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達主義的反藝術及其畫作
「達達主義」這個術語描述了藝術史上一個時期,藝術家們面對人類文化的荒謬性。作者庫爾特·馮內古特曾說過:「認真對待生活,但不要認真對待裡面的人。」雖然這句話並非有意如此,但這種情感接近於解釋達達的觀點。達達主義畫作涵蓋了從拼貼作品、技術圖表、宣傳到純粹抽象作品的各種形式。風格對達達主義並不重要,任何其他對藝術作品的分類描述也同樣不重要。達達主義是對文化邏輯的反應,達達主義者將其歸咎於導致人類走向自殺邊緣。作為西方文化首個「反藝術」的表現,達達主義挑戰了所有早於它的美學現象,並塑造了未來的一切。
藝術與藝術
達達主義於1915年左右出現,並在紐約市和蘇黎世同時且獨立地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開始,將人類推入其第一次機械化的全球衝突。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兩千萬人喪生,使其成為截至那時為止歷史上第二血腥的人類大火災,僅次於13世紀的蒙古入侵。它所造成的貧困、饑荒、疾病和破壞將導致數百萬人更多的死亡和無數的傷害,在隨後的幾年中。
在這場恐怖的中心,成為達達主義者的藝術家們對他們認為導致戰爭的資產階級邏輯發起了攻擊。他們拒絕了所有先前的藝術表現,認為這些表現是由同一範式所支持和辯護的。感覺到整個人類文化已經失去了意義,這些達達主義者創作了不遵循任何邏輯的作品,挑戰了忠誠或描述,拒絕任何統一的哲學,並抵抗任何形式的邏輯文化批評。
漢斯·里希特 - 願景肖像(自畫像),1917年。油畫,53 x 38 公分。瑞士盧加諾藝術博物館。
抽象達達主義畫作
許多達達藝術家在他們的創作中採取了多學科的方式。達達主義在所有美學形式中表現出來,從文學到音樂劇,再到攝影和雕塑,等等。達達主義的繪畫受到一些直接影響達達主義的運動的影響,例如分析立體主義、拼貼,以及像康丁斯基這樣的抽象畫家的作品。然而,說任何達達主義畫家故意想要抽象化是錯誤的,因為達達的觀點否定了像表現或抽象這樣的標籤的有效性。
儘管如此,許多達達主義的畫作確實符合抽象的內部邏輯,因為它們與觀眾的互動不是通過具象內容,而是通過基於線條、顏色、形狀、表面、物質性和維度的詞彙。與達達主義相關的數十位藝術家中,經常創作此類作品的三位是讓·阿爾普、弗朗西斯·皮卡比亞和漢斯·里希特。
讓·阿爾普 - 配置,1927年。© 讓·阿爾普 / 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紐約
讓·阿爾普
讓·阿爾普 有兩個名字。當他講法語時,他稱自己為讓。當他講德語時,他稱自己為漢斯。阿爾普在1912年於慕尼黑遇見了瓦西里·康丁斯基。阿爾普受到康丁斯基關於純抽象的著作影響。但當戰爭爆發時,他不想留在德國,因為他擔心自己會被迫參戰。根據阿爾普自己的說法,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假裝瘋狂以避免被徵召,逃離德國並移居蘇黎世。抵達蘇黎世後,阿爾普成為達達運動的創始成員之一。
阿爾普的抽象畫作、拼貼和版畫融合了幾何和有機形狀的混合。色彩調色板相對克制,色調柔和。他的線條有時非常細緻,有時則幾乎以一種手工製作的精緻感顫動。通過這些作品,阿爾普捕捉了潛意識的變化本質以及存在於超越客觀表現的影像中可獲得的潛在平靜。
讓·阿爾普 - 無題,1922年。彩色絲網印刷。34.4 × 32.6 公分。耶魯大學藝術畫廊,紐哈芬。© 讓·阿爾普 / 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紐約
法蘭西斯‧畢卡比亞
弗朗西斯·皮卡比亞除了是一位畫家外,還是一位排版師。他的根源在於他的許多作品中都包含某種形式的文字。皮卡比亞接受了傳統的繪畫訓練,但在30多歲時受到立體主義的影響。他創作了多幅著名的立體主義畫作,然後加入達達運動,徹底改變了他的作品性質。
弗朗西斯·皮卡比亞 - 《平衡》,1919年。油畫於紙板上。60 x 44 公分。私人收藏
皮卡比亞的達達主義畫作探索了荒謬的機械形式,將幾何形狀和準工業的混合物連接在一起,以創造出看似部分幾何抽象和部分機械的構圖。在創作這類作品超過五年後,皮卡比亞脫離了達達主義者,追求他作品中更純粹的抽象方向。
Francis Picabia - La Sainte Vierge (聖母), 1920。墨水和石墨於紙上。33 x 24 公分。 巴黎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
漢斯·里克特
漢斯·里希特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首次在柏林的德·斯圖爾畫廊參加了一場立體主義展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被徵召入德國軍隊,因受傷而退役。他隨即離開德國,搬到蘇黎世,並遇見了達達主義者。里希特在戰爭中的經歷使他成為達達主義者中最具政治活動性的成員之一。他的畫作經常描繪可怕、陰森,卻又高度抽象的意象。
漢斯·里希特 - Dada Kopf,1918年。油畫。14.3 x 11.2 英寸
里希特幾乎孩童般的手勢傾向,為他的一些抽象作品帶來了緊迫感和無意義感。他經常回到「達達頭」(Dada Kopf)這一主題。這些有時混亂、有時僵硬的形象,完美地傳達了達達主義對人類文化和邏輯荒謬感的感知。
漢斯·里希特 - 阿爾普肖像,1918年。彩色鉛筆於紙上。20.8 x 16.3 公分。
破壞即創造
達達主義者在人的文化邏輯中發現了固有的瘋狂,包括藝術的邏輯,然而他們仍然在這種文化中創作藝術,以此來傳達他們的感受。可以說,他們的反藝術只不過是另一種藝術運動。但這樣做就是將邏輯和理性強加於一個旨在存在於這些觀念之外的事物上。
抽象達達主義的畫作不必在其哲學或非哲學意圖的層面上被欣賞。它們可以僅僅因為對我們理解自身本質的貢獻而受到欣賞。通過欣賞它們以抽象方式傳達情感的方式,我們更接近某種超越邏輯的東西,更接近自然,以及更接近藝術的真正價值。
特色圖片:弗朗西斯·皮卡比亞 - 《總計器》,1922年。水彩和墨水於紙板上。55 x 73 公分。西班牙索非亞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收藏。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