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奧托·弗洛因德 - 抽象的啟示

Otto Freundlich - A Revelation of Abstraction

奧托·弗洛因德 - 抽象的啟示

那一年是1912年。34歲的仍然相對年輕的奧托·弗洛因德利希,剛剛決定成為一名藝術家,值得慶祝。他剛剛將一件重要的新作品賣給了一位私人收藏家:一座大型的石膏雕塑,名為「大頭」,讓人聯想到復活節島的古老石頭摩艾,但以獨特的現代主義線條進行了更新。這件作品顯示出弗洛因德利希自四年前離開普魯士故鄉,搬到巴黎的蒙馬特區以來所受到的影響,在那裡他結識了許多其他年輕藝術家,他們在美好時代的末期生活在那裡,如巴勃羅·畢卡索、喬治·布拉克、阿梅德奧·莫迪利亞尼和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大頭」典型地體現了這些藝術家對非洲、波利尼西亞和加勒比地區土著藝術的興趣。兩年後,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他們的興趣將徹底改變,美好時代也隨之結束。弗洛因德利希在他的同代人中開創了一個獨特的位置,毫不掩飾地倡導抽象作為一種建設性的、精神的工具,以改善人類的生活。1930年,那位在漢堡的收藏家試圖通過將「大頭」捐贈給漢堡工藝美術博物館來鞏固弗洛因德利希的遺產。然而,弗洛因德利希和他的藝術的命運很快發生了變化。納粹上台,並在1937年舉辦了所謂的「退化藝術」或「Entartete Kunst」展覽,嘲弄所有與納粹美學品味相悖的藝術形式。「大頭」被納粹重新命名為「德·新·人(Der Neue Mensch)」,並在展覽目錄的封面上展示。這件作品在展覽巡迴後顯然被毀壞,與許多其他弗洛因德利希的作品一同消失。1943年,納粹還成功地摧毀了弗洛因德利希本人,他是猶太人,在波蘭的索比堡滅絕營被謀殺。然而,正如目前在弗洛因德利希曾經居住的蒙馬特博物館展出的專題調查《奧托·弗洛因德利希(1878-1943),抽象的啟示》所證明的,弗洛因德利希所創造的美好遺產確實仍然存在。

烏托邦觀點

在當今的動盪政治時期,聽到懷疑者質疑抽象藝術的價值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對於像弗洛因德利希這樣的藝術家來說,這種言論聽起來是荒謬的。除了是一位公開的抽象主義者外,他還是他那一代幾個最具影響力的政治藝術集體的成員。他是十一月小組的成員,該小組以德國革命的月份命名,該革命開創了自由的魏瑪共和國。與包豪斯創始人瓦爾特·格羅皮烏斯一起,他還是藝術工人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倡導藝術中的新思想,同時也是抽象創造(Abstraction-Création)的成員,這是一個致力於削弱主要以具象為主的超現實主義者影響的抽象藝術家集體。弗洛因德利希不僅在政治上活躍,他還能同時在腦海中容納許多看似矛盾的觀念,例如作為一名公開的共產主義者,同時又完全相信人類固有的精神狀態。

奧托·弗洛因德作品畫

奧托·弗洛因德利希 - 組合,1930年。油畫,畫布貼在膠合板上,147 x 113 公分。弗洛因德利希捐贈 – 蓬圖瓦茲博物館。



弗倫德利希最珍視的價值是人類自由。他建議,具象藝術建立了一種文化系統,在這個系統中,社會開始感覺自己擁有藝術家創作的圖像,因為每個人都能以相同的方式識別這些圖像。這可能為社會和機構相信自己擁有其他事物(如公民)或公民相信彼此擁有對方創造了一個基礎。抽象藝術通過保持對解釋的開放性來混淆這種文化擁有權的系統。如果藝術是自由的,那麼它的觀眾也是自由的,並且由此延伸到他們的社會。弗倫德利希在他的畫作中使用的某些形式策略重申了他的社會主義信念:他的構圖挑戰邊界,延伸超出畫布的邊緣;他的形狀不是被線條分隔,而是融入彼此,在模糊的顏色邊界中交融;他的形狀、形式和色彩區域密集地層疊在一起,創造出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在表面下脈動,從下面支撐著這些圖像的感覺。

奧托·弗倫德利希 團體畫作

奧托·弗洛因德利希 - 團體,1911年。黑色鉛筆於紙上,48 × 62.5 公分。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

統一形象

除了繪畫和雕塑,弗洛因德利希在彩繪玻璃媒介方面也非常出色。他對這種形式的欣賞可以追溯到1914年,當時他首次參觀了沙特爾大教堂,該教堂擁有無與倫比的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彩繪玻璃窗。玻璃的半透明特性幫助弗洛因德利希理解了二維平面表達輕盈和深度的潛力。與此同時,鈷藍色的超然力量使弗洛因德利希充滿了對藝術精神力量的信念。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創作了幾件彩繪玻璃作品。其中三件作品在當前的蒙馬特博物館展覽中展出,另外兩件則在附近的聖心大教堂展出。其中一件作品的標題為「向所有顏色的人致敬」,再次表明了弗洛因德利希將他的技法與意義結合的自豪感,因為無數的形狀和顏色共同創造出一個統一的美與光的視野。

奧托·弗洛因德《玫瑰 II》畫作

奧托·弗洛因德利希 - 玫瑰花 II, 1941年。水粉畫於紙板上,65 x 50 公分。弗洛因德利希捐贈 – 蓬圖瓦茲博物館。



在1940年,弗洛因德利希寫道:「作為我們所有藝術努力基礎的真理是永恆的,並將繼續對人類的未來具有重要意義。」他在寫下這句話時已經意識到他的作品正被納粹摧毀,而他的遺產和生命也面臨著致命的危險。很少有藝術家能夠在自己的努力被字面上抹去的同時,展現出如此無私的堅韌和優雅。當前在蒙馬特博物館展出的80件作品,不僅提醒我們這位藝術家的成就,也提醒我們,試圖隱藏這些成就的邪惡力量在今天的世界中仍然存在。抽象藝術是政治性的嗎?當然是。尤其是當我們像弗洛因德利希一樣,勇於建立在其普遍的人文主義思想之上時。

特色圖片:奧托·弗洛因德利希 - 組合,1911年。油畫,200 x 200 公分。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Henri Matisse’s The Snail and the Key Qualities of Abstract Art
Category:Art History

亨利·馬蒂斯的《蝸牛》與抽象藝術的關鍵特質

“蝸牛” (1953) 是在馬蒂斯去世前一年完成的。它被認為是他最後一件重要的“剪貼作品”,同時也是一件傑作。然而對於馬蒂斯來說,他在創作上不知疲倦,這或許只是另一件藝術品,是他在完成後便忘記的東西,以便能夠繼續進行下一件作品。然而對於那些親眼見過“蝸牛”的人來說,這是一幅令人難忘的影像,體現了現代主義抽象藝術的巔峰。這件作品的面積約為三平方米,幾乎是大多數觀眾的兩倍高。它由粘貼在白色背景...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