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NGV 與藝術家羅伯特·亨特的特殊聯繫,於墨爾本展出

NGV’s Special Bond with Artist Robert Hunter, on View in Melbourne

NGV 與藝術家羅伯特·亨特的特殊聯繫,於墨爾本展出

在澳大利亞畫家羅伯特·亨特於2014年去世時,他已經獲得了國際聲譽,並被許多人認為是澳大利亞最具影響力的抽象藝術家。對於一位本質上是一個樸實無華、平凡的人來說,這是一項驚人的成就。他的成名之路似乎甚至讓他自己都感到驚訝。一切始於他21歲的時候。就在他第一次個展的幾個月後,亨特受邀參加了一個名為《田野》的展覽,該展覽在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NGV)舉行。《田野》展出了40位藝術家的作品,每位藝術家都在硬邊抽象的領域中創作。亨特是該小組中最年輕的成員,但他最終成為了最突出的成員。考慮到他的背景,他被納入展覽的事實更是引人注目。他從未完成藝術學校的學業,儘管多次嘗試。當NGV展覽開幕時,亨特仍在以房屋油漆工和建築工人的身份謀生。但正是他作品的真誠使他脫穎而出。他的第一次個展由13幅白色畫作組成,這些畫作是用油漆膠帶和他在工作中使用的普通房屋油漆創作的。這些作品是白色的,因為他決定顏色“沒有情感內容或信息”。只有它們在色調上的微妙變化和潛在的幾何網格,才使觀眾有理由更仔細地觀察這些作品。這一基本基礎構成了亨特所有其他作品的基礎。在他的一生中,他有條不紊地在這些早期作品的邏輯上進行創作。如今,在他去世四周年之際,他職業生涯開始的博物館正在舉辦一個大型回顧展,展出超過40件在近50年內創作的作品。該展覽追溯了一位隨和的大師抽象藝術家的不引人注目的發展,並突顯了亨特與NGV之間的特殊關係。

被迫著迷

當亨特首次開始繪畫時,他的意圖是簡單,而非深奧。在看到阿德·萊因哈特在1960年代創作的「黑色畫作」時,這些作品在NGV的展覽美國繪畫的二十年(1967)中展出,亨特堅信顏色只是一種干擾,而純黑或純白則更具誠實和純粹。他選擇了白色。然後,他選擇了網格作為他作品的基礎,因為這消除了他對作品結構做出決策的需求。他使用膠帶來標記重複的線性圖案,因此他也不必對形狀做出決策。最後,為了探索可能存在的白色範圍,他使用了三種原色的底色——黃色、紅色和藍色——然後用白色在上面繪畫,以達到最細緻的變化。

當代展覽

羅伯特·亨特 - 第4號 無題畫作 1968年,合成聚合物顏料於畫布上。158.4 x 158.4 公分。昆士蘭藝術館,布里斯班。購買於1987年 (1987.144)。© 羅伯特·亨特遺產

這個公式消除了他工作中的許多決策,但亨特仍然發現他還有一個決定要做:他將要工作的表面的大小和形狀。在他的第一次展覽中,他將所有13幅畫作做成完全相同的大小和形狀:五英尺乘五英尺的正方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某些平凡的挑戰出現了,涉及到這些尺寸。也就是說,這個大小的畫布不容易放進他的車裡。他最終選擇了8英尺乘4英尺的膠合板,這樣的尺寸既能輕鬆放進他的車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他想起他喜歡玩的撞球桌。從1983年起,他所創作的每一幅畫都是在這個確切的表面上,並且使用完全相同的技術過程和概念結構來繪製,表面被劃分為四英寸的區段,角度被膠帶封住,並通過施加多層顏料創造出複雜的幾何圖案。

當代藝術展覽

羅伯特·亨特 - 無題 1 1987,合成聚合物漆於膠合板上。122.0 x 244.5 公分。塔拉瓦拉藝術博物館,希爾斯維爾。艾娃和馬克·貝森贈送 2001 (2002.039)。© 羅伯特·亨特遺產

這裡沒有感覺

亨特從他公式化的作品中少數的偏離之一,涉及一系列他直接畫在牆上的作品。他在前往紐約並看到索爾·勒維特的作品後,受到啟發開始創作牆面畫作。亨特喜歡創作這些作品,因為它們的暫時性。他經常自稱在正式的藝術機構系統之外運作,因此能夠創作純粹為了其體驗潛力而存在的非檔案作品,讓他感到興奮。儘管如此,與索爾·勒維特的牆面畫作一樣,亨特創作的牆面畫作即使在他去世後也能輕易重現。他的一些重製牆面作品被納入了這次在NGV的回顧展中。奇怪的是,因為這些作品不是由藝術家本人創作的,所以它們比展覽中的其他作品更能體現亨特曾表達的希望,即他能夠「創造出與自己無關的東西……製作出中立的東西。」

當代收藏與展覽

羅伯特·亨特 - 無題第8號 1968年,合成聚合物漆於畫布上。158.4 x 158.4 公分。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墨爾本。N. R. Seddon 贈送,1968年。1827-5。© 羅伯特·亨特/授權由 VISCOPY,澳大利亞

整體而言,這次回顧展也闡明了亨特的另一個關鍵名言,他曾說過:「與已知的事物合作是未知發生的空間。」亨特並不打算將自己的個人感受融入他的作品中。這就是為什麼他如此小心翼翼地使他的畫作成為一種公式的匿名表現。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對作品可能具有意義的可能性關閉了心扉。在那句話中,我們看到他對抽象的神秘和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深刻事物持開放態度。他從未冒險告訴我們那個意義可能是什麼。他把這留給我們去思考,而這次在NGV舉辦的美麗而深思的回顧展正好提供了這樣的機會。羅伯特·亨特的回顧展將在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展出至2018年8月28日。

特色圖片:羅伯特·亨特 - 無題 1970,合成聚合物漆和膠帶在紙上(a-f)172.7 x 158.4 cm 不規則(圖像和紙張)(每件)。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墨爾本。購買於1977年。1976年在NGV的極簡藝術展覽中的安裝視圖。© 羅伯特·亨特遺產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The Double-Edged Canvas: Bipolarity and the Fire of Abstract Creation
Category:Art History

雙刃畫布:雙極性與抽象創作之火

如果你追溯現代藝術的淵源,你會發現它被一種奇特而強烈的火焰照亮。這正是燃燒在文森特·梵谷旋轉天空中的火焰,滴落在傑克遜·波洛克畫筆上的火焰,並在馬克·羅斯科的色域中脈動的火焰。幾個世紀以來,我們稱之為「受折磨的天才」原型,這是一種浪漫的觀念,常被視為傳說而不被重視。 但如果這團火焰有一個精確的神經生物學名稱呢?如果歷史上一些最具革命性的藝術背後的引擎,是一種特定的神經生物學氣質:雙相情感障礙...

閱讀更多
Sinneswelt-ELT57 by Kyong Lee
Category:Art History

感覺的語言:描繪純粹情感的藝術家們

如果一幅畫能直接對你的靈魂說話,卻不展示任何可辨識的事物會怎樣?如果僅憑色彩與形態就能讓你感受到喜悅、憂鬱或超越感,其力量與任何故事一樣強烈呢? 這是推動歷史上一些最具革命性的藝術家,以及持續激勵當代畫家的深刻問題。這些先見之明者發現,情感本身可以成為藝術的主題,而不僅僅是靈感來源。 超越個人表達:當情感成為主題 藝術界有一個關鍵區別常被忽視。許多藝術家是從情感出發作畫,將個人的掙扎、喜悅或...

閱讀更多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達米恩·赫斯特:英國最具挑釁性的當代藝術家終極指南

Damien Hirst是當代藝術中最具爭議且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對死亡、科學與商業的革命性詮釋,徹底改變了藝術世界。赫斯特於1965年出生於布里斯托,三十多年來不斷挑戰傳統藝術、美學與死亡的觀念,創作出一系列持續引發激烈討論並創下破紀錄價格的作品。雖然他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抽象藝術家,但赫斯特的系統性探索——尤其是他的斑點畫與旋轉畫——展現了對色彩、形式與偶然性的嚴謹投入,與抽象藝術的核心關...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