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索尼亞·德拉奈的立體主義與色彩的探索

Cubism of Sonia Delaunay and the Exploration of Color

索尼亞·德拉奈的立體主義與色彩的探索

關於索尼亞·德拉內的專業成就,可以寫下很多,也確實已經寫了很多。她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在她20多歲時,她對抽象的前瞻性方法使她成為第一批現代主義藝術家之一。在她30多歲時,她將自己的工作室實踐轉變為一種總體藝術作品,或稱為總體藝術,並在包豪斯成立兩年前展示了包豪斯的理想。她在一生中創作了一系列獨特且具影響力的畫作,並持續工作直到94歲去世前不久。除了繪畫,她還涉足時尚、戲劇、電影、出版,並參與各種設計活動。在79歲時,她成為第二位在盧浮宮舉辦回顧展的在世藝術家,也是第一位達成此里程碑的女性藝術家。甚至可以輕易地說,索尼亞·德拉內是第一位有效地將她的個人形象轉變為品牌的藝術家,這在當代語境中是如此。然而,專注於這些外部成就似乎暗示著她一直以來的目標就是要達成這些事情。但事實上,德拉內並沒有這樣的意圖。她唯一的目標是誠心探索色彩、形式和構圖,並通過她的藝術向世界揭示她在內心深處所尋求的未知本質。

成為索尼亞·德拉奈

索尼亞·德拉奈的早年生活故事可能會引起任何父母的共鳴。創造機會或未能把握機會是多麼容易,而環境中最小的變化又能如何深刻影響一個孩子成功的機會。索尼亞·德拉奈出生於現在的烏克蘭,原名薩拉·伊利尼奇娜·斯特恩,來自一個工人階級家庭。她在家鄉的機會非常有限,但她在聖彼得堡有一位富有的叔叔和阿姨,名叫亨利和安娜·特克。特克夫婦沒有自己的孩子,他們請求從她掙扎的父母那裡收養薩拉。她的母親最初拒絕了。但當薩拉五歲時,她的母親最終妥協,允許她永遠搬到聖彼得堡與叔叔和阿姨生活。

一到聖彼得堡,莎拉便改名為索尼亞·特克。隨著新名字而來的是一系列新的經歷和更多元的可能性。與她的姑姑和叔叔的生活包括環球旅行、最優質的教育,以及定期參觀博物館和圖書館。她能在家中翻閱藝術書籍,並參與各種主題的智識討論。到16歲時,她已經對成為一名藝術家產生了興趣。特克夫婦鼓勵她的興趣,並在她18歲時送她去德國學習藝術。兩年後,即1905年,她再次搬家,這次是去巴黎,這是歐洲前衛藝術的中心。

索尼亞·德拉奈設計一本由現代主義詩人布萊斯·桑德拉爾創作的書籍,於1913年由索尼亞·德拉奈裝訂和插圖。

發現顏色

在巴黎,索尼亞·德拉奈繼續在學校學習藝術,但她與老師的經歷對她的性格來說過於學術和正式。她發現自己在畫廊中獲得了更多的靈感,這些畫廊展示了如後印象派等實驗性歐洲藝術家的作品。她來到巴黎的時候正是最佳時機。她發現自己身處於前衛社區的核心,正值立體主義的黎明,當時幾何平面首次被採用,以努力表達四維現實。當未來主義宣言首次在法國報紙上印刷時,她也在場,將運動的概念帶到了藝術對話的最前沿。而當她抵達這座城市時,正值野獸派藝術家們影響力的巔峰,這深深地啟發了她。她被她的眼睛所感知的方式,以及她的情感所經歷的關於他們璀璨而明亮的顏色之間的關係深深打動。

索尼亞·德拉奈在抵達巴黎後創作的早期畫作以具象的方式探索了這些其他運動的許多理念。但她在尋找其他東西。具體來說,她想要一種探索顏色元素本身價值的方法。但她也想要直覺和自由。她對同時代人之間交流的學術理論興趣不大,她曾解釋道:“太複雜了。我更接近自然和生活。”在她生命的最後階段,她說:“我在尋找內心深處的某種東西,漸漸地它變成了抽象畫。”

索尼亞·德拉奈於1885年出生,1979年去世。索尼亞·德拉內 - 黃色裸體,1908年。南特美術館,南特。© Pracusa 2014083

尋找抽象

索尼亞·德拉奈最終完全接受非物件繪畫的突破,來自一個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就像她離開故鄉前往聖彼得堡一樣,這是她做出的一個大膽選擇,旨在創造自己的命運。當她首次抵達巴黎時,她結識了一位名叫威廉·烏德的畫廊擁有者和作家,他展示了當時的前衛藝術家。她和他是志同道合的靈魂,正如她所說,“都在尋找某種抽象的東西。”他們結婚並不是出於浪漫的吸引,而是因為這種安排為他們兩人提供了實際的好處。對索尼亞來說,這使她擺脫了來自生母的壓力,讓她不必放棄作為藝術家的職業。

然後在不到一年後的某個夜晚,在畫廊裡,索尼亞遇見了一位意見鮮明、充滿熱情的年輕藝術家,名叫羅伯特·德拉奈。兩人立即產生了聯繫,並相愛了。索尼亞向烏德請求離婚,他友好地同意了,並在翌年與羅伯特結婚。當他們迎來第一個孩子時,索尼亞用基於她家鄉俄羅斯民間藝術傳統的技術,親手為寶寶製作了一條被子。當被子完成時,她在其中看到了她一直在尋找的靈感。形狀讓她想起了立體派的平面,但形狀之間的色彩關係使整個構圖充滿了生命。索尼亞·德拉奈出於本能為她的孩子製作的那條被子,成為了她所有未來抽象作品的基礎。

索尼亞·德拉內在巴黎的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工作索尼亞·德拉奈於1911年為她的寶寶製作的被子,現在是法國巴黎現代藝術國立博物館收藏的一部分。

奧爾弗斯立體主義

在巴黎的晚上,索尼亞·德拉奈和她的丈夫羅伯特·德拉奈會一起在城市中散步,談論藝術。在他們的散步中,他們驚嘆於剛開始安裝的電燈。他們會討論城市的顏色如何受到合成光的影響,並欣賞光所創造的形狀和圖案。當他們從散步回到家時,每個人都會努力在畫布上捕捉他們的經歷,使用受到索尼亞所製作的被子啟發的抽象色彩和形狀的語言。

他們稱他們獨特的視覺風格為同時性。這個詞是對顏色和形狀之間關係的參考,以及在他們的作品中多重現實的同時存在。當索尼亞和羅伯特展出這些畫作時,他們的朋友、藝術評論家吉爾曼·阿波利奈爾將他們的新風格稱為奧爾菲克立體主義,或奧爾菲斯主義。雖然這個參考從未完全清楚,但這個術語與神話中的希臘音樂家和詩人奧爾菲斯有關,他的傳奇音樂據說能夠迷住所有生物和事物。

索尼亞·德拉奈《節奏》於法國巴黎現代藝術國立博物館索尼亞·德拉內 - 節奏,1938年。油畫,畫布。182 x 149 公分。法國巴黎現代藝術國立博物館

色彩的詩

雖然提到奧菲斯似乎與索尼亞·德拉奈的作品相符,但與立體主義的比較卻不恰當。立體主義既是學術的,也是美學的。雖然羅伯特·德拉奈是一位熱衷於理論和分析的學者,但索尼亞更喜歡直覺地工作,並將重點放在探索和實驗上。關於這種二元性,她曾說過:“他在談論,但我意識到了。”儘管索尼亞使用的形式語言與立體主義者相似,但她與他們並沒有共同的知識目標。她的形式僅僅是顏色的容器。“如果有幾何形式,”她曾在索邦大學發言時解釋,“那是因為這些簡單且易於處理的元素適合用於顏色的分配,而這些顏色之間的關係構成了我們尋求的真正對象。

索尼亞經常將繪畫與詩歌進行比較。索尼亞·德拉奈認為自己在尋找能夠喚起多種可能解釋的顏色組合,並創造出同時存在的意義。對她來說,將藝術活動擴展到設計的世界是自然而然的,因為在她的經驗中,藝術與生活之間並沒有分隔。無論她的作品是位於汽車的一側、毛皮大衣上、戲劇服裝上還是畫布的表面,她都看不出有什麼不同。她相信,「顏色是詞語,它們的關係是節奏」,而無論她選擇以何種方式將它們結合在一起,通過她的努力,它們都成為了「一首完整的詩」。

索尼婭·德勞內藝術索尼亞·德拉內 - 大紅螺旋槳,約1970年。石版畫。72.5 x 88.5 公分。(28.5 x 34.8 英寸)

特色圖片:索尼亞·德勞奈 - 交錯節奏,所謂的黑蛇(細節),1967年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