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瑪麗·科斯:在惠特尼的光之調查

Mary Corse: A Survey in Light at The Whitney

瑪麗·科斯:在惠特尼的光之調查

瑪麗·科斯的職業生涯重大回顧展今夏在紐約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展出。展覽名為瑪麗·科斯:光的調查,觸及了科斯在過去50年中在她的工作室所做的許多關鍵發現。幾乎可以說,當前的學術研究正在將科斯量化為1950年代和60年代在加利福尼亞出現的光與空間運動的成員。事實上,這似乎在表面上,這樣說似乎是對這位藝術家的恰當陳述,因為光和空間是她創作的許多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正如本次展覽所展示的,她的作品實際上比這個方便的標籤更難以分類。除了光和空間,科斯在她的職業生涯中還一直在探索許多其他想法,包括平面性、知覺、主觀性以及「少即是多」的理念。在某種意義上,她對科學和哲學的興趣與對藝術的興趣同樣深厚。她最大的擔憂之一是,沒有一個能夠感知它的人類心智,任何藝術作品都無法存在。

沒有樹,沒有樹林

有一個你可能聽過的古老謎語,問道:「如果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但沒有人在附近聽到,它會發出聲音嗎?」瑪麗·科斯在2015年於《布魯克林鐵路》與亞歷克斯·貝肯的訪談中對這個問題發表了她的看法。她說:「沒有感知就沒有外在現實。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人在看,樹就不會倒下。」這個謎語的一切都依賴於人類。如果森林裡沒有一個具備認知感知能力的人,不僅樹不會發出聲音,甚至根本就沒有樹,因為樹這個詞、森林的概念、聲音的概念——這些都是人類的建構。它們獨立於我們心中的具體現實而存在。存在的概念需要感知。

美國藝術家在紐約的展覽

瑪麗·科斯 - 無題(黑土系列),1978年。陶瓷,兩塊瓷磚,96 x 48 英寸(243.8 x 121.9 厘米)。感謝 Kayne Griffin Corcoran,洛杉磯,Lehmann Maupin,紐約;以及 Lisson Gallery,倫敦。照片 © 瑪麗·科斯

因此,藝術是存在的重塑,通過身體顯現並由心靈翻譯。科爾斯(Corse)不僅僅是一位光與空間的藝術家,而是一位其現實經驗受到光與空間特質影響的藝術家。她的影響始於1960年代的一個晚上,當時她在駕駛時注意到路面上白線的反射特性。她通過自己的經驗感知到了光與空間的存在。當她回到工作室並試圖將這種經驗轉化為一個實體物件時,她的努力使她尋找到了在畫過的街道線中發現的相同玻璃球,以便將它們混入她的顏料中。這一突破使得觀眾在遇到她的作品時,可能會分享她在車內的那種感受。

美國藝術家的畫作收藏在紐約博物館

瑪麗·科斯 - 無題(黑土系列),1978年。陶瓷,兩塊瓷磚,96 x 48 英寸(243.8 x 121.9 厘米)。感謝 Kayne Griffin Corcoran,洛杉磯,Lehmann Maupin,紐約;以及 Lisson Gallery,倫敦。照片 © 瑪麗·科斯

光、空間、顏色、地球和心智

除了她的玻璃球畫作外,惠特尼回顧展還探索了科爾斯所發展的許多其他作品。舉例來說,她的光盒子,最初是通過將裝滿燈泡的盒子掛在牆上,並讓電線垂下來製作的。然後她去掉了牆壁,將光盒子懸掛在從天花板上附著的電線上。接著她決定要完全去掉電線,因此她修習了一門物理課,學會了使用特斯拉線圈製作自己的發電機。科爾斯試圖以這種方式孤立體驗,使作品不顯示她的手跡。她想要創造一種完全客觀的體驗。

美國藝術家畫作收藏展覽於紐約博物館

瑪麗·科斯 - 無題(白色多重內帶),2003年。玻璃微球和壓克力畫布,96 x 240 英寸(243.8 x 609.6 厘米)。感謝 Kayne Griffin Corcoran,洛杉磯,Lehmann Maupin,紐約;以及 Lisson Gallery,倫敦。照片 © 瑪麗·科斯

然而,她的物理學研究使她接觸到量子物理,這讓她明白了樹與森林的道理:客觀性並不存在;一切都是主觀的。一旦她重新擁抱了感知的主觀性,科爾斯便轉向了黑土畫作,這是一系列黑色陶瓷板,模仿她位於加州鄉村家周圍泥土的印記。正如在惠特尼展覽中所顯示的,這些黑土畫作的陶瓷表面仍然反射光線,但光線並不是它們唯一的關注點。隨著觀眾圍繞它們走動,這些作品的存在感會改變,使得這些作品具有動態性。這意味著它們實際上更關乎能量,這是運動和光的基本原則。

美國藝術家在紐約惠特尼博物館的無題畫作

瑪麗·科斯 - 無題(白鑽石,負條紋),1965年。壓克力畫布,84 x 84 英寸(213.36 x 213.36 公分)。邁克爾·斯特勞斯收藏。照片 © 瑪麗·科斯

藝術是一種心境

除了她的光盒、白光畫作和黑土畫作外,惠特尼的調查還包括科爾斯所創作的自由站立、多面板雕塑的範例。這些作品利用光線,通過反射其白色塗漆表面來使用光線,並且還利用了面板之間存在的空白狹帶。這種由空虛組成的分隔是科爾斯經常回到的概念。在她最早的作品中,她用垂直條紋來劃分她的畫作。在一些最近的作品中,中心線也存在,但僅從正面可見——從側面觀看時會消失。同樣地,如果你從側面觀看她的自由站立雕塑,分隔也會消失。這再次引發了關於存在與感知之間關係的問題。

在紐約惠特尼博物館展出的無題畫作

瑪麗·科斯 - 無題(兩個三角柱),1965年。丙烯畫於木材和壓克力玻璃上,兩部分,尺寸為 92 x 18 1/8 x 18 1/8 英寸(233.7 x 46 x 46 厘米)和 92 x 18 1/16 x 18 英寸(233.7 x 45.9 x 45.7 厘米)。美國藝術惠特尼博物館,紐約;由邁克爾·斯特勞斯贈送,以紀念霍華德和海萊恩·斯特勞斯 2016.6a-b

有趣的是,這些問題也正是她職業生涯的核心,因為在最近幾年,Corse 的作品受到的關注大幅增加。她一直默默工作,展出作品的機會不多,並且很少與她的同代人交往。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和機構認識到她的成就,她的職業生涯變得更加具體。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像這樣的調查在惠特尼進行。它就像一種消毒劑,通過展示 Corse 是永恆且無法分類的,來抵抗藝術界的多變性,並反駁她作為光與空間藝術家的定義,顯示她的作品與人類的思維一樣複雜。

特色圖片:瑪麗·科斯 - 無題(空間 + 電光),1968年。氬氣燈、壓克力玻璃和高頻發生器,45 1/4 x 45 1/4 x 4 3/4 英寸(114.9 x 114.9 x 12.1 厘米)。聖地牙哥當代藝術博物館;由安nenberg基金會資助的博物館購買。攝影:菲利普·肖爾茨·里特曼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