩子中最小的。當他只有8歲時,他的母親去世了。14歲時,他的家人搬到了俄亥俄州,但他的父親強迫他留在緬因州,再在工廠工作一年。後來作為成年人,他在聽到這個口音時評論說,聽到新英格蘭口音的聲音就像刀子刺入他的脊椎。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哈特利開始以不同的視角看待他的出生地。他意識到,我們成長的地方在某種程度上融入了我們的存在之中。空氣的氣味、風景的樣子,甚至當我們聽到母語口音時感受到的那種微妙的情感——所有這些都在某種根本的方式上塑造了我們的身份。當哈特利在去世前五年最終回到緬因州時,他已經是一位成就斐然的畫家。他看過世界,並與他那個時代許多最著名和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和作家建立了友誼。他帶著對自己和世界的深刻理解回來。 他在生命最後五年創作的畫作融合了抽象、現實主義、地方主義和現代主義,以揭示他作為一個人所成為的內在本質,以及他意識到定義他出生地的複雜織錦。
逍遙的靈魂
在他的一生中,真正定義哈特利的事情之一就是對不斷前進的渴望。在緬因州的工廠完成了他被迫的服役年限後,哈特利與他的父親、兄弟姐妹以及他的繼母一起搬到了俄亥俄州的新家,但只待了六年。在克里夫蘭藝術學校獲得獎學金學習後,他搬到了紐約市,繼續他的學業,並與格林威治村的藝術家和作家交了朋友。當他不在紐約藝術學校和國立設計學院學習時,他會花時間與詩人、畫家、攝影師和哲學家交往。儘管他的畫作傾向於具象,但他被表達超越表面之上的事物的想法所吸引;被表達看不見的奧秘所吸引。
馬斯登·哈特利 - 風景畫第24號,1909-1910年。油畫於學院板上。12 × 14 英寸;30.5 × 35.6 公分。照片由亞歷山大畫廊提供,紐約
在紐約待了十年後,他短暫前往緬因州,租下了一個被遺棄的農場。在那裡,他開始減少他的美學聲音,使用尖銳、乾淨的線條和簡化的形式。阿爾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eiglitz)是哈特利(Hartley)在紐約結識的朋友,他在他著名的291畫廊展出了這些畫作。斯蒂格利茨意識到哈特利的創作方向,並鼓勵他去關注歐洲的現代主義畫家。哈特利開始研究馬蒂斯(Matisse)和畢卡索(Picasso),他們的作品對他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他接受了野獸派的色彩理論和實驗性的筆觸。他還擺脫了傳統的透視法,意識到通過改變他主題的形式,他可以揭示它們的真實本質。斯蒂格利茨對此印象深刻,提出支付哈特利前往歐洲的費用。哈特利接受了,於1912年抵達巴黎,立刻與格特魯德·斯坦(Gertrude Stein)及她的朋友圈子交往——這些人是西方前衛藝術運動中最著名和有影響力的成員。
馬斯登·哈特利 - 無題(風景,冬季之歌系列),1908年。油畫於木板上。9 × 12 英寸;22.9 × 30.5 公分。照片由亞歷山大畫廊提供,紐約
發現抽象
在四年內,哈特利將他的時間分配在法國和德國。他那段時間的畫作顯示出對純抽象的日益興趣。他模仿了索尼亞·德拉內的作品,實驗奧爾菲克立體主義,並模仿了像弗朗西斯·皮卡比亞和喬治·布拉克這樣的藝術家。在德國,他與瓦西里·康丁斯基成為朋友,並且也與德國表現主義畫家弗朗茨·馬克交了朋友。哈特利將他在法國獲得的影響與他們的影響融合,創作了一系列受一名他心儀的德國士兵啟發的畫作。這些驚人的畫作融合了象徵主義、奧爾菲克立體主義、表現主義和早期幾何抽象。它們傳達了某種迷人而驕傲的事物的內在本質。它們是英雄的,同時也被深深浪漫化。不幸的是,當德國挑起戰爭時,浪漫完全消失了。哈特利失望地離開歐洲,回到美國,回到了他之前的具象風格。
馬斯登·哈特利 - 畫作編號 49,柏林,1914-1915。油畫,畫布。119 2/5 × 100 3/10 吋;303.3 × 254.8 公分。照片由西雅圖藝術博物館提供,西雅圖
然而,即使美國觀眾對純粹的抽象藝術幾乎沒有欣賞,哈特利仍然發展出將象徵性抽象與畫面具象相融合的方式,使他在同儕中獨樹一幟。儘管這些作品具有明顯的美國內容,但像《山谷之路》(1920年)和《新墨西哥風景》(1920年)這樣的畫作顯示了野獸派和現代主義對自然特徵的強調影響。這些畫作是具象的,但它們以抽象的方式創造了情感的衝擊。儘管作為藝術家蓬勃發展,哈特利卻從未感到自己在家。他在戰後回到歐洲九年。然後他又回到美國,從加利福尼亞州旅行到馬薩諸塞州,再回到紐約。最終在1937年,他宣佈將返回他出生的州,並宣布他將成為“緬因州的畫家”。然而,他並沒有理想化他出生的地方,而是利用他所學到的一切,從周圍環境中引導出人類存在的高低起伏。他的緬因州畫作揭示了他作為一名同性戀者在一個對他的生活方式有污名化的文化中所感受到的孤獨。它們表現了他對人際聯繫的渴望,以及他與自然的深厚聯繫。這些作品或許是他最不抽象的作品,但它們與觀眾的深度聯繫揭示了哈特利在揭示未見事物方面所發展出的強大才華,以及他在生命末期慶祝地方本質的自然能力。
特色圖片:馬斯登·哈特利 - 暴風波,1939-1940。油畫,18 × 24 吋;45.7 × 61 公分。照片由亞歷山大畫廊提供,紐約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