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維克多·瓦薩雷利的《塑形》在巴黎蓬皮杜中心

Victor Vasarely's Shaping Forms at Centre Pompidou Paris

維克多·瓦薩雷利的《塑形》在巴黎蓬皮杜中心

在超過50年來的第一次,一個重要的維克多·瓦薇利回顧展在法國的一家博物館展出。蓬皮杜中心於今年二月開幕了《瓦薇利:共享形式》,展出了300多件物品,包括藝術作品和文獻,記錄了20世紀現代主義巨匠之一的完整美學演變。這次展覽堅定地確立了瓦薇利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還是一位偉大的理想主義者,他相信藝術與日常生活之間沒有界限。瓦薇利於1907年出生在奧匈帝國的佩奇,1918年入讀了當地布達佩斯的Műhely(工作坊)學校,這是包豪斯的本地版本。該校由藝術家和平面設計師桑多·博特尼克主辦。在與博特尼克學習了兩年後,瓦薇利搬到巴黎,開始了他的平面設計師生涯。他的雄心是將現代主義的視覺課程應用於大眾傳播的世界。他最著名的早期作品之一《斑馬》(1937年)體現了藝術與設計這兩個看似獨立的學科融合為一的邊界空間。這幅黑白線條構圖展示了兩隻斑馬交纏在一起,可能是在戰鬥,也可能是在戀愛。這幅圖像巧妙地宣告了瓦薇利是透視的高手,展示了他將平面表面轉變為動態三維場域的能力。然而,至今評論家們仍在掙扎於這幅作品及他其他早期作品應該被歸類為藝術還是設計的問題。事實上,上一次在法國舉辦的他作品的重大回顧展是在1963年,當時這位藝術家只有57歲,在裝飾藝術博物館舉行——這不是一個美術館,而是一個裝飾藝術和設計博物館。然而,就在兩年後,瓦薇利被納入了《反應之眼》,這是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里程碑式展覽,確立了光學藝術運動的主要藝術家。《瓦薇利:共享形式》以普遍的方式將他作品的各個方面結合在一起。這次展覽並未強迫定義,而是尊重他視野的複雜性和細微差別,提供了對瓦薇利故事的急需擴展。

永恆的改革者

當瓦薩雷利首次開始他的平面設計師生涯時,他認為廣告是最普遍的視覺文化形式,因此他著手改變它,將其適應於立體主義、風格派、至上主義及其他早期現代主義立場。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轉變了焦點,決定不再使用藝術來改革設計,而是尋找現實世界中的線索來改變藝術。他注意到他視覺景觀中的一切,從建築結構到自然形態上投射的光影模式,再到晶體的表面。他意識到存在一個美學空間,在這裡幾何抽象的原則與自然和建築世界的原則共存。像“基魯納”(1952)這樣的作品展示了他如何將視覺世界分解為最基本的構建塊,如圓形和方形,以及最簡單的顏色調色板。

維克多·瓦薩雷利 Re.Na II 一幅畫

維克多·瓦薩雷利 - Re.Na II A, 1968。2019年於巴黎蓬皮杜中心的展覽視圖。照片由 IdeelArt 提供。

即使在他開始發展自己獨特的視覺語言時,瓦薩雷利仍然是一位改革者。他意識到他的幾何構圖尚未完成。它們需要一個額外的方面——運動的出現。但瓦薩雷利並不想創造真正的動態藝術,例如亞歷山大·卡爾德的移動藝術,而是對大腦如何感知運動感興趣。他觀察到水面上的波浪,或在陽光下的熱量,創造出空間扭曲的幻覺,並使固體物體看起來像是流動的。他將這種思維應用於他的構圖中,為他的幾何構圖引入波浪圖案,似乎扭曲了作品的表面。在像“Re.Na II A”(1968)這樣的畫作中,表面似乎向外隆起。在其他畫作中,表面似乎崩潰。最令人驚訝的是,當眼睛捕捉到這些波浪圖案所呈現的內容時,圖像似乎會移動,給人三維空間的幻覺和運動的印象。

維克多·瓦薩雷利 扎恩特 畫作

維克多·瓦薩雷利 - 贊特,1949年。2019年於巴黎蓬皮杜中心的展覽視圖。照片由IdeelArt提供。

一種普遍的視覺語言

瓦薩雷利遺產中最理想主義的方面之一是他創造的「塑料單元」:一種基本的視覺工具,可以適應創造無限的視覺組合。瓦薩雷利的塑料單元由一個顏色的幾何形狀組成,內部包含一個不同顏色的第二個幾何形狀——例如,一個藍色的正方形包圍著一個紅色的圓形,反之亦然。在當代術語中,塑料單元就像一個像素。瓦薩雷利會將塑料單元以各種幾何組合結合在一起,然後使用線條和顏色為作品引入波浪。這種簡單的視覺語言確實是民主的,因為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地複製。這種風格的普遍性甚至激勵瓦薩雷利再次思考如何利用他所創造的東西來積極影響公民的日常生活。

維克多·瓦薩雷利 形狀 畫作

Victor Vasarely - 形狀 1009 裝飾 5110,約 1973 年。版次 23/50。形狀 1008 裝飾 5105,約 1973 年。版次 75。形狀 1008 裝飾 5104,約 1973 年。版次 17/75。形狀 1009 裝飾 5108,約 1973 年。版次 22/50。形狀 1007 裝飾 5101,約 1973 年。版次 27/100。形狀 1008 裝飾 5106,約 1973 年。版次 61/75。形狀 1010 裝飾 5112,約 1973 年。版次 31/100。形狀 1007 裝飾 5100,約 1973 年。版次 6/100。2019 年於巴黎蓬皮杜中心的展覽視圖。照片由 IdeelArt 提供。

正如《瓦薩雷利:共享形式》所美麗地展示的,瓦薩雷利構思了許多策略,將他的藝術帶入公共空間。他創作了大量的壁畫、海報,甚至工業設計,例如他為羅森塔爾設計的21件咖啡和甜點套裝。他為企業創作了標誌,如雷諾和電影博物館等。他致力於在公共空間創作各類型的藝術。他設想了一個他所稱的「多色幸福城市」,在那裡,他充滿活力、色彩斑斕的幾何公共作品將使「陰鬱和灰暗的郊區」復甦。在這次展覽中,我們看到塑性是所有視覺文化形式的共同特徵。瓦薩雷利展示了它當然是美術的基本部分。但他也認為塑性對於建造城市所用的石頭,以及落在自然上的顏色和光影是至關重要的。當我們以這種方式看待所有視覺文化時,藝術、設計、時尚、電影、建築甚至廣告之間的人工分隔便消融了。這就是瓦薩雷利所教的課程:藝術無處不在。《瓦薩雷利:共享形式》將於2019年5月6日在蓬皮杜中心展出。

特色圖片:維克多·瓦薩雷利 - Alom, 1968。2019年於巴黎蓬皮杜中心的展覽視圖。照片由IdeelArt提供。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Phillip Barcio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